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安和伙伴们走到张暴老汉家门口,看见他拿着几张年画,正要张贴。 湧安走上前去说道:“暴二掌柜的,让我看看你的年画。” 暴老汉见是湧安要看画,赶紧说道:“六爷,你的眼界高,给选几张合适的。” 湧安翻了几张说道:“这几张画都不太好,人物造型有毛病。” 湧安说道:“特别在眼睛上,青年人的眼要似‘蚂蚱眼’。儿童的眼要‘杏核眼’。老人的眼要‘凤眼’。男人形象要英俊,女人的形象要秀丽。” 湧安又说道:“什么年画最好呢?” 年画得要好,头大身子小。 门神画,人头大,骑小马,人分仨。 狮子鼻,四方口,手拿兵器把门守。 杏仁眼,柳叶眉,樱桃小嘴鼓堆堆。 先有故事,后有门画。 画里有戏,百看不腻。 门神看门,眼大有神。 一脸神气两眼灵。 神在二目,情在面容。 门神要得好,眼睛大一轮。 门神要得好,头大身子小。 马嘴升子形,牛嘴地包天。 不要一个眼,十分八分才凑巧。 湧安说了一通,看暴老汉呆懵懵地样子,知道他也听不懂。于是说道:“暴二掌柜的,这些画扔掉吧,你到我家随便拿几幅年画,贴到墙上很招人喜欢。” 暴老汉听了高兴地说道:“还是六爷能摸透人心,那就不客气了。”说声去,暴老汉罗锅着腰,踮踮地向湧安家跑去。 湧安等几个伙伴看家家都在贴春联,喜庆的气象陡然升起。湧安按捺不住心中喜悦,突然说道:“你们知道‘春联’这个名称是谁创造的?” 小伙伴们都推说不知道。 湧安就说起来:明朝,皇帝朱元璋在除夕下旨,命城中各家均挂春联。他微服出访,见一家屠户门前未挂春联,询问原因,屠户说没人题写。他就提笔写了一副: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从此贴对子就叫贴春联。 湧安几个小伙伴们看见街坊赵老头把福字倒贴,湧安就问:“为什么福字要倒贴?它的来历是什么?” 赵老头说道:“倒贴福字,就是福到了,具体什么来历不清楚。” 湧安就给他们讲福字倒贴的来由。 朱元璋想杀人,就用“福”字做记号。马皇后为了解救这些人,就下令全城人家天亮前在门上贴上福字。有一户人家,不小心竟然把“福”字贴倒了。 朱元璋知道后龙颜大怒:“下令把那家满门抄斩。” 马皇后解围说:“那家人知道您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就是福到了的意思。” 朱元璋听了有理,便罢休。从此福字倒贴就成了吉利的象征。 大年三十,大人忙碌,孩子们更是热闹,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在大街上转悠。有的孩子嘴里还念叨着: 过大年发大财,元宝滚进来。 大元宝,满库房。 小元宝,买田庄。 零碎银子起新房。 今年造起正三屋。 明年造起西三间。 东侧再造三大堂。 门楼盖得似宫殿。 门前大树贴楹联:出门见喜,栽倒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