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着没事瞎琢磨的。” 从二哥家回来才进灶屋,陈玉平就被老幺给熊抱住了。 “三哥三哥,你做的卤蛋好香,好好吃!” 陈玉平掰开他的双手,无情的将人从身上剥开:“好吃也只有一个。” “我知道,我就是激动,我太激动了,三哥你这脑瓜儿真是太神奇太棒了,竟然能做出这么多这么多好吃的美味来,能当你的弟弟,我肯定是积了八辈子的福。” “半个蛋白要不要?” “我的亲哥嗳!”陈原秋感动的泪眼汪汪。 陈玉平揉了把他的发顶。“差不多得了。” 陈原秋捧着半个蛋白嘿嘿嘿地笑。 五香茶叶蛋做得很成功,甚至比在现代做的任何一次都要好吃。 陈玉平早就发现了,自他来到古代后,这手艺啊,突然间就有点儿神奇了,只要是经他的手做出来的吃食,都会特别好吃,可能这是他的金手指吧。 十七的赶集日,虾酱馒头,卤猪蹄,卤猪肠,红烧肉,五香茶叶蛋。 随着摊子上的吃食渐多,红烧肉和卤猪蹄远没有以前那么受欢迎,毕竟一个三文一个两文,跟一文钱的比起来,还是一文钱的卤猪肠划算。 现在又多了一文钱一个的五香茶叶蛋。 陈玉平将红烧肉减少到了二十斤的份量,之前都是三十斤,卤猪蹄只买了五对,之前是买八对。 卤猪肠能卖多少就卖多少,虾酱馒头依旧五百个,五香茶叶蛋这是新品,稳打稳扎两百个。 家里有了草哥儿,陈老爹就没跟着去赶集,由着三儿子和四儿子一道去。 别看老幺平时说话有点不着调,人也孩子心性,做起事情来倒还靠谱,上回赶集是他第一次跟着去做买卖,竟然没有出错,眼明手快脑子转得也快嘴皮子利索,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这回陈老爹就放心的随着俩孩子折腾。 将将进午时,兄弟俩回来了。 “阿爹,三哥做的卤蛋买的特别好,卤蛋和卤猪肠是最先卖完,今天的红烧肉比虾酱馒头卖得还要慢。”才进屋,陈原秋就叭叭叭的开始说起话来。 陈玉平见缝说上一两句。 草哥儿是醒着的,仿佛感受到了屋里的热闹般,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小叔看,像极了在认真听他说话。陈玉平看在眼里,心坎软乎乎,伸手将草哥儿抱起。 自赶集回来后,从次日起,在家里摆摊红烧肉就减了份量,只做十斤出来,猪蹄就卤了一对,摊子上以卖虾酱馒头和五香茶叶蛋为主,菜园子里的青蔬长势好,偶尔也会卖上一回素锅串串。 很快,家里攒的jī蛋用完了,光靠着母jī一天九个十个的生也不够,幸好二哥家养了不少jī,一天能捡十来个jī蛋,还有大哥家也养了jī,再从大伯家买点,一天下来勉qiáng能维持住销量。 不仅仅是本村,摊子摆了一个月,名声早已经传遍周边,好些邻村的也会过来买。 “不等明年,咱们再捉几只母jī养着。”陈老汉发话了。 “几只也不够吧。” “再捉九只,凑个整数二十只jī。”陈老汉说着看向二儿子:“老二家也多养几只,老大家的也多养几只。” 除了大伯家的jī蛋是出钱买的,剩下的大哥二哥家的jī蛋都是直接拿分红,陈玉平有心想拉一把家里兄弟。 要买母jī,一买还是十几二十只,在村里是没法买着,陈老爹特意去了趟镇子的东边,东边有个村子养了不少jī,多买些还能便宜点,他挑着正在下蛋的母jī,又买了一百个jī蛋,这是桩大生意了,讲起价来也轻松,给了个很实惠的价。 多了二十只母jī下蛋,日常不用去大伯家买jī蛋也够数,陈玉平依旧会每天上大伯家买,多出来的jī蛋存起来,攒着逢七赶集日正好用,省得再去镇子东边的村里买。 第18章 中秋将近,炎热的天气稍稍见了点凉慡,夜里睡觉舒坦多了。 下雨天也多了起来,如丝如雾的细雨滋润着刚刚种下的庄稼,下雨时,白天也很凉慡。 草哥儿来陈家近两个月,变化很大,不仅仅脸上有了肉肉,小胳膊小腿的也长了不少肉,抱在手里还有些微微压手。 农忙过去后,陈玉chūn没有再送大壮过来,少了个孩子,大人们没什么感觉,这孩子太乖太安静。可巧妞儿就有点哼哼唧唧闹腾了,好在草哥儿现在也活泼了点,两奶娃儿月份相近没差太远,放一块,也能玩到一起去。 中秋前两天是柳桂香的生辰。 陈原冬早就想着待媳妇过生辰时,请三弟帮着整治一桌饭菜,到时候老丈人和丈母娘都会过来。 他提前和三弟说起这事,陈玉平自然是一口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