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在皇宫后面,一处山里,做了一片地方,让工部搭建了一个火器厂,由特种兵直接管辖负责。 毕竟,有这群特种兵在,无论是制造火药,还是管辖,都可信许多。 至于钢铁锻造,也已经在进行中了。 几天时间,一批一批的钢铁,已经出来。 李恪下令,先是用来锻造兵器,毕竟,一国需要先护卫。 而护卫一国,则是需要武装。 这个世界,武者和文士实力都不错,但是真正打天下,还是以兵将为主力。 兵将大多只比普通人强些优势除了训练,就是兵器。 试想,你的敌人拿着铁,你拿着钢,你俩谁兵器好? 不言而喻! 另外,钢铁除了可以用作兵器,还可以用来打造炮口,配合火焰,制成大炮。 其次,也可以用于建设。 毕竟这个世界的钢铁资源是足够多的。 几天时间,李恪重视的火焰制作,钢铁锻造,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都被迅速执行起来。 至于其他的一些小事,则是交给武曌帮忙处理。 身为后世原本会成为女帝的武曌,在帮助李恪处理政务上,能力非常强。 至于李恪,则是开始思考如何弄出好的盐和糖。 盐对一国来说,位置很重要。毕竟是人人要吃的。 这个时候,盐在大唐,那都不是普通人能吃的上的。 大部分人,只是以粗布代替盐,那味道,那酸爽,别提了。 所以,李恪准备以自己穿越者的优势,解决盐的问题,让龙国百姓,可以吃上盐,乃至可以出口盐。 好在,龙国以东,是靠近大海的。 那边可以弄海盐,通过晒干净的海水而得到盐。 这个简单,方法教对了,让他们多过滤几次海水,再晒盐,基本上就可以获得不错的盐。 其次就是在国内寻找盐湖,也是晒盐。 还有盐井,岩盐,这两种麻烦一些,需要把岩盐溶解成卤水,过滤煮干成盐。 这些技术,目前都不成熟。 甚至一些盐矿都没有发掘,湖盐也闲置着。 所以,李恪把各种制造方式写下来后,就让户部的盐铁司立马去全国执行。 另外就是糖,这个方法也简单,无非就是提取蔗糖,把蔗糖弄成白砂糖。 除此之外,曲辕犁这时候还没有出现,牛在耕种中,起到巨大作用,可牛却又很少很贵。 因为往往耕种时,一头牛根本不够。 所以李恪又开始画曲辕犁的设计图。 还在小时候是农村的,曲辕犁没少见,大概的设计图也是很快完成,让工部制作。 如此一来,农民耕种大大省力,甚至不用牛,两个人都可以拉动曲辕犁耕田。 除了这些事,李恪绞尽脑汁,还想到了不少以现代人的智慧能帮到古代人的事儿。 于是乎,在众大臣看来,这位少年皇帝当真厉害。 不仅文武双全,还能实实在在的为百姓弄出如此多的一些解决问题根本的东西和办法。 无论是火药还是钢铁,亦或者盐糖曲辕犁,这些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不断的摸索中才可以呈现的。 可李恪愣是这么些天,就给全部解决了。 不让人震惊都不行! 同一时间。 大唐边关,千牛卫将军王忠,和国子监监丞,此刻已经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此刻他们正在青阳城之中,虽然并没有感觉青阳城有何奇怪之处。 但,那城门口多出来的几个奇装异服,拿着铁疙瘩的人,是怎么回事? 问了城里人,也没有百姓知道,只说是衙门的人。 于是,千牛卫将军王忠和监丞也就没有过多在意。 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向着这座城其实已经不会管这方面去想。 他们只想打听关于李恪的消息,找到李恪,杀了李恪。 可是很无奈,李恪就好像人间蒸发了,那怕到了边关,也根本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王忠对国子监监丞说: “会不会,李恪已经逃离大唐?” 监丞很无奈,说:“可能吧,若是如此,根本就不可能寻找到的。” “那咱们……”王忠犹豫一下。 国子监监丞说:“罢了,回长安,就说,人没有找到!” “陛下会怪罪的吧?”王忠头大。 监丞叹气:“哪能如何?找不到,能怎么办?” 两人沉默,随即一致认为,回去复命。 几天后。 两人回到长安,在立政殿拜见皇帝后,千牛卫将军王忠开口说: “陛下,臣等一路追寻三殿下踪迹,经过数日,却并没有做找到他,请陛下治罪!” 国子监监丞也跪下! 李二脸色不好看,随即叹了口气,说: “算了,那个逆子,想来是找地方躲起来了。你们找不到,也正常。哼,这就是忤逆朕的下场!” 大臣们都不说话,太子李承乾老神在在,并没有因为自己陷害李恪而闹的如此局面而有任何心理负担。 或者说,他本身就是想要这样的效果。 如此一来,在众多皇子中,他就可以专心对付李泰了。 李二在这件事上,也没有过多责怪李承乾。 作为一个过来人,李二甚至很理解李承乾的做法。 他甚至为李承乾能有如此手段,而感到欣慰。 或许,用李恪来成为李承乾的垫脚石,帮助且成全李承乾,会是好事。 毕竟,帝王家,哪有情义?有的只是手段的高低。 所以,李恪的对错生死,似乎相对皇家来说,不重要了。 想到这里,李二更加坚定了什么是自己心中的帝王之术! 于是,在李恪这件事上,他也不准备再花什么心思。 只是,就在这时。 禁军统领李君羡走进大殿抱拳: “陛下,去高句丽打探消息的探子,回来了!” “哦?说说看,高句丽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把李恪这事儿抛之脑后,李二问。 李君羡脸上带着吃惊,说: “一周前,一少年携带着不知道哪儿来的两万大军,一路攻入高句丽,一天一夜,拿下了高句丽,生擒了高句丽王。 并且让高句丽大军投降,这才有了上次的新帝登基。如今的高句丽,改名龙国,年号永安。原来的皇族彻底清理了。” 李二倒吸一口凉气:“少年人?这……让人难以置信啊!” 李君羡说:“陛……陛下……更让人难以置信的,就是那少年,名叫李恪……正是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