第35章 是超大戏班啊 路上为了打破沉默,刘铁兰又问了宋有贞为何会在哈拉宾。duoxiaoshuo.com 宋有贞说他在天津卫遇到些麻烦事,得牛在和牛公子帮忙。 正好牛在和要筹建戏班,找到他做班头,他便过来了。 本来牛在和得知李金水在海参崴,也找过他来的,但他当时一心报仇,并没有应下,只说考虑好了会回信。 没想到最后却只收到了他为刘喜写的拜帖。 “找您做班头?”刘铁兰大喜,不觉往前凑了一下道:“您的意思是,牛公子给您组了个戏班子?” 宋有贞却摆摆手道:“哎?此戏班非彼戏班,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还是到了牛府再详说吧。” 他与刘铁兰说完,不觉又将目光落在了刘喜的身上。 他坐在刘喜的正对面,正好可以仔细打量她。 几个月没见,小丫头好像又出落得水灵了一些,单凭这模样,倒真是个唱旦角的好苗子,也难怪李金水在信上极力与他推荐。 当初看到刘喜名字的时候,他还吃了一惊。 没想到他偶然指点一二的小丫头,竟然投奔到了李金水门下,学起了花脸戏,他只觉的自己当日的点拨,算是对牛弹琴了。 “你师父的信上说,你已选了净角的行当?” 刘喜抬眼看宋有贞,点头应了一声。 宋有贞立时有些不满,四根手指在膝盖上点了又点,还是没忍住。 “我以为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是以先前只是蜻蜓点水地说了两句,没想到你竟没懂。你嗓音甜美,长相也说得过去,又是个女娃娃,是绝好的旦角材料。 若是强要练净角,把大好的嗓子练粗练哑了,日后这行唱不出去,再想要转回旦角,可就绝无可能了。” 刘喜眉心抖了抖,她想过日后再想转回旦角,会有些难度,却没想到会是绝无可能。 再说他们一个两个的,怎么都觉得她净角唱不出去呢? 她才多大点,怎么这些人都好像知了天命一般,一眼就看尽了她的一生了? “师叔公怎知我净角一定唱不出去?” “你先别与我争辩这些,我且问你,你选净角,当真是因为你最想唱此行当么?” 宋有贞倒是会问,果真把刘喜给问住了。 毕竟她选此行当,本就不为喜欢,为的是上台方便罢了。 只她这一犹豫,就被宋有贞给看出来了。 就见他轻笑一声,道:“看来是被我猜着了,你怕是还在担心朝廷的法令,怕自己学了别的行当登不了台吧。” “难道师叔公有法子叫我登台?” 宋有贞高扬了扬下巴,道:“我宋有贞向来不拘一格,敢教就敢保你登台。京城或许唱不成,哈拉宾、天津卫、松江府这些地方,若肯一试,或许可行!” 听到这里,刘喜双眸亮起,却很快又暗了下来。 不能在京城唱,那便还是不合法令,只能偷偷摸摸上不了台面地唱。 如此这般,是到不了老祖宗跟前唱戏的,更别提得她恩宠,告倒宇文世科了。 但刘铁兰和申良君却已经惊得张大了嘴巴。 刘铁兰更是往前推了刘喜一把道:“傻丫头,还愣着作甚?你师叔公这是要收你为徒呢,你还不赶紧跪下磕头拜师?” 申良君则在一旁撇嘴,腹诽道:“好家伙,喜丫头这是什么绝世好命?才学了这几日的戏,连辈份都跟着飞升了,打明儿起,他得管她叫师叔了。”宋有贞也是高兴,忙笑着摆手道:“不着急,马车狭窄,等到了牛府把你们安顿下来,再行拜师礼不晚。” 他说着又看向刘喜,打量着她神情说道:“而且还得看这丫头愿不愿意改行跟我学旦角呢。” 刘喜也是没想到自己还成了香饽饽,前后两位业界大佬抢着教她戏。 从前她只觉得自己不比大多数票友差,这会儿她倒有点相信,自己是棵学戏的好苗子了。 但不管怎么说,宋有贞敢保证她能登台唱戏,这也算是替她的复仇之路铺好了第一步了。 至于后面的事情,她相信总有法子解决,反正戏肯定是要先学的。 于是她也冲着宋有贞笑笑,道:“我是愿意的,只要师叔公不嫌弃我愚笨就成。” “不嫌弃,不嫌弃。” 宋有贞笑得脸开花,顺嘴说道:“能用十天记下五十张脸谱画法的小娃娃,怎么会愚笨呢?普通小角一辈子能演上十个角色就不错了。” 这话还没说完,他便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一时竟没掩盖住自己求徒心切,以后这个徒弟怕是容易骄傲。 可等他看向刘喜的时候,就见她依旧一副谦卑恭顺的模样,仿佛没听到自己的话一般,他便心满意足的也闭嘴了。 等几人到了牛府,见了牛在和本人,才知道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东三省四大公子之一,且他因着很有生意头脑,赚了不少家财,一不小心就成了哈拉宾首富。 牛在和平时没别的大爱好,就是喜欢唱戏,是个票友,只是也没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各大票房里并排不上号。 京城里的有钱大户经常会请人唱堂会,有时候精忠庙也会举办堂会,请各大戏班去联谊,票友也可以参加,一展戏喉。 可有次牛在和在京城经商,被邀请去参加堂会,他想要登台唱一出时,却遭到了拒绝。 牛大户一怒之下,自己出钱修了个戏院。 有了戏院就得有戏班去唱戏,自己的戏院看别人的戏班去唱戏,牛大户怎能受得了这种气? 所以干脆也成立一个戏班。 这便是宋有贞说的那个戏班的初始来源。 但牛大户的胃口显然更大。 他不办则已,要办就要办全中国最大最好的戏班,叫全中国的好苗子一想到要去学戏,就到他的戏班来,全中国的堂会,一想请戏班子,首先就要想到他的戏班。 宋有贞一把这个事儿与刘喜他们说出口,三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 “六个班头?” 谁不知道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 人但凡多一个脑袋,天天内耗也能把自己耗死,更何况一个戏班里竟然有六个班头,那到底听谁的啊? “不是,不是你们想的那个意思。” 宋有贞忙与他们解释。 “这个班头就相当于是教书先生,是专门在戏班里教戏的,戏班里的大小事务自然还由牛公子说得算,毕竟钱由他出。 另外还有一个总社长,叶荣臻。只不过他人不在这边,已经在京城那边先开了戏班,正招生呢。” 刘喜三人听得一愣一愣的,到最后只顾着点头了。 一直到听到叶荣臻的大名,刘喜三人:“???” 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位大佬吗??? 关于精忠庙,梨园行在精忠庙有个戏曲协会,民国以前,但凡科班出身的艺人,都得在精忠庙登记造册,才算是真正入了行,不然就只能算票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