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哇哇啼哭的小团子听到小叔叔回来了,神奇地止住了哭声。 柏宣第一眼见到小虎子,就看到他露出没牙的笑容对自己笑, 伸出双手要他抱, 当即心下被暖得一塌糊涂。 众人皆说这叔侄俩一见如故, 缘分深厚的咧。 机关幼儿园距离大院宿舍步行五分钟的路程,柏宣送完小虎子,转身往相反方向拐去, 进了另一栋宿舍楼。 熟门熟路上楼, 掏钥匙进门, 看看时间,八点四十分。 老头在阳台浇花,老太太听到动静从厨房探身。 “爸、妈,我回来了!”柏宣笑意盈盈。 胡瑾惊喜万分,擦gān手,解下围裙,上前抱抱小儿子, “吃早饭了吗?” “在哥那儿吃了。” “再吃一点?还有白粥和jī蛋。”胡瑾仔细打量一番柏宣。 “嫂子早上做的jī蛋面,吃得很饱。”柏宣轻拍母亲手背示意放心。 柏云卿走回客厅坐下,“昨晚回的?” 柏宣颔首,“昨晚九点到的,回来得晚,直接跟小虎子睡了一晚。” 胡瑾想到大孙子,忍不住笑,“他一早就知道你昨天回来,可是念叨了一年呢。” 柏宣没反应过来。 “怎么不是?从去年年三十念叨到昨天,是不是跨了个年。”胡瑾帮他算。 柏宣竖起大拇指:“妈妈说的对。” 见母子俩聊得差不多,柏云卿问:“工作还顺利吗?” “老头子,小霜降工作方面什么时候让咱们操心过?”胡瑾打断丈夫的话,“来,你先跟妈妈说,乔家姑娘怎么样?” 柏云卿面无表情,暗暗挺直了背脊,他也好奇这个问题。 柏宣扶额,从昨天起,家里每个人都关心这个问题,看来他得好好解释一番才行。 任何人都不能认错他的姑娘。 “爸、妈,不是乔素。虽说小时候见过,但我没什么印象,更谈不上喜欢。”柏宣顿了顿,“我喜欢的人是丰收农场的同届知青。” 胡瑾听到前半段还挺失望来着,肩膀都耷拉下来,结果柏宣后半句的发言让她又顷刻振奋起来。 “谁呀?小霜降,你悄悄告诉妈妈。”胡瑾凑近柏宣低低声道。 见妻子使出哄小虎子的架势,柏云卿轻轻摇了摇头,他这个老爹还坐在旁边呢,都没人关注他。 “姑娘叫曲成圆,”柏宣脸上掩饰不住的笑意,“曲线的曲,逢曲成圆,名字好听,人也很好。” “画直成方,逢曲成圆。”柏云卿徐徐念出。 胡瑾一拍大腿,“好呀,有圆就是缘,圆圆满满,我一听名字就喜欢。” “同届知青?”柏云卿捕捉到关键词,问道,“你们是到农场之前还是之后认识的?” 柏宣清楚柏云卿在顾虑知青内部不准恋爱和结婚这个规定,老实jiāo代:“到农场后才认识。” 柏云卿蹙眉,胡瑾一见丈夫这样子就知道他心里顾虑什么。 这父子三人有个同样的动作习惯,心里一揣着事情,就会不自觉地微微皱眉。 “爸,不是你想的那样,”柏宣担心父亲对曲成圆印象不好,耐心解释:“我们的相遇相知都是很自然地发生,从未影响过工作和其他知青。” “而且她也不是外人,是哥哥战友曲成钢的妹妹。去年从光继女中毕业,主动报名参加援疆。” “不错,有抱负、有理想。”胡瑾很满意,继而又问:“难道是以前运输队那个来过我们家吃饭的小曲?” 柏宣听曲成圆说过她哥是部队的运输兵,点头称是。 “那个小曲人不错啊,礼貌热情,长得也端正。”胡瑾回忆一番,又问:“圆圆跟他哥哥长得像不像?” 柏宣轻笑出声,他妈妈连圆圆都叫上了。 “你别笑,快跟妈妈说说细节呀!” “亲兄妹的外貌自然有相似之处,不过圆圆更好看。”柏宣认真想了想,甚至动用了中文和俄文,还是不知道该用什么修辞来形容出女朋友的好看。 在胡瑾殷切期盼的目光下,只得说了句:“哪儿哪儿都特好看。” 柏云卿轻叹口气,看着妻子,瞧瞧、瞧瞧,是她亲儿子,没错了。 胡瑾在一旁乐呵起来,回应着丈夫的目光,应该是他亲儿子,害羞笨拙的样子跟爹一个模板刻印出来。 “中午留下来吃饭吗?”她问。 柏宣摆摆手:“不了,我还要抓紧时间去趟市农科所。” “那晚上早点回来,你哥哥一家也过来吃饭。”胡瑾才跟儿子团聚了半小时,柏宣赶时间重新出门去办事。 柏宣一走,胡瑾问丈夫:“你没再问问儿子具体情况?” “柏宣做事自有分寸,其他不需再问了。”柏云卿摆弄着手下的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