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头, 梧桐柳树都尚未发芽, 光秃秃的。是冬天最后的一丝气息。 星期五那天下午, 李瓒原定五点半下班。这周末他不当值,打算回趟江城看望家人。 五点二十分, 却接到报警电话,说白溪商场里头有人遗弃了一份可疑物品,还跟售货员讲是那爆炸物。售货员越想越害怕, 赶紧报了警。 李瓒和同事们紧急出动赶往现场, 疏散人群。待他们清空商场拉上警戒线时,消防、刑侦、防爆部门也都赶过来了。 刑警、消防员在报警人的带领下, 很快去到商场二楼扶梯旁的一处垃圾箱旁。 李瓒没跟着上去,站在一楼的扶梯下远远地看了一眼。 身后有人推他,民警小甲挑着眉毛指二楼:“过去啊。” 李瓒搔了下后脖颈, 慢慢走上扶梯。 到了二楼,各个警种的人员站在离那垃圾箱数米开外的地方, 商量应对情况。李瓒看了一眼, 垃圾箱里塞着一个黑色塑料袋, 里头的物件是个正方体。 商场的监控视频很快传到刑警的手机上, 视频中可以看到一个戴着帽子口罩的黑衣男子迅速走过来, 将包里的东西拎出来丢进垃圾桶然后飞速跑开。追踪监控显示男子很快离开了商场。 小甲杵了杵李瓒的手臂, 问:“你怎么看?” 李瓒说:“应该是假的。” 他声音不大,但那几个刑警听见了,回过头来,面色有些不悦。或许觉得他一个辅警越俎代庖了。 而刑警队的防爆员已全副武装,戴着防爆头盔和铠甲,拎着工具箱过来了。 民警小甲见状,小声问李瓒:“诶,你以前是……” “现场都安静下!”刚才那个刑警大声说道。 鸦雀无声。 民警小甲缩了脖子。 李瓒没说话,淡淡看着那个防爆员走到垃圾箱边,打开垃圾箱锁,把黑色塑料袋拎了出来。 李瓒想,如果是他,他首先不会动那袋子,他会把塑料袋剪开观察清楚里头的情况后再做下一步处置。 想及此处,他耳朵里有一丝极细的撕裂的痛,像缓慢地撕开一张纸。继而,他头痛起来,耳朵又开始嗡嗡作响,鸣叫不止。 李瓒转过身去,手掌猛摁住额头,不动声色地用着力,试图控制。 就在这时,有人握住了他的手。 小甲将他拉走了。 出了商场,冷风chuī过来,李瓒清醒了半点,头仍是一扯一扯地疼,但好歹耳朵不嗡嗡了。 “你没事吧?”小甲问。 “没事儿。” 小甲让他去车里休息会儿。李瓒准备过去,却听见旁边有人说:“梁城卫视的记者上去了。” 他回头望一眼,想一想,又不由自主地进了商场。 这会儿进去,那个防爆员已经脱下了厚厚的防护服。东西拆开了,是一个装了几瓶煤油的塑料箱子,连基本的引线都没有,点火都点不燃,别说爆炸了。 所谓炸弹,不过是虚惊一场的“诈”弹。 一个女记者跟她的同事在一旁进行现场报道。 不是宋冉。 李瓒想起来了,以她现在的地位,这种市内小新闻应该不用她采访了。 他淡笑一下,转身要走,却被刚才那位刑警叫住:“同志!” 李瓒:“嗯?” 刑警语气好了很多:“刚才你怎么知道这是假的?” 李瓒道:“炸弹需要引爆方式。除了直接点火,需要引爆装置。从他放置炸弹时随手乱放的样子,可以排除平衡器感应器;他手上没有拿任何东西,且人群疏散后还没爆,排除遥控;装作匆匆逃走,可炸弹在他走之后半小时都没爆,很明显也不是计时器;另外,我建议那位防爆兵,下次先剪塑料袋,再移动炸弹。” 刑警张口结舌。 李瓒略点一下头算作礼貌告别,下楼走了。 小甲追上来,赞叹道:“诶,阿瓒,你以前就是刚才那个防爆兵的样子吗?还是说,你们军事上的,比这个要更厉害?” 李瓒说,他在我面前,只是小儿科。 