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皇宫深处的夜色总是浓墨重彩,能将辉煌与庄严发挥到极致,也能将静谧安逸落笔知。 小径两旁灯影幢幢,各宫门口都高高挂起了火红色的灯笼。 “陛下,您仔细脚下。”王吉提着灯笼,小心地在边上引路。 朱正换了身不起眼的私服,从西鸾殿出来便往自己的乾清宫去。 走到半道,朱正突然脚步顿了顿,状似无意问道:“月儿歇了么?” 王吉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这不是未来郕王妃的闺名么? 郕王已经登基为帝,虽说现在还没有举办册封大典,但赵筱月终归是潜龙时的正室,不出意外的话,那就是板上钉钉的皇后娘娘。 想到这里,王吉低头答道:“方过酉时,娘娘想必还未曾安歇,陛下今夜可是想让娘娘陪着?” 朱正迟疑一下,心中似有什么事情拿捏不定。 王吉也不多问,闭上嘴在一旁继续引路。 走到拐角处,才听到朱正有些疲惫的道:“宣她来乾清宫。” “是。” 王吉忙应道,朝着暗处一挥手,立马就有人去赵筱月的清风殿通报了。 七拐八拐地总算是回了乾清宫,朱正止不住心中的倦意,随意躺在软塌上,任由宫女们端水伺候。 不出片刻便有宫人过来,悄悄地在王吉耳边说了些什么。 王吉听完,面上有些冷色,转瞬又继续一副万事如常的样子,迈着小碎步走到了朱正身侧,躬身道:“陛下,娘娘派人来回话,说是偶感风寒,怕过病了您,今日怕是无法来伺候了。” “偶感风寒?”朱正缓缓睁开眼睛,蓦地想到昨日战场之上赵筱月一袭素装敲战鼓的样子。 莫不是那时候风太大,着凉了? 若是在现在,这风寒不过就是个感冒,多喝点热水都能好。 但在古代,这风寒却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一个不小心还是容易死人的,虽说赵筱月贵为未来皇后,有太医悉心照料,但仍然是不可大意。 朱正坐起身子,揉揉还在发胀的太阳穴,吩咐道:“那朕就去清风殿瞧瞧。” 王吉连忙叫人前去通报,让清风殿有个准备。 却被朱正制止了,“既是生病了,就别再让她操持什么,你陪我走过去便是。” 两人一前一后,沉默着出了乾清宫。 朝着清风殿走去。 赵筱月毕竟还未册封,按照规制不能住皇后的椒房殿,便选了处离乾清宫较近的清风殿先住着。 朱正行至殿门口,只见殿前的花园子里开满了海棠,在月色下安安静静绽放,清风徐来,若有似无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屋里的灯还没有熄灭,烛火映在窗上。 朱正轻手轻脚走进去,只见婢女舟儿正打算出门,手里还端着一个空碗。 整个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味,说不出的清冷。 舟儿刚走到前厅,便发现了朱正,心下一惊,连忙下拜,“皇上......” 朱正摆了摆手,示意她不要高声惊动别人,“她睡了?” 舟儿一怔,然后头摇得拨浪鼓似的:“主子刚喝了药说有些苦,现在还不曾睡下。” 朱正点了点头:“去备些蜜饯来,我进去看看。” “是!” 见朱正这么上心,舟儿脸上止不住有了笑意。 自家小姐嫁人这么久,夫妻二人总不能琴瑟和鸣,若放在以前倒也罢了,不过是个落魄王爷,前途黯淡。 可现在不一样,人家可是皇上! 九五至尊,整个天下最尊贵的人! 自家小姐虽是正妃,迟早要当皇后,可放眼里朝历代,哪个皇帝不是三宫六院,佳丽三千? 宫里的女人尊不尊贵看的不全是品阶,更多的是皇帝的一颗心。 可帝王的恩宠来得快,去得也快,将来指不定后宫里还会有什么人进来。 若是自家小姐能趁后宫空荡,早日在皇上心里有一席之位,再生个大皇子!将来,不管来了什么妖魅鬼怪,都无法撼动她的位置! 想到这,舟儿更加识趣的快步出了门,还将木头桩子似的王吉也拖了出去。 朱正拨开珠帘,迈步进了卧房。 卧房里素净整洁,没有一点华丽奢侈的东西,只在窗前放了只素色的青烟瓶,歪歪斜斜插着一支新鲜的海棠花。 屋子主人清冷的性格,便在这些陈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已经卸了珠钗的赵筱月侧身躺在床上,眼睛微微闭上,听到脚步声,眼都不睁道:“舟儿,今晚小心些照看外头的海棠花,这天闷得很,怕是要下大雨。” “是怕下雨,我待会让侍卫给你在外头架个棚子,不让海棠被雨打落。”朱正边走边答。 赵筱月一惊,睁开眼却见朱正不知何时出现在房内,忙下床行礼:“妾身......不知圣上来了,失了仪态......” “快起来,你染了风寒,身子弱。”朱正见她弱不禁风的样子,伸手就要扶她起来。 不料。 赵筱月不着痕迹的躲开了朱正,强撑着自己站了起来:“臣妾偶感风寒,怕过病给皇上,还是离您远些好。” 态度比之之前虽有好转,言语间却始终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疏离。 朱正伸出去的手还悬在半空,见她如此,只好无奈地收回。 看来,此事急不得。 “无妨,朕刚处理完政事,听说你不舒服,顺道过来看看。” “多谢皇上关心,惊扰了皇上,臣妾于心不安。”赵筱月走到桌前斟上一杯热茶,恭敬地递给朱正。 一双清冷的眸子不着痕迹在朱正身上扫过,随即又迅速隐藏起来。 这个男人,像是变了个人。 他周身仿佛蒙上了一曾迷雾,让人看不真切。 这一身龙袍穿在他身上,无比合身,不怒自威的气息隐隐释放,让赵筱月也止不住对他有了一丝敬畏。 她不明白,一个人前后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