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八零养弟妹

九零后的张俞穿书到了八十年代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孤女身上,这个孤女,只有十六岁,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要养活,看在弟弟妹妹乖巧可爱的面上,张俞毅然决然担负起了对他们的养育责任,至于那个早就心有所属的娃娃亲,她本来打算利用完以后就两清了,没想到他却...

作家 晴月 分類 武侠仙侠 | 73萬字 | 246章
第8章:卖粮
    测试广告1    8.卖粮


    快到中午,张俞才端着装衣服的盆子回家。


    这时候,他们家卖房子卖稻谷的事情早已经传遍了整个东阳村,张俞在路上就碰到几位向她打听虚实的村民。


    东阳村有六百多户人家,就像张俞估计的那样,有些人家人口多,不缺乏劳动力,但是粮食不够吃,所以张大妞家传出去想要卖稻谷的事,下午,就有两家人先后找到了张大妞谈卖稻谷的事。


    不过,那些人都精着呢!以为像张大妞家这种情况,三个孩子,都不太懂事,好糊弄,说亩产根本就不可能到1500斤,顶多800斤。


    张俞也不跟他们争辩,笑了笑说:“你们不相信我们家的稻谷能够每亩打1500斤稻谷,那这件事情就不好谈了,你们请回吧!”


    “看在你们姐弟三人孤苦伶仃的份上,就算1000斤,不能再多了。”对方试图讲价。


    张俞不急不躁、不卑不亢的道:“这跟我们姐弟三人是不是孤苦伶仃没关系,咱们现在讲的是买卖,是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的买卖。”


    “亩产1500,这也太多了,再少点。”


    “我们家的田,是村里最好的良田,实际上每亩可以出1600斤稻谷,我只算1500斤,已经认步了,所以不再讲价,你们觉得行就行,不行就拉倒。”张俞语气温柔态度坚决。


    来人看张俞态度,跟自己来之前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他们原来以为,像张大妞这么大年纪的孩子,急着用钱,急着出卖,随便忽悠几句就可以打发了,没想到却是一个硬骨头。


    对方见占不到便宜,便悻悻的走了。


    晚上,又来了一户人家。


    张俞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按亩产1500斤稻谷来算,三亩,就是3150斤大米,我要500斤大米,2000斤大米换成钱,按市价两毛钱一斤大米,就是四百块钱,其他的650斤大米归你,不讲价。”


    “不是吧!大妞,你年纪小可能不明白,怎么可能打得到这么多大米?”


    “我们家自己的田,我知道可以打多少,叔、婶儿,我说了不讲价,你们觉得合适就买,不合适就不买。”


    对方试图说服张俞,都被她语气温和却态度坚决的回绝了。


    尽管目前,张俞提出来的条件,他们已经有了赚头,但是跟他们预期的差距太,所以他们还是没有接受,走了。


    后来又来了一位,是打听房子怎么卖的。


    张俞说五百块钱,不讲价。


    对方却依然语出惊人,说这样的老房子最多就值一百块钱,如果同意,他立刻买下来。


    张俞脸上笑眯眯,语气却很冷:“叔,你家的房子如果愿意一百块钱出卖,我也愿意买。”


    “大妞,你在跟我说笑的吧!你又用不到,买了干嘛?”


    “我买过来把房子拆了,那些木料和瓦怎么也可以卖个五百块钱吧!”


    “旧的木料谁家会买,你开玩笑呢!大妞。”


    “叔,是你在跟我开玩笑呢!这么大一个房子,你竟然只想出一百块钱就买走了,我年纪是小,但不是傻子!这些木料和瓦,虽然是旧的,但是盖猪圈马圈或者搭个牛棚够用,卖五百块钱,绰绰有余。”


    对方见张俞一个小丫头,心里有主意,有算计,精明着呢!一点便宜都占不到,还被抢白一顿,灰溜溜的走了。


    张俞算是看出来了,今天来的这些买主,是想着她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好糊弄,所以来捡便宜来了。


    无论是稻谷还是房子,张俞觉得自己给的价格已经是很合理的了,真正想买的,他们愿意买,所以张俞也不急,她就坐等真正想买的人上门。


    次日一早,张俞去水井边挑水,大家都询问张俞卖稻谷和房子的事。


    张俞再一次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定好的价,不讲价,觉得合适就买,觉得不合适就拉倒。


    有人打趣道:“大妞,昨天有人去你家里跟你商谈过了,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精明着呢!一步也不让。”


    张俞:“我出的价公道合理,那些欺负我们年幼无知或者孤儿无依想借机捡便宜的人,趁早死了这条心,就不要来白费口舌了,真正想买的,欢迎来家里洽谈。”


    张俞说出这样的话,也不怕得罪人,反正她也不在这里呆多久了。


    她知道,自己这句话说出来以后,肯定很快就会传遍村里,到时候,那些想占便宜的就会打消念头,望而却步,那些真心实意想买的人,才会上门,这样,也就不需要浪费彼此的时间。


    果然,下午的时候,村里一位姓张的本家大哥找上门来,想买张大妞家的稻谷。


    他四十多岁,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二十,最小的女儿也有十岁,孩子多,又都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惊人,粮食自然不够吃。


    他们家有的是劳动力,出一点劳动力,就可以得到六七百斤粮食,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所以听说了张大妞家卖稻谷的事情,他家两口子就一起找上门来了。


    张大哥已经算好了,张俞出的价,怎么都不亏,所以他来了就干脆利落的把事情定了下来。


    四百块钱,现在就付,五百斤大米,两个月后来取。


    张俞写了一个协议,还把村长和村里的会计叫了来作为一个见证,在协议上分别签名按了手印。


    房子也在晚上卖出去了。


    买房子的人姓杨,五十多岁,张俞叫她杨婶儿,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儿子结婚三年了,有一个小孙子。


    家里的房子小,根本就住不下这么多人,他们家早就想再盖一个房子让大儿子一家搬出去住,但是几年前,杨婶儿的丈夫生病,花了许多钱,还欠了饥荒,最后弄得人财两空,这些年来虽然饥荒还清了,但是手里没有余钱,他们家根本就盖不起新房子,现在听说张大妞家要卖房子,价格不高,凑一下还可以拿得出来,她就和大儿子一起来了。


    五百块钱,东拼西凑,怎么也凑得出来。


    。测试广告2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