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皇后早薨,昭帝终其一生子嗣凋敝,似乎正印证了这神鬼之说。 昭帝崩后,继后之子顾景同奉诏即位,改年号永镇。 新历元年,诸邪永镇,朝野上下无不拊掌叫好。 可惜这样浩大的声势也未能镇得住这尊煞神。 顾景同在永镇元年的深秋忽生恶疾,病况一路急转直下,再无力临朝。 当此时节,顾宴容奉诏摄政监国。 他狠戾,疯魔,踏尸山血海以统摄朝堂,杀jian佞也杀纯良,杀儒生也杀美人。 皮下白骨,并无分别。 永镇三年,顾景同病逝,谥平帝。 其嫡子顾崟川时年九岁,临危受诏,践祚为皇,改年号熙载。 平帝遗旨,仍由顾宴容行摄政监国之职,辅佐幼帝至其成立。 谢青绾自幼多疾,娇养深闺本不常面世,却yīn差阳错被当年的平帝一眼相中,指给了摄政王。 雨天路滑,车行缓慢,谢青绾被车舆晃得昏沉,渐倚着软靠倦倦睡去。 国公府路远,今时睡了,夜里恐少了困意,不利安养。 芸杏本该唤她起来,因想她病中常jīng力困乏,不忍扰她。 何况背着这样一桩婚事,醒着恐也难以心宁。 小睡片刻罢了,今夜药浴安神,再焚些沉檀,大约也够安眠。 作者有话说: 开篇熙载元年,男22女16 官制民俗大杂烩,不可考据,鞠躬 第2章 探访 ◎像是朝晖里静待消逝的细雪◎ 谢青绾夜里又起了低热,昏沉间隐约有微凉的手探了她的额温。 熟悉的苦药灌进来,刻意压低的人语与帘外沥沥雨声清晰一瞬,又蒙着迷雾逐渐模糊下去。 她复又梦见了那日宫宴上皇帝赐婚的情景。 那同样是一个chūn季,永镇三年的仲chūn。 彼时平帝顾景同尚且健在,他卧病一载有余,令满朝医官束手无策。 这位本该安心静养的帝王不知缘何起了兴致,遍邀阑阳城勋贵名媛入宫赏花。 南楚极尚风雅,多植名花奇木于庭苑,以供赏玩。 只是自前朝以来,天家多借赏花宴之名,为皇室子嗣寻择佳偶。 如今皇帝年纪尚轻,嫡长子亦不过堪堪九岁,远不到议婚的年纪。 世家勋贵便只道是寻常宫宴,充一充热闹,为皇帝祛散病气。 谢青绾一贯托病避世,推窗瞧见明媚chūn色,忽觉有几分懂得了皇帝不顾病体、携众赏chūn的心境。 人在病中,总有恋念风与人间的时刻。 她心念微动,在母亲问及她是否愿意同往时,神使鬼差地点了头。 临华殿朱台高阙,舞姬伴着钟乐漫舞于花间。 暖风盈袖,谢青绾始终静坐于席,捧茶遥望满庭chūn芳。 目之所及,忽见一袭玄袍的高大男子穿过重重花亭,名仕贵女纷纷伏地叩拜,沿途跪了一路。 谢青绾初次看见了这位令朝野闻之色变的摄政王。 男人长身立于阶下,朝皇帝颔首道:“臣弟来迟了。” 冰冷克制,像是未出鞘已泠泠乍现的寒光。 主座上年轻而威严的帝王温笑道:“寻常宴会,何必拘礼,入席罢。” 众人方才后知后觉,这原是摄政王的相亲宴。 皇帝病容难掩,jīng气神却意外地不错。 宾客尽数入席,他举酒祝过天地,只嘱咐众人尽兴便是。 十二舞姬身披羽衣袅娜生姿,宫乐典雅,唱词悠扬复沓。 席间气氛渐热,皇帝与摄政王耳语几句。 却见那位杀神慵倦地抬眼,慢条斯理地审视过满座宾客。 座中世家贵女霎时间人人自危,尽皆低眉敛目,惶惶不安。 谢青绾自恃病弱,料想皇帝待摄政王但凡有几分情谊,便不至于选了她这金贵难养的药罐子。 顾宴容神色冷漠,极轻巧地环视过一遭,未作片刻停留。 却不偏不倚将目光定格于她身上。 少女着淡青色玉雪纱披风,暗纹织银的月华罗裙碎光隐隐,像是朝晖里静待消逝的细雪。 微渺脆弱,不堪一折,顾宴容漫不经心地想。 他却不知为何一时竟出了神,谢青绾已搁下茶盏,抬眸投以清明坦dàng的回视。 主座上皇帝心领神会地一笑。 梦境至此戛然而止。 谢青绾尚不明白皇帝究竟领会了甚么,翌日赐婚的谕旨已直达镇国公府。 这本非良缘,奈何皇帝自赏花宴后一病不起,更无处去说。 摄政王府已问过她的生辰八字,将六礼的章程走了一半。 尔后帝崩国丧,这桩婚事被顺理成章地被搁置下来。 大约是昨日秦月楼中一见,摄政王沉黑的目光,才教她联想起赏花宴上初见的光景。 才一动身,帐外芸杏刻意压低的声音已传了进来:“小姐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