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安发现戚昊有些失落,猜到他是为不能去镇上而难过,安慰道:“快点好起来,我们就可以到镇上给你治病,找家人。” 戚昊一个激灵,心中疯狂摇头,他不想去!脚步一转,装作在院子里溜圈,故作轻松地摆手道:“你去吧,路上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好。”白子安再次挥了挥手,转身出了门。 戚昊溜到门边,垮下肩膀伸出头,蔫蔫地望着白子安远去的背影。默默地蹲在门边,盼着他早点回来。 白子安到镇上的时候,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路边摊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是村子里没有的繁华景象。 白子安先去了一趟墨轩书店,他之前让老板帮忙带了一本书。 “子安,上次你要的书,我去市里的时候顺便找了一下,你看看是不是这个?”书店的老板周书海从柜台下面拿出一本书,递给白子安。 白子安接过来,看了一眼出版社,不是他要的那本。 他想要的是上海一家出版社的书,周书海给他带的是北-京出版社的,两本书虽然名字和作者相同,但里面的内容有些差别,不过影响不大就是了。 白子安没说不是这本,他收下书,付了书费,笑着说:“谢谢周叔。” 虽然不是他要的那本,但周叔特意从市里帮他带回来的,不能太挑剔。 “哎呀,给什么钱,不要不要。”周书海把钱塞回白子安的手中,连连摆手。 “这怎么行,您若是不要,下次我可不敢再来了。”白子安把钱放到柜台上,态度很坚定。 书是周叔在市里买回来,花了钱的,不能让人家帮忙带书,还不给钱。 “你帮了我大忙,给你带本书算什么。”周书海把钱推到白子安面前,坚持不收。 前段时间白子安来买种子,路过书店,见到周书海坐在门口愁眉苦脸的,问了情况后,给周书海提了个建议。 墨轩书店中经常有人只看书却不买,看得多了书会变旧,想买的人自然会要新书,那这本旧书便会一直卖不出去。一本不算什么,可书店这么大,加起来可是笔不小的资金。 周书海想尽了办法,都没有效果,愁得他直叹气。 白子安建议他腾出一小片地方做阅读区,低价回收一批旧书,放几把椅子,看书的人只要交一元钱,就可以看一整天。一元钱不多,以镇上人们的生活水平来讲,完全承担的起。 周书海听了他的建议,在角落里开辟了一片阅读区。别说,效果还真好!平时来看书的人都是站着的,现在阅读区有了椅子,大家都爱去那边,想要看书,顺手在书架上拿一本,看书的人不会介意书的新旧,有得看就行。这样一来,就没有人去拆新书的包装,影响售卖了。 周书海感叹,年轻人头脑就是灵活。 “小事而已,再说,您不也大老远帮我带书,这就抵消了,书钱您可一定收着。”白子安推辞。 “哪里是小事,帮你带书只是顺便,你可是给我挽回了一大笔损失,怎么能抵消。”周书海摇头,不同意白子安的说法。 白子安拿好书,说了一句:“您就收下吧,我还有事,先走了。”转身走出了书店。 “哎,你这孩子。”周书海追到门口,对白子安说:“以后再需要带书就过来找我。” “好嘞。”白子安笑着回头应了一声。 从书店出来,白子安往买种子的地方走。 街道两边摆着小摊子,白子安随意地看着,突然,一个卖帽子的摊位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摊子上摆放着各种风格的帽子,白子安拿起一顶样式简单的鸭舌帽,问:“老板,这个怎么卖?” 老板坐在摊位后面,头也不抬地说:“一个20,两个15。” 白子安把帽子戴在头上,帽沿遮了半张脸,有些大。在摊子上扫了一眼,这顶最好看,就是它了。 买好种子的时候刚好是中午,白子安简单地吃了点东西,便启程回家。走了一天的路有些累,但一想到回家,脚步不由得轻快了些。 进了村子,老远就看到家门口有一道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