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小生活

村人经常打趣王锦绣守活寡,男人在外面不愿意回家,估计是攀到高枝,不要乡下妻儿了,劝她早日带着一双儿女改嫁,找个好男人,日子不至于过得太辛苦。面对这些言论,王锦绣总是傻笑应付过去,不附和也不反驳。有人说了,看着傻气老实的王锦绣,实际精明得很,人家一点...

作家 杳却 分類 军事 | 154萬字 | 464章
第31章
    下午四点半,一家人到了县城车站,老样子,钟越河跑去买了三根冰棍。

    他在家待一天后天就走了,王锦绣没说他,想着以后汤圆叶子磨缠要冰棍,她该如何应付。

    八月都没到,热的日子还很长。

    不光汤圆喜欢吃冰棍,叶子也很迷恋吃冰棍的凉爽感觉,两只小手全程抓着妈妈拿冰棍的手,时不时将脸凑过去舔一口冰棍。

    五点钟客车发车,王锦绣望着窗外连绵起伏的青山,终于有了回到家里的真实感。

    今天下午一点钟坐车离开的时候,汤圆意识到他们全家真的要走了,不断回望待过十天的村子,村子不见了就去看海,海都看不见了才把目光收回来,靠在爸爸怀里休息。

    叶子不喜欢坐客车,爸爸妈妈哥哥都坐在车里她就不闹腾了。

    小叶子不闹腾,她每天都要午睡,妈妈轻声哄睡觉,没多久就睡着了。

    闺女到县城才清醒起来,吃过冰棍终于有精神闹腾了。

    好在县城到镇上坐车用不到半个小时,一家人回到镇上,镇子还是老样子,没任何变化。

    没人知道他们一家人回来的具体时间,所以没人等他们,就算有人知道也不会专门过来等他们。

    回家路上遇到熟人搭话,王锦绣应答几声,钟越河仍充当背景不发一言。

    终于到家,王锦绣先去烧热水,再给锅里添把米添几勺水,煮粥。

    粥已经在煮了,她去分土特产。

    两边爸妈肯定都要送,虾米只有一包,分量轻,她不分出去,留给自家孩子吃,别的都能分小部分出去。

    干货不比新鲜的便宜,别人送的分量不是很多,她娘家兄弟姐妹不全分,就分给妹妹锦玲。

    除了给爸妈送的礼,都讲究有来有回,想到自己送东西给哥姐,哥姐不可能回她,她完全不想送。

    她没有大方到谁都送礼。

    夏天天黑得晚,丈夫在家,她就不把孩子带出门,自己去动作更快。

    钟越河不想去还是问了句:“不用我陪你去?”

    “不用,你在家看着小孩,我很快回来,厨房在烧热水和粥,你看着点。”王锦绣拎着东西走人,先去给婆家送,再回来拿送给娘家的份。

    钟越河:“路上碰见人别搭理,早去早回。”

    王锦绣提着东西走人,没回他别搭理人的话,她又不是他,她还想在村子里住下去。

    她离开后,钟越河带着扇子和两个小孩去厨房,趁着妻子外出,掀开锅盖看锅里的粥。

    是白粥,没放任何别的东西,放心了。

    在外面没吃过白粥,总是各种菜粥,不知道闺女一天三顿菜粥,吃十天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他惦记家里的白粥好久。

    钟越河问闺女一天三顿菜粥,还想不想吃菜粥?

    小叶子回答想。

    小孩子懂什么,小孩子什么都不懂。

    钟越河觉得自己傻了,问一个两岁不到的小孩问题,她能听懂他问什么吗?

