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门童养媳

秦小宝一朝穿成童养媳,小丈夫还是个傻的,算了,关起门来过过农家日子吧。等等,傻丈夫最近有点不对劲,难道是开窍了吗?裴子安终于在十二岁那年甩掉了傻子的帽子,从此裴子安的体内住了个少年状元郎。看现代穿越而来秦小宝与重生到裴子安身上的少年状元郎,如何靠着知识改变命运,勤劳致富,安安稳稳过起小康日子。本书又名《童养媳也有春天》和《童养媳升级记》。橘子的小窝求收 橘子的围脖求粉公告:本文将于12月20日周二入V,届时三更,更新时间为上午10:18,请大家继续支持。、求收藏,橘子会勤奋码字,争取每日更新~每天早上8:18更新,其他时间捉虫。2、本文1C;、本文中的理论常识如有错误,请忽略(捂脸)。4、本文谢绝扒榜,谢绝转载。橘子存稿新文,请戳:↓↓↓当沈小茹醒过来的时候,发现公婆正打算偷偷地埋掉自己,好不容易拣回一条命,才知道自己穿到了村里有名的“忤逆子”郑五福的媳妇身上。可是沈小茹怎么看郑五福斗不像是“忤逆子”,倒像是跟自己一样被捡来的,不过这都不要紧,只要自家汉子疼自己就可以了。来到这个有了上顿没下顿的家,解决温饱才是正解,沈小茹凭着一腔热血,跟着自家汉子一起,白手起家,走上小□□活的幸福大道。  内容标签:穿越时空 布衣种田文基友的文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斗极品种田文:穿越女与忠犬男主一起逆袭致富路】《穿越之农门悍妻》【斗极品种田文:农门悍妻的幸福生活】《农媳当家》【甜宠种田文:恶汉一网情深》【甜宠网游文:命中注定我爱你】《他不是妖艳货》【甜宠现言娱乐文:国民男神的宠妻之路】《逆袭之农女致富路》【温馨种田文:农女与大力汉子致富之路】《重生之顾家小姐复仇记》【重生民国文:富家千金的复仇之路】

作家 雪橘 分類 穿越重生 | 74萬字 | 99章
第70章
    秦小宝心中惦记着兰秋,第二天一早就随着文氏来到了兰秋家里,大庆已经把早饭做好,正张罗着让大家先用早饭。
    文氏和秦小宝跟大庆打了个招呼,便进了兰秋的房间,见兰秋正在尝试着给孩子喂奶,秦小宝好奇地上前,看见孩子涨红的小脸,拼命地吸着奶水,心中暗笑原来用了吃奶的力气这句俗语还是挺有道理的。
    兰秋体质好,刚生完孩子便有了奶水,在孩子的吮吸下,已经可以吸出奶水了,兰秋温柔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吃奶,不时地哄两声。
    “李嫂子,孩子的名字取好了吗?”文氏看见兰秋已经恢复过来了,放下心来,问起了孩子的名字。
    “还没有呢,等会问问大庆和亲家公,让他们取吧。”李氏答道。
    大庆正好进来看兰秋和孩子,听了这话,便转头出去找贵叔商量孩子的名字去了。
    为了这个名字,大庆和他爹想了好几天,秦小宝后来知道兰秋的孩子取名裴乐祥,小名祥子。
    小孩子真的是见风就长,明明生出来的时候就那么一点点,等到办百日酒的时候,就已经感觉长大了好多。
    祥子的百日酒是等大家忙完了秋种的时候办的,这个时候秦小宝的织布坊也已经差不多快要造好了。
    木鸿宇家铺子供的材料都是很好的,工匠做起来也顺手,按照秦小宝的图纸,做工也不复杂。
    裴荣泽负责做的轧棉机和纺纱车在秦小宝的几次修改下,也已经顺利完工,就等着织布坊造好后搬过来启用了。
    对于要新买的织布机,秦小宝已经交给赵大婶子和邱大嫂子去买了,她俩是织布的好手,这种采购对她俩来说没有问题。
    随着棉花采摘的一天天临近,裴家村织布坊也慢慢地打造完毕,秦小宝看着每天都有新变化的织布坊,心中充满了期待。
    在棉花采摘前几天,裴子安和秦小宝找到了裴成徳,织布坊现在只是个架子,得有了工人才能算是真正的织布坊。
    裴成徳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召集了各家代表到了祠堂,宣布了织布坊要招工的事情。
    “各位乡亲,为了能让大家的旱田提高收益,我们今年都种上了棉花,经过大家的精心栽种,棉花长得很好,过几天就要采摘了,我们裴家村织布坊已经做好了准备,到时候大家将采摘完的棉花交给我们,我们会支付银子给大家的。”裴子安等裴成徳宣布完后,大声地对大家说道。
    “子安,你们多少钱收我们的棉花呀?”底下有人问道。
    “放心,我们不会让大家吃亏的,经过核算,除去成本,每亩棉田以二两银子的价格收购大家的棉花。”裴子安回答道。
    裴子安和秦小宝在家仔细算过账,拿第一次种棉花的成本来算,每亩田可以织成两匹棉布,可以卖出六两银子,除掉成本纯利润不到四两银子,现在的棉花产量要比以前高,所以预计每亩的纯利润可以有四两银子,但因为前期造了织布坊,买了织布机,做了织布的工具,所以这些成本等收入进来后,还需再除去。
    所以,给到大家二两银子一亩的棉花收购价格,也算是合理的,而且二两银子一亩的旱田收益,不知道比以前翻了几倍,就算是除去棉种的成本,这个价格也让村民们很是兴奋,毕竟以后的棉种就不用再买了。
    裴子安问大家:“大家对这个收购价格没有意见的话,那我们回头就按这个价格来算。”
    底下的人纷纷摇头说没意见。
