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当为王

东莞十五年,顾名思义,详细回忆男主人公在东莞十五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初入广东被卖猪仔开始,进治安队,关看守所,做夜场打仔,去过发廊也玩过酒店,血汗工厂困兽斗,传销窝里逃生天,拍拖无数,最爱一个。有欢乐,有悲伤,但更多的是面对挫折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

作家 南柯十年 分類 历史 | 570萬字 | 778章
第四十三章 大喜
    从汕头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买台电脑。因为我现在知道了伊美尔就是电子邮件,因此,我必须买电脑。
    阿妹很高兴我如此上进,她把书房重新整理了一番,拉了网线,留给我专门用来学习。
    我注册了雅虎邮箱,用伊美尔给张雅婷写信,向她道歉,又向她表明心迹,说因为她太漂亮了,所以没忍住。
    邮件发送以后,我每隔一小时都要看一眼电脑,没有回信,没有回信,还是没有回信。
    我想她可能在忙,然后等了一天,又等一天,还等一天。
    我想,可能没戏了,人家女孩是什么人?天之骄女,身家不必多说,人家日后可是哈佛毕业的硕士,你一个西北放牛的,有什么资格在人家脸上亲?
    转念一想也就这样吧,能亲一口都不错了,算起来我应该是第一个亲她的年轻人,这就够了。同时又在心里恶趣味的猜,她回家肯定洗了十几遍脸,说不定还用胰子擦,以便洗掉那印记。
    管她呢,亲都亲了。
    我用电脑的注意力开始不在邮箱,而是其他地方,并且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我点出了一些奇怪的链接,一种让我大开眼界的链接。
    我把阿妹叫来一起看,起先她还面红耳赤,后面就开始学习研究,但毕竟还是保守,比如冰火两重天,她是拒绝对我那样做的。
    春节后的第八天,我如愿地开上了广本雅阁,带上阿妹,驶向大西北的老家。
    车后面堆满了广东特产,以及阿妹给父母买的各种礼物,我们怀着激动忐忑,一路不停缴费,历经三天的漫长旅途,终于到达黄龙。
    阿妹被眼前的荒凉落后震惊了,同时她看到了另一番不同的景象,这里没有狭窄逼仄的弄堂小巷,放眼望去都是空旷,十里八乡一片树,那就是传说中的村庄。
    老家没有自来水,茅厕更是原始,也幸好是冬天,只是冻屁股,若在夏天,还得忍受蚊虫叮咬。
    来自南方的阿妹很不习惯,因为她要天天洗澡。
    我大就套着牛车,去山下拉水。
    在这里,广本没什么卵用,我回村里还是我大用牛把车从坑里拉出来的。
    早起六点,我妈就起来做饭,烧的玉米糊糊,在广东这叫粥,又放了红糖,早早给阿妹端到桌前。
    阿妹吃了连连点头。
    第二天早上五点,我在睡梦中,听见我妈大喊我名字,赶紧飞身下床,跑去外面看,我家里唯一的厨房正火光冲天,阿妹满脸乌黑地站在院里,手中拿着铁瓢,不知所措。
    我大狠狠地把我修理了一顿,骂我睡的像死猪,媳妇跑了都不知道。
    中午在邻居家里借锅灶,几乎全村的人都来围观,要看看广东媳妇啥模样,没牙的老太太豁着嘴笑,夸广东媳妇长的俊,就是不怎么说话。
    然后大家就知道了,我娶了个哑巴媳妇。
    回来第一天,阿妹广派利是,凡是来我家的几乎人手一个,不分男女老少,反正包的也不多,十块一个。
    十块对阿妹来说洒洒水,但在老家那是大面额。
    全村人都说我命好,找了个有钱婆娘。
    第二天阿妹烧了我家厨房,村里人就善意地笑,说到底是财东人家的女子,不知道烧锅做饭,情有可原。
    第三天阿妹不会讲话的消息传出,全村人看我的眼光就变了,他们在背后窃窃私语着,难怪小狗子能捡个这么美的媳妇,原来是有缺陷。
    任凭村里人怎么说,我父母对未来儿媳总是满意的,我大依然每天去山下拉水,家里的瓮迟早都是满的,晚上我妈就支起大锅,烧满满一锅洗澡水。
    并且为了满足阿妹要洗澡的条件,我大连夜晚赶制出一个一米高的大木桶,足以让阿妹泡在里面。
    每天伙食也是琳琅满目,反正是过年,宽厚的大肥肉片子总是不缺,但鸡鸭鱼鹅这些就不会有,青菜也都是萝卜白菜莲藕,大不了再加点红薯。
    我大见阿妹饭量小,还以为饭菜不对胃口,问我,我说广东人就那样,吃饭少,爱喝汤。下午我大就特意去买了一只羊,专门宰了喝汤。
    阿妹很感动,捧着热滚滚的羊肉汤眼红红的,喝一口唏嘘一下,喝一口唏嘘一下。
    晚上才用手机打字说:羊肉汤为什么那么辣?
