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

辛亥年,革命党人肆无忌惮的四处奔走,企图把武昌起义化为燎原之火,掀起一场千古未有之大变,在这场千古大变中,陈敬云很悲催因为中国革命了,他却是属于被革命的对象!这是一个属于陈敬云的故事!这是一段没有七七事变的中国历史!

第 17 章
    氏,陈敬云的感觉一直是很奇怪的,一方面既有对这个老年妇人的尊重,但是另外一方面又觉得陌生。这种感觉并不是陈敬云现在就有,而是以前的陈敬云就是这种感觉。

    从十四岁开始,陈敬云就开始离家求学,先是新式学堂,再是武备学堂,再到东渡留学,可以说陈敬云和家中的联系很早以前就只限于书信了,多年未见的陈敬云和家中亲人的关系有些平淡。

    “军国大事虽重,但是也得珍惜自己的身子,如果不是军营里不妥当,我都想让罗漓她们几个跟着你去南校场伺候了!”陈俞氏话然如此,但是她也知道自己说的不太现实,只好转而道:“你现在身子刚好不久,这几日我让福根中午的时候送汤水过去给你补补身子。”

    陈俞氏如此说,陈敬云也只得说是了!

    待用过早饭后,陈敬云在心中斟酌了片刻后开口道:“母亲,关于林家那边的婚事!”

    听到陈敬云说起婚事,陈俞氏就是面露微笑:“我儿放心,这婚事我亲自操办,一定给你办的风风光光的,你就把心思都放在大事上,这婚事为娘会给你办的妥妥帖帖的!”

    但是陈敬云却是摇头:“我是说,能不能把这婚事先放一放!”

    “放下?”陈俞氏这下有些不明白了:“莫非我儿不满意那林家女?可是前些天你不是说一切都好的吗!”

    当时的陈敬云那里会想到陈俞氏动作会那么快啊,没几天功夫把聘礼都给下了!但是明确反对是不妥当的,尤其现在这种紧要关头,陈敬云不希望在这种枝节小事上引起孙道仁的戒备,因为从很大一定程度而言,陈敬云和林家女的婚事就等于陈家和孙家的联姻。

    所以陈敬云道:“孩儿的意思是,近期我军务有些忙碌,恐怕抽不出什么时间来,婚事暂时先放一放,不急这一时半会!”

    听到陈敬云的话,陈俞氏却是仔细打量了陈敬云两眼,半晌后她面色却是变的慎重了起来,当年她在陈敬云父亲去世后,以一个弱女子掌家,不但保住了众多家业而且还使得陈家产业壮大不少,这样的她自然不是事事不懂的老妇人。

    “莫非是官面上的原因?”陈俞氏有些担心:“可是我儿不是深得孙大人的信任吗?”

    “不是!”陈敬云自然不可能给陈俞氏说明白自己都准备起兵造反了,他只是道:“孙大人对孩儿还是器重的!”

    “那是为何?”陈俞氏表情已经逐渐沉下:“这婚事可是三媒六聘正儿八经定下的,而且婚期我也和林家夫人确定下来了,就是年前的十二月十七。要是悔婚的话,我陈家颜面何在,我儿置林家颜面何在,置孙大人颜面何在?”

    听着这些话,陈敬云却是没有急着辩解,心中暗思,今天是农历八月二十八,距离年前的十二月十七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时间还算充分,既然母亲已经把聘礼什么都下了,现在反悔的话无疑和孙道仁决裂。

    “成大事者不区小节”在心中暗念了此话数遍后,陈敬云才按下心中的那股不忿,当即起身:“既然如此,一切依母亲所言!”

    说罢,他也不想继续停留,当即迈动脚步往外而去。

    这场婚事注定会成为泡影的!陈敬云就不信了,等自己造反后和孙道仁彻底决裂后,这婚事还能继续办下去!

    一路无话,等到了南校场后,陈敬云的第一件事就是巡视军营,期间自然免不了对普通士兵们施以笼络的手段,或问han问暖,或交谈家务琐事,或与众同乐,期间不一一详叙,巡视完军营后,陈敬云才把第二营的数个主官招了来!

    其实从前几天开始陈敬云就一直想要找机会单独和第二营的四个队官谈谈话,这其中缘由自然是为了确保他们的忠诚。

    第十镇开始编练的时候,陈敬云就是三十八标的教练官协助编练,待三十八标正式编成后,陈敬云就是上任第二营的管带一直到年初为止,可以说这第二营是他一手练出来的,队官以下的各级军官都是他亲自挑选并任命的,在忠诚上他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之前的陈敬云排斥革命党,所以在任命下属军官的时候那些有革命党嫌疑的一概不用,反而用的多是一些像马成这样出身旧军的军官居多,另外也招揽了少数和林成坤一样从北洋各所专属武备学堂毕业的毕业生,这种情况和北洋六镇极为相似。

    因此,第二营并没有被革命党人渗透太多。这也是革命党人千方百计直接拉拢陈敬云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陈敬云走进房间内,里面的众人皆刷刷地站起来,陈敬云左右看了眼,随即继续向前走了数步,走到主位前后转身,对着下面的众人点点头,手略微抬起后一压:“都坐下吧!”

    此时,下面的几人才齐齐重新坐了下来。

    “这几日时局混乱,诸君费心了!”陈敬云小喝了口茶后,随口说着的同时,目光在下面的众人中扫视而过。

    坐在陈敬云右手第一位马成,再往下是前队的队官李连阳,此人和马成一样,出身于旧军,但是和马成不一样的是,李连阳曾被选入福建武备学堂进学。李连阳下面是右队的队官陈卫华,和陈敬云五百年前算是一家,此人乃是林成坤在北洋武备学堂时候的同学,当初林成坤回福建第十镇任职的时候就把他给带了过来,坐在陈敬云左手边第一位的是左队的队官庄大福,名字虽然俗气但是人却是长的极为清秀帅气,出身于湖北陆军中学,据说学业非常不错本来要被保送至日本留学,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却是失去了东渡留洋的机会,不得意下才被陈敬云招揽了过来。

    至于这后队的队官就有些意思了,此人名为林飞泰,今年才十八岁,没有任何军校的背景,此人来应募的时候本打算是做文书的,但是陈敬云后来发现此人对军事一点就通,对各种战术领悟起来极快,没半年工夫就被陈敬云赏识而提升,最后更是直接升格为队官,此人算是陈敬云一手教出来的。

    “自从武昌事发后,各地都是乱哄哄的,我们这里也是不太稳,这几日都辛苦了!”陈敬云依旧盘算着该怎么开口,虽然记忆中这些人都是自己亲手提拔起来值得信任的,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这些心里是怎么想的,所以不到最后关头,陈敬云并不打算光明正大的说自己要造反。

    这时庄大福开口道:“大人,不知道武昌那边如何了?”

    由于松寿为了防备福州城乱,在限制军官士兵不得随意外出的同时,也有意封锁了武昌方面的消息,所以下面的普通军官士兵根本就不清楚武昌那边的事情。

    陈敬云道:“北洋陆军已经进入湖北,目前正在和民军拉锯,不过嘛!”陈敬云说到这里停顿了下后喝了口茶才继续道:“北洋六镇的战力我们都清楚,不论装备还是训练他们在国内都是顶尖的,而湖北民军,也就老八镇那点人能打,至于新募的士兵以及那些会党民军嘛,不比绿营强多少。”

    “如此说来,这湖北民军是必败了?”马成疑惑而道。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