话到嘴边,没有出口。 宋冉午休的时候去了趟医院看心理医生。 一周前,医生发现她偷偷给自己加药,qiáng制性给她减了药量。 减药的副作用很明显,宋冉成天提不起jīng神,晚上也睡不大好。人一疲惫困乏,情绪阈值就容易降低。各种负面情绪也来得轻而易举。 她没有办法,跑去找医生拿药。 梁医生不肯多给,絮絮叨叨跟她聊了很久的天,成功把她弄睡着了。她一个午觉醒来,也没拿到多的药,被医生轰出了诊疗室。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小秋她们外出归来,聊起了新闻,说白溪商场有一起炸弹恐吓事件。不知道哪个反社会的人丢了虚假的炸弹在商场里头。 宋冉并未在意,回到座位上打开电脑。 电脑还在启动呢,小夏溜过来,小声说:“诶,我今天看到沈蓓那个前男友了。” 宋冉脑子转了一圈才明白前男友是谁,本想解释,但她没有立场,只说:“怎么碰到的?” “白溪商场啊。奇怪诶,他怎么变成辅警了?” 宋冉也不好说他其实不是,含糊道:“可能是考虑工作qiáng度和安全吧。” “那倒也是。”小夏说,“拆弹什么的,听着好酷,但一想都很危险。……不过啊,我猜肯定是因为他当了辅警,沈蓓看不上他了。” “辅警怎么了?”宋冉皱眉,“沈蓓这么跟你说的?” “没。我猜的,不然那么好的男生,为什么变成前男友了?” “那万一是他看不上沈蓓呢?” “沈蓓家世那么好,又漂亮,他有什么看不上的?不分手还能走裙带关系呢,至于去做辅警么?” 宋冉忽然就不想跟她讲话了,扭过头去,移动鼠标打开邮箱。 小夏见状,也回去工作了。 宋冉的工作邮箱是公开的,以便收集新闻素材。 不过,每日邮件有一半以上非工作相关——慕名向她表示喜爱和支持的,抨击她痛骂她的; 至于工作相关的,很多没有可操作性,比如丈夫出轨了希望她报道小三,被jiāo警开罚单了希望她去调查,家里遭了贼警察抓不到…… 宋冉之前回复了那个丈夫出轨的女人,让她家庭内部解决,她没法报道。不想那女人回了句:小三你都不管,你自己当过小三吧? 回复遭贼的人,说耐心等待警方调查。得到的反馈是:也对,只有战争那种死人的事才能入得了您的眼睛,我们这些小屁民就不劳烦您费心了。 宋冉查看完回复邮件,有些无话可说。 这时,邮箱里蹦出一条新收邮件。发信人叫王翰,是白溪实验中学的学生。王翰说就在刚才,他们学校一个叫朱亚楠的男生因不堪老师长期的私下rǔ骂和体罚,跳楼自杀。 现在警察封锁了学校,也封锁了消息。 宋冉直觉事情不简单,立刻回了个电话过去了解情况。 王翰是个男生,说话声音很小,情绪很慌乱,讲话逻辑也差,但他描述的内容基本与邮件里写的一致,事件很清晰。 他祈求:“宋记者,求求你过来看看,不然真相可能永远被湮没了。” 放下电话后,宋冉查了下内部平台。 王翰说朱亚楠跳楼是一刻钟前的事,但内部平台还没有任何线人线索和群众线索进来。着实蹊跷。 宋冉思考两秒,背上包起身出门。 中学离电视台不远,只隔一条街。由于远离主gān道,且已经放学,街上十分清净。道路两边都是枯木,有些萧条。 学校门口果然停了几辆警车和救护车,拉着警戒线。 宋冉出示记者证想要进去,却被警察拦住:“对不起,接上级命令,不允许记者采访。” 宋冉问:“为什么?调查真相也不可以?” “等警方调查清楚,自然会公布真相。到时也欢迎你过来参加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