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依依从人事科领了饭票,这是足足一个月的饭票。 起码这一个月吃饭不用发愁。 当然姚依依并没有发愁。 可是她总不能永远不去食堂打饭吃,时间久了总会露出马脚。 把饭票揣在兜里,她急忙来到车间报道。 她被分到了成衣车间。 找到了面前的车间主任。 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上下打量了一下姚依依。 态度晦暗不明。 姚依依敏感的感觉到眼前的这位刘主任似乎态度不善。 “你就是新来的姚依依啊?刚来什么手艺还没学会,一个新人分到我们成衣车间干什么? 小王来一下,给你安排个人,跟着你们去剪线头。” 小组长王玉梅听到这话急忙跑过来,看到这年轻的姑娘立刻点点头。 成衣车间里最没技术含量的就是剪线头包装。 王玉梅就是负责管理这个的。 每一次车间来新人都是往她这里分配,当然培养一段时间之后,也许新人有潜力就会分配到其他的工种上。 她这里就是一个新人培训的流水线。 “主任知道了,你叫什么?” “王组长,我叫姚依依,您叫我小姚好了。” 姚依依一点儿都不发怵。 完全就是个自来熟。 王玉梅倒是对跟在自己身旁这个笑眯眯的姑娘挺有好感。 谁不喜欢一个热情开朗的人啊? “小姚,你今天第一天新来先剪线头吧。” 这是最简单的工作,当然是最没技术含量的工作。 姚依依点点头。 上辈子她也是在服装厂工作,不过她在服装厂工作要三年以后。 这辈子一切都提前了,服装厂的所有工序她都做过。 甚至后来自己还在南方开了自己的服装厂。 从一个小的加工厂一直到后来变成一个赫赫有名的品牌企业。 这个过程经历的困难险阻,自然是其他人想象不到的。 现在重新回到熟悉的环境自然是很满意。 尤其是眼前的王玉梅,姚依依看到她有点眼眶发红。 这是自己的师傅,也是她的恩人。 当初她在服装厂工作的时候,也是王玉梅带着她。 那个时候的王玉梅早就已经从服装厂下岗,跑到了南方去工作。 也就是在打工中间才遇到了姚依依。 那个时候的姚依依已经孤身一人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来到了南方打工。 背井离乡,刚刚进入工厂的姚依依就是别人欺负的对象。 同乡的王玉梅站出来第一天就护着她。 也是王玉梅手把手教会了她很多东西。 姚依依知道王玉梅是在这一家服装厂,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会在这里见到师傅,但是万万没想到第一天他们就见面了。 速度还真是快的出奇。 所以她见到王玉梅的时候就犹如见到了亲人,一点儿都不陌生。 这种自来熟让王玉梅感到亲切又迷蒙。 姚依依答应的很干脆,拿着剪刀就直接来到了剪线头的案前。 有两个中年妇女正在埋头干活。 剪线头这个工作没啥技术含量,基本上是个人都会干,当然也就是工作量大而已。 基本上整个车间做好的成衣最后一步都会送到这里来。 剪完线头就会运送到熨烫车间。 而他们这里就是剪线头的这一步骤。 姚依依坐下来,抱起一摞衣服放在案上,拿着剪刀认真地剪。 旁边两个中年妇女看了一眼姚依依。 新来的都这么认真。 王玉梅抽空来到姚依依身边,准备指点她一下,虽然剪线头看起来简单,可是剪线头的人还要简单负责一些工序上的检验。 是既不重要又重要的工作。 结果没成想她来了就看到惊人的一幕。 姚依依动作熟练,而且行云流水,剪线头就像是她剪了千百回一样。 小小的剪刀在她手里运用自如。 几乎用不了两分钟,眼前的100件衣服就完成。 姚依依身旁的箱子里已经装满她剪完线头的衣服。 王玉梅还特意在筐里检查一遍,不光剪的非常干净,而且一丝纰漏都没有。 不由得满意的点点头,这小姑娘还是年轻,你看不用教人家就干的让人挑不出一丝错来。 光是看别人两眼就能学到这个程度,这可不是一般的聪明伶俐。 王玉梅不由的点点头,这么好的苗子在她这里剪线头也待不了两天。 再过两天她就跟主任说一下,让姚依依去车间里直接上机器吧。 这么年轻又手脚麻利,聪明伶俐,学习能力又强,留在她里这里那就是可惜人才。 王玉梅走了,姚依依认真的工作。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下班铃声响起,人们纷纷起身去食堂吃饭。 姚依依立刻拿着饭盒跑到了王玉梅身边。 “师傅,我跟你一块儿去打饭吧。” 一句师傅把王玉梅给叫乐了。 “我说小丫头,你可是真够不客气的,什么时候我变成你师傅?” 姚依依直接上去一把就挽住了王玉梅的胳膊。 “反正在我心里你就是我师傅。” 王玉梅背着厚脸皮的丫头给逗乐了,还真第一次见到自来熟成这样的人。 这脸皮的厚度一般人可比不上。 其他一些女工看到这一幕纷纷鄙夷的撇了撇嘴,新来的女工居然脸皮这么厚。 讨好组长到这个程度。 他们都不屑于跟这样的人为伍。 可惜不管他们看得惯还是看不惯,姚依依就是跟在王玉梅身旁。 一天的工作结束,姚依依下班先去职工澡堂洗了个澡,这个年代大家都是职工食澡堂洗澡。 是那种满澡堂几十个女人挤来挤去,大家都毫无羞涩感的洗澡。 当然,澡堂洗澡是不要钱的。 女工们一个月会领到15张澡票。 这也是工厂所有女工的福利。 洗完澡姚依依看了一下时间,她今天上的是白班,下午2点多就下班了。 洗完澡现在也不过是3点,她今天要去黑市看一看。 这可是她昨天就想好的。 今天一大早她进超市里转悠的时候,才发觉昨天超市架子上拿走的那些东西。 今天一早又全都补回来相同的数量。 这个认知让她兴奋不已。 到库房里翻了一下,毕竟这是超市里面吃喝日用品还真不少。 米面油盐,各种方便食品,咸菜,甚至冰柜里还有很多半成品和肉类。 这可是放在手边的财富,不把它换成钱,那就是脑子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