    我这才想起是自己疏忽,阿妹吃不惯重口。
    第二天家里伙食就换成甜食,甜粥糖包子糖丸子凉拌糖藕,阿妹这才胃口大开,显然是饿了很久。
    直到第五天,我对我大说起德叔的条件,生第一个儿子必须随母姓,我大表情才有点不妥。
    他担忧地看了一眼阿妹的身材,摇着头对我道:“我看难,你看你找个媳妇,腰细的跟麻杆一样,身子单薄的一阵风都能吹倒,两条腿都没有我胳膊粗,那能生儿子?能不能生娃都是问题。”
    按我大的标准,那媳妇必须腰粗膀圆饭量大,挑起两桶粪水不停歇的那种。他说,那种身体的女人做媳妇才美,生个娃就像拉泡屎,噗嗤一下就完了。
    他对我道,阿妹将来生娃肯定困难,弄不好都要剖腹产。
    我说现在基本都是剖腹产。
    我大就教训我道:“那生出的孩子不健康,出生都不走正路,长大肯定学坏。”
    我一阵郁闷,“那你什么意思?”sriq
    我大就说,“生个儿子先跟咱们姓,等再生一个跟他们姓。”
    我妈还在后面补刀说:“我看你媳妇的胸也小,将来怕是没奶水。”
    我看了看妈胸前的两个大口袋,只能闭口不语。
    以他们的眼光,觉得我就应该娶韩红。
    阿妹虽然哑,但眼睛亮,她听不懂我大说什么,但能猜出来。
    晚上问我,我就如实说了。
    阿妹拍着自己肚子比划:放心啦,我能生,至少两个儿子,一家一个。
    我说不要管他们,你生什么就养什么,儿子女儿一样好。
    阿妹摇头,她说生女儿不好,生女儿将来老了总是被人欺负,还说如果她是个儿子,家里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样。
    我这才知道,重儿轻女的思想在中国人思想里是根深蒂固的,不分南北。
    第二天,饭桌上的菜明显变了,大肥肉块子不见,羊肉汤也不见,就连父母的脸色,也跟着难看。
    阿妹不知她做错了什么,眼泪汪汪地看我。
    我问大,大抽着旱烟锅子不回答,黑着一张脸出门去。
    晚上也没了洗澡水,我只好用电壶里的水兑了一点给阿妹擦。
    我对阿妹说:“不要在意他们的看法,这辈子我非你不娶。”
    阿妹问:他们要跟你断绝父子关系怎么办?
    我说:“那就更好,免得为了儿子将来姓什么烦恼。”
    阿妹听完,紧紧地抱着我,似乎在抽噎。
    第二天清早,我就离家要走,我大送我至大路,抽着旱烟锅子说:“娃呀,给人当倒插门不好当,我必须得摆出点脸色让她知道,咱们虽然穷,但也不求拜她,大这么做,也是给你增加一点砝码,给不了你更多,只能帮你到这了。”
    我闻言一阵感动,什么叫父爱如山?这就是啊。
    我说:“那不是倒插门,我不是嫁给他家的。”
    我大面上就浮起西北老农特有的狡黠,“你生的儿子跟他姓,跟倒插门有区别吗?”
    我闻言道:“我向毛主席保证,绝对给咱家留个后。”
    我大磕了磕烟袋锅,慢悠悠地答:“凡事不要强求,尽力而为吧。”
    临行前,我妈从家里急急地跑出来,塞给阿妹两样东西,一样是个款式老旧的银镯子,还有一样用红布包的严严实实,阿妹没顾得上看。
    车子上路以后,阿妹打开红布,赫然发现,那居然是一本颜色发黄的《生儿育女大全》。
    晚上我们歇在大西安一家宾馆,阿妹严格按照我妈留下的大全执行,办事前服用红糖水,办事中用枕头垫在屁股上,办事后双腿并拢,双腿垫高,静置半小时。
    我嗤之以鼻,“这些法子你也信?”
    阿妹不回答,只是报以肯定的眼神。
    第二日车子上高速,阿妹路上忽然狂吐不止,恶心发闷,我选了最近的高速出口,带她去看医生,生怕她是在老家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医生一把脉,很稀松平常地道:“怀孕了。”
    立时,阿妹抑制不住地狂喜,两行热泪从眼中渗出,发出咯咯地欢笑。
    这是生平我第一次看见阿妹哭,也同时看见她在笑。
    医生对比很诧异,“她这是……”
    我解释道:“高兴的。”
    医生再次把脉,面色凝重,对我道:“回头你还得带她去检查检查。”
    我大惊,问,“孩子有事?”
    医生摇头,“孩子正常,她自己有事,具体什么我也说不上来,你去找西医做个全身检查,或许能查出来。”
    从医院出来,阿妹瞬间傲娇,走路要用手扶腰。
    我对她说:“这才两个多月,孩子就跟没有差不多,哪里需要扶腰?”
    她就拿眼瞪我,我便不再多说。
    走到超市门口,下巴轻扬,我不懂她是何含义,她便唏嘘叹气,自顾自地进去挑选,买了一大堆酸口味的东西食物。
    我不禁想笑,“你是想吃酸还是为了迎合怀孕才吃酸?”
    阿妹就打开《生儿育女》大全给我看,上面白纸黑字写的明白,从怀孕之日起务必每日吃酸,因为……酸儿辣女。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