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不知岁月,两天时间转瞬即逝。 “天玄。” 叶平笙再次看向古老纸张,查看两天的修炼成果。 “地点:藏经楼。” “修为:先天境中期。” “武学:搬天炼体术(搬山层次20%)” “修为进程:60%” 武学和功法有所不同。 功法的修炼,直接影响到的是修为,内力浑厚。 而武学则是在于一个熟练度,经验值。 搬天炼体术第一层的20%,也就相当于其他人口中的小成。 两天时间,将一门武学练至小成,堪称绝世天才也不为过。 “可惜,搬天炼体术没办法通过苦修再提升经验值了。” 叶平笙将搬山层次提至20%,继续苦修,经验值也只是+1+1...不会再有变化。 “搬天炼体术的进程,可通过妖兽精血提升。” 冰冷机械的声音悄然响起,给予提示。 “道宫里去哪弄妖兽精血啊。”叶平笙苦笑道。 青云道宫倒是有不少的妖兽,但那都是圈养的,很珍贵。 内门弟子要想在道宫搞到精血,都要付出不少代价。 “不过所幸,搬山炼体术还是有提升的。” 搬天炼体术虽没有办法快速提升,但它自己修炼,也很稳。 一直保持经验+1+1+1...的稳步趋势。 “还有时间,下去其他楼层看看武学。” 于别人而言,修行一门武学,可能就得花费很多精力。 毕竟,修为才是根本,不能只为武学的提升,而本末倒置。 但这问题,在叶平笙这,压根就不存在。 不管是修为,还是已有的武学,都能自个提升,甚至速度不慢。 他有时间,也有精力,去同时修行多门武学,增加底蕴和手段。 “残缺的九劫剑诀。” 藏经楼的第四层,叶平笙在一处位置寻到一门颇为心仪的武学。 “残缺的武学,修炼起来困难极大,恐怕...” 叶平笙咬了咬牙,终究还是不愿放弃,开始熟悉当中法门。 “检测到残缺剑诀,是否需要补全?” 忽地,叶平笙脑海里再度响起天玄传来的声音。 “还能有这操作?” 叶平笙激动莫名,连忙道:“补全!” 片刻后,叶平笙脑海里就多出了许多关于九劫剑诀的武道知识。 九劫剑诀这门剑诀,极强。 但它的修行方式也很另类,乃是通过不同的劫难进行修炼。 叶平笙听闻,青云道宫曾有绝世剑修,冒险修行,结果走火入魔。 不仅于此,死在修炼剑诀劫难上的也不在少数。 “还好我它自己会修炼,否则太危险了。” 叶平笙可没有自大到可比拟道宫前辈的程度。 “你没有经历劫难,剑诀无法修行。” 叶平笙本来心情还是挺好的,结果这冷不丁的一道声音,整个人都懵了。 “可以放弃吗?”叶平笙小心翼翼的问道。 剑诀不会老老实实的修炼,那他还练个锤子。 没有回应,叶平笙的心凉了半截。 “不修炼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就这样吧。” 叶平笙只好如此的安慰自己,去寻找其他适合的武学。 “五震内劲,练至大成,可产生剧烈震荡,直击内脏。” 叶平笙拾起这本武学,微微点头。 五震内劲恰好配合搬天炼体术,两者相成,杀伤力定然极强。 “天玄,替我绑定五震内劲。” 叶平笙知道天玄道功可以听到,主动开口道。 五震内劲没有特别的要求,倒是会老实的自己修炼。 只不过,速度倒也是不快,跟搬天炼体术相当。 “明天就是晋级大比,今天还是将状态调整好。” 外门弟子自由度受限,会有人不定时检查。 不过,叶平笙之前打过招呼,不是很担心这点。 目前,藏经楼的修行速度最快,叶平笙还不想离开。 叶平笙寻了一处偏僻的地方,自在的躺下,养足精气神。 一夜无话。 “天玄。” 叶平笙再次看向古老纸张。 “地点:藏经楼。” “修为:先天境中期。” “武学:搬天炼体术(搬山层次24%) 九劫剑诀(第一层0%),五震内劲(第一层3%)” “修为进程:70%” 叶平笙皱了皱眉,“五震内劲熟练度才增加这么点?” 冰冷的机械音给出了回应。 “五震内劲,缺乏实战练习,陷入停滞状态。” “实战练习?” 叶平笙心塞,但也没办法,他不可能驾着刀在一本武学上。 说,你快给老子练,很显然,这不可能。 叶平笙提着步子,打算离开藏经楼。 就在这时,一楼的长老喊住了他。 “你在第五层选择的是搬天炼体术?” 叶平笙点了点头。 见状,老者眼中闪过惋惜,再到释然,最后轻叹道: “好好修炼,它目前最适合你。” 长老虽然和叶平笙不是很熟,但他的事迹却是没少听。 对于,这么一颗耀眼的星辰坠落,心中还是略有感慨。 “多谢长老指点。” 叶平笙没有深究长老话中的含义,至少搬天炼体术进程还是很不错的。 前去参加大比前,叶平笙回了一趟外门住所,拿好身份腰牌。 晋级大比的地点定在青云道宫的大殿前。 大殿很是古朴大气,如同匍匐在地沉睡的巨兽。 殿前有片区域,诸多道宫的长老以及道宫之主都在上面。 下方,则是很多层的阶梯,最下方有块较大的空地,抬起临时的台子。 外门和内门都有不同的区域,较好区别。 这次晋级大比,不仅是于外门极为重要,内门亦是如此。 道宫没有太多的繁琐规矩,无外乎只在两点。 品德,以及实力! 资源的倾斜,绝大部分取决于为道宫做出的贡献。 叶平笙寻到一处角落,看向高台,心情有些复杂。 道宫之主,曾经是他的师尊! “我宣布,晋级大比,正式开始!” 主持这次大比的是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实力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