    “那好,现在我想宣布一下裴家村织布坊招工的数量和工钱,等会大家觉得合适的就请到小宝那里去报个名,等织布坊开工了以后,就通知大家来上工。我们开这个织布坊,也是为了免除大家种了棉花的后顾之忧,所以还请大家多多支持。”裴子安怕没人想报名做工,便做了些宣传。
    第一次没什么人愿意来做,是因为大家还不了解情况,而且也跟自己家没多大关系,但是这次就不同了,在裴子安一句为了大家的口号下,顿时涌上来很多报名的人。
    不一会,秦小宝的报名处便招满了工人,这次招了十二个弹棉工,十二个轧棉纺纱工,四个织布工,还有两个是赵大婶子和邱大嫂子。秦小宝跟他们一一交待了需要干的活,以及工钱和上工日期。
    秦小宝知道,等到大家都采摘好了棉花,那个时候才是最忙的时候,她和兰秋已经把钱准备好了,等着收购棉花的时候用。
    作为织布坊的合伙人,大庆和兰秋在第一天收购棉花的时候也早早来到了织布坊帮忙。
    第一天开张,裴子安和大庆在门口放了好几挂鞭炮,预示着生意红红火火。
    等到下午,一些人多的人家已经陆陆续续地来交棉花了,由于棉花不是一次能采摘完成的,秦小宝已经跟村民说好,由于自己没有那么多现银,先交先收,等全部收完以后织成棉布卖出去后再给银子,这样的话等卖了布,按照每家几亩地来计算就行。
    有人来交棉花了,轧棉工就可以上工了,轧出棉花后,棉籽留着,回头再按每家几亩地所需要的量,再还给他们第二年继续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家来交籽棉,弹棉工和纺纱工、织布工也都陆续上工了。
    兰秋把孩子托给文氏帮忙照看,每天都跟着秦小宝一起看着织布坊,只是到了喂奶的时候才回去奶孩子。
    秦小宝本来让兰秋专心在家带孩子,织布坊有自己、裴子安和大庆就可以了,但是兰秋不肯,她说好容易做起来的织布坊,现在正是刚刚开始的阶段,多一个人照应就会好一分,等过了这两个月再回家好好带孩子,否则就算在家里带孩子心也不安的。
    秦小宝想想也有道理,便不再勉强她了。
    裴子安和大庆主要在弹棉花的那一个房间,轧棉、纺纱和织布就由秦小宝和兰秋盯着。
    兰秋看着轧棉机很轻松地将皮棉和棉籽分开来,心中惊奇不已,想当初她可是一个个地用手指剥出来,现在比那时候快了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等到籽棉全部交完,轧棉的工序也就完成了,弹棉比较费时,好在弹棉的汉子比较多,倒也能供应的上纺纱。
    纺纱车比起当初的纺锤捻出来的线快了许多,本来三四个人捻的线才能供一台织布机,如今两个人纺的纱就能供一台织布机。
    如今有六台织布机,赵大婶子和邱大嫂子是熟手,自然速度快很多,另外四个织布工倒也是针线活方面的好手,被教过织布以后,上手比较快,只是比不得赵大婶子和邱大嫂子的速度,还是慢了不少。
    秦小宝和兰秋在算账,总共收了两百二十亩的棉田,如果按照每亩棉田的棉花可以织两匹棉布,那就是可以织出四百四十匹棉布,除去所有成本,按每匹布一两半银子的纯利润算,那就也有六百多两的纯收入了,而且这还只是按最低利润来算的,如果加上棉花的增产,估计还能挣到更多一点,两家平分的话,一家也有三百多两呢。
    兰秋咧着嘴对秦小宝笑,秦小宝推了推兰秋,忍不住笑道:“兰秋姐,这就乐傻啦?这只是第一步,咱们挣钱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兰秋依旧乐呵呵地说道:“是啊,没想到能挣这么多,跟着小宝有肉吃啊。”
    “如果咱们自己能开个布庄的话,这个利润可以翻个倍,只不过可能前期投入要花点本。”秦小宝说道。
    “你是说在青州城买个铺子吗?”兰秋问道。
    “是的,买铺子是需要很大一笔钱的,另外再要雇两个伙计。”秦小宝算道,雇伙计没有几个钱,关键就是买铺子的钱还有进货的钱了。
    “我没问题的,投钱也是为了挣更多的钱。”兰秋回答道。
    难得兰秋跟自己想法是一样的,这就好办了,等做完这批棉布卖掉,过完年后是该去青州城跑一跑了,不过也不是那么着急,真要开铺子,估计要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了,到时候裴家村织布坊的棉布正好可以供上,再去进一些其他布料,铺子就可以开张了。
    “那好,兰秋姐,等过完年我们就去青州城多跑跑,收集一下布庄和成衣铺的信息,如果要开的话,我想布庄和成衣铺一起开,前期可以我来设计样式,你来制作,等到生意好了,我们再请人一起来制作。”秦小宝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兰秋。
    “这个主意好啊,反正也是要买铺子的,做衣服不用太大的地方,铺子里辟出一块展示成衣的地方,我们做几套漂亮的衣服挂在那里,可以吸引买布的人,说不定人家买完布直接就在我们这里做衣服了。”兰秋分析道。
    “兰秋,你果真是个有想法的人,太好了,那我们就一起,按照这个思路去准备。”秦小宝双手扶住兰秋的肩膀,高兴地说。
    “好,走,我们再去看看布织得怎么样。”兰秋笑着点头说道。
    秦小宝看了看织布的进度,毕竟量太大了,估计要过完年才能完工了,心中暗想,得去跟族长说一声,跟乡亲们打个招呼,年后才能结算,还好往年旱田的收益少,大家也不会等着棉田的收益过年。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