    …

    “去外面怎么黑成这样了?”冯玉湘见到儿媳妇,惊讶于儿媳妇的肤色。

    王锦绣不否认黑了的事实:“妈,海边太阳晒,当地人都黑,不光我,越河和两个孩子也晒得很黑。”

    她给闺女洗澡的时候,发现闺女身上的色差越来越明显,原本的肤色都显白了。

    丈夫身上也有明显色差,两个孩子午睡的时候,他喜欢赤着上半身,上半身肤色差明显,没人可以在海边逃过晒黑的命运。

    冯玉湘没留儿媳妇多久,让她回去好好休息,出远门回来肯定累。

    王锦绣从婆家回来去了娘家,娘家都不用留下来说几句话,东西交到她妈手上就能走。

    “你妹妹的不去送了?”钟越河和两个孩子待在厨房里,见她从娘家回来后没往外跑,问她一句。

    她惦记妹妹多过惦记亲爸亲妈。

    王锦绣:“锦玲没两天会自己来,可能明天过来,我不亲自去送,她过来拿就行。”

    专门给妹妹送礼容易让人落下话柄,哥姐心里会留下疙瘩。

    妹妹自己来拿就显得很正常,妹妹的性格,做出什么事情都正常。

    钟越河脑筋跟着转过来,并不是很关心王锦玲家的事情,不再多问。

    刚煮好的粥先盛到碗里晾凉,王锦绣给汤圆和叶子的粥加了虾米,问丈夫要不要来点虾米。

    “别给我加,我只想喝白粥。”钟越河拒绝。

    王锦绣也不勉强他,把剩下的虾米封好藏起来。

    粥晾凉期间,她煮了小鱼干,小鱼干经过炖煮后不用挑刺,汤圆多嚼几口能轻松把刺嚼烂。

    吃晚饭的过程,钟越河没把筷子落在小鱼干上,全程吃腌藠头,就着酸甜脆爽的藠头喝了两大碗粥。

    “你也吃点鱼,放到明天早上会变酸。”王锦绣在钟越河喝完第二碗粥的时候催他吃鱼干。

    晚上小鱼干煮得不多,就是想一顿吃完,不过夜,丈夫不吃,小鱼干很难吃完了。

    放到明早变酸她会心疼。

    钟越河勉为其难吃了两条小鱼干,味道意外还行,闻起来略带鱼干咸腥味,吃起来比闻起来好很多:“你煮得比食堂里的好吃。”

    “食堂里是水煮,没加多少料,我葱姜大蒜都加了。”葱和大蒜是问婆婆讨的,姜是家里的老姜,放了十天没烂掉。

    钟越河:“你做再香我还是不喜欢吃水产品。”

    新鲜的都不喜欢,更不用说晒干腌制过的咸腥干货。

    “知道了,下次不逼你吃鱼……我觉得虾、蛏子、蛤蜊蘸醋汁很好吃,不腻。”她挺喜欢的,贝壳类的只要泥沙洗干净,没泥臭味,蘸醋吃很清爽,适合夏天。

    钟越河:“虾我也不喜欢,水产都一个样。”

    “这么不喜欢还做水产生意。”他这人太奇怪了。

    钟越河:“原本不讨厌,接触多就讨厌了,赚钱和喜好哪能兼得,我挺喜欢你做的家常饭菜。”

    “你吃得少才喜欢,要是天天吃也腻味。”两个孩子天天吃她做的饭菜吃腻味了,到海县别提吃得多满足。

    她的话让钟越河说起另外一件事:“锦绣,下个月我会回家,如果能确定下来,不出意外九月就要你们跟我到省城一起生活。”

    在海县待了十天,王锦绣不是非常抗拒出远门:“住在省城的意思是久住吗?”

    “定居,长时间住在省城,过年你想回老家的话我们一起回来。”两边跑的生活已经持续五六年,他计划接妻子孩子到省城住的事情已经很久。

    如今生意有起色,逐渐稳定下来,想接他们一起生活。

    王锦绣沉默吃鱼,吃了三条小鱼干才点头,点头算答应下来,她有个条件:“可以等秋收结束吗?我想帮爸妈忙完秋收。”

    秋收是一年里最忙的时候,她想等秋收结束再离开。

    钟越河答应下来,表示他不忙的话,会提前回来帮忙秋收。

    …

    妹妹锦玲来得挺快,第二天上午就带着丈夫女儿过来了。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