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周斌要写的作文就是前世在网上特别火得这篇文章。 因为早就已经背了下来,写起来自然很快。 一气呵成之下,不到半个小时,一篇作文全部完成。 又仔细检查了一下前面所有题目,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周斌也不在这干耗着,直接起身交卷。 此时离考试结束还有将近四十分钟。 周斌的动作吸引了考场里所有人的注意力。 考生们先是目瞪口呆,接着个个满脸鄙视,显然把周斌当成了印象中的学渣。 监考老师同样非常诧异,本来对这个很有礼貌的学生还有些好感,现在也不禁摇了摇头,“可惜了!” 表面上却没有表露,一脸平静的接过试卷,不经意间扫了一下。 “咦!” 她有些怀疑自己刚才的判断了。 监考老师叫潘虹,刚好是重点高中的语文老师,被临时抽调过来进行监考。 不用细看他就知道周斌水平如何。 最起码选择题她没有发现错误,不由来了兴趣。 时间还早,监考又比较无聊,就当提前帮这个有礼貌的小家伙批改试卷了。 这么想着,继续看了下。 填空题也没有错误,看来语文成绩还不错。 接下来的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都看下来之后,潘虹有些惊讶了。 虽然有些是主观题,但是以她的经验自然可以看出来,周斌几乎可以得满分,这如何不让她吃惊。 “坏了!” “他提前这么多时间交卷,作文能写的好吗?” 潘虹脸色突然一变,赶紧翻到作文那一页。 看向题目,《如果没有李白》。 新颖倒是新了,不过潘虹更担心了。 因为越新颖,越需要时间打磨。 叹了口气,心里对作文判了死刑,“可惜了,前面题目做得那么好了!” 即便如此,还是看了下去。 开篇第一句话就让她彻底死了心。 “如果没有李白,如果没有李白,如果没有李白。” 能不能不要这么水··· 潘虹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里暗骂一声,对周斌的那点印象分扣了一半。 往下一扫,还是废话:“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至此,周斌一个鞠躬换来的好印象全部败光。 潘虹正想放下不看,发现写得字数还不少,想到既然已经开始了,不论再差,就当打发时间了。 把试卷随意放在在讲台上,先是走下讲台在考场里转了一圈,完成了自己的巡查工作,然后喝了一口茶杯里的绿豆汤解解暑,这才一手捏着试卷,重新漫不经心地看了起来。 随意掠过前面两句,看向下一行。 “不过千年前少了一个文学家,《全唐诗》会变薄一点点,但程度相当有限。” “咦!” 她再次惊讶了。 前三句单独拎出来没有任何亮点,但是这么一结合,却是角度新颖的阐述了主题。 潘虹被激起了一丝兴趣,难道这个考生还能再让自己失算? 搬来凳子,放在讲台中央,坐了上去,双手捧着试卷,继续往下看。 然后,潘虹震惊了! 如果没有李白,几乎所有唐代大诗人的地位,都会提升一档。 李商隐不用再叫小李,王昌龄会是唐代绝句首席,杜甫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唐诗,少用很多成语。 说童年,没有“青梅竹马”; 说爱情,没有“刻骨铭心”; 说享受,没有“天伦之乐”; 说豪气,没有“一掷千金”; “浮生若梦“、“扬眉吐气”、“仙风道骨”,这些词都不存在。 “蚍蜉撼树”、“妙笔生花”、“惊天动地”,也都不见了踪迹。 ··· “好家伙!” 看着作文里运用异常精准的成语,潘虹忍不住感慨一声。 吓了考场里考生一跳,不明白监考老师在搞哪一出。 潘虹没功夫在乎他们了,细细品味着每一句话,频繁出现的成语并没有给人任何堆砌华丽辞藻的感觉,反而恰到好处。 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更是值得赞叹。 单单看到这里,她就知道,作文不仅题目新颖,表现主题的方法更是新颖。 迫不及待看下去,没有让她失望。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应该会失去不少鼓励。 犯了难,说不了“长风破浪会有时”; 想辞职,说不了“我辈岂是蓬蒿人”; 处逆境,说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赔了钱,说不了“千金散尽还复来”; 更不要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同样气势磅礴的排比,同样精妙绝伦的用词。 唯一不同的,这次用的不是和李白有关的成语,是他的经典诗句。 潘虹几乎是一字一句的在品读。 每读一句话,清晰的画面感就浮现在脑海。 “这个考生对李白的作品太熟悉,理解太深刻了。” 她甚至觉得,就算是自己也比不上。 是的,这是潘虹的真实想法,最起码她自认为,自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此时此刻,她只想好好的把这篇作文看完。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熟知的神州大地,也会模糊起来。 我们不再知道黄河之水哪里来,庐山瀑布有多高,燕山雪花有多大,桃花潭水有多深,蜀道究竟有多难; 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的名气,都要略降一格; 黄山、天山、峨眉山的风景,也会失色几许。 如果没有李白,历朝历代的文豪词帝,也会少了很多名句。 没有“举杯邀明月”,苏东坡未必有“把酒问青天”; 没有“请君试问东流水”,李后主不会让“一江春水向东流”; 没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金庸的武侠江湖,将会天缺一角《侠客行》。 千百年来蜀人以李白为蜀产,陇西人以为陇西产,山东人以为山东产。 一个李白,生时无所容入,死后千百年,慕而争着无数。 是故,无处不是其生之地,无时不是其生之年。 他是天上星,亦是地上英,亦是巴西人,亦是陇西人,亦是山东人,亦是会稽人,亦是浔阳人,亦是夜郎人。 死之处亦荣,生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囚之处亦荣。 不游,不囚,不流,不到之处,读其书,见其人,亦荣亦荣。 幸甚至哉,我们的历史有一个李白,幸甚至哉,我们的心中有一个李白。 你是谪仙人,你是明月魂。 ··· “太好了!” 潘虹还是没有忍住,拍案而起,大声叫好。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还是个年轻的女老师,多少有点文青病,这篇作文着实戳到了她的那个点上。 一时间心潮澎湃,大汗淋漓。 “写得太棒了!” “···” “···” 她是爽了,考场里其他考生却懵逼了。 老师,你是不是忘了我们在干嘛? 咱能不能消停点,考试呢! 同时,心里面都冒出一个疑问: 就刚才那个提前交卷的学渣能和“好”扯得上关系? ··· 潘虹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有些尴尬地咳嗽几声。 不过很快又兴奋起来。 以她的眼光自然可以判断,这篇作文大概率会是满分。 满分作文啊! 她从上学到现在,身边就没有出现过,更不用说是出自一个初中生之手。 再想想这个考生前面,同样可能满分的答题,“妖孽呀!” 忍不住拿起试卷,又把作文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越看越觉得过瘾! 不禁遐想起来: 如果他上了高中,我能做他语文老师就好了。 就这样,潘虹拿着周斌试卷,把他写得作文看了一遍又一遍。 除了偶尔抬头扫视一眼考场,尽一下自己监考老师的职责之外,一直到考试结束,都在盯着作文看。 走出了考场之前,更是拿出纸笔,记下了周斌的名字。 刚走到门口,有些懊恼的一拍额头,“笨,我刚才应该趁有时间把它抄下来的!” 低头看着已经装袋的试卷,暗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