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娇女师爷:皇上,床前请自重

“民女秦绾卿……”话音刚落,诺大的金鸾宝殿之上,骤然暗了下来。仿佛所有的光华都被剥夺,慢慢的,殿上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留在敖祯脑海中的最后一个印象,是一张婉若谪仙一般绝色非凡的面孔。

第9章 顺水推舟
    几乎是转瞬之间,就见那木棍被一个透明的东西紧紧缠住,秦绾卿动作极快,转身便将那缠着透明状物体的棍子插到泥土里。

    那透明的东西接触到阳光,很快呈现出形体,慢慢的,透明变成了乳白,一个类似蟑鱼一样的东西紧紧攀住木棍,很快,便因为脱了水,而死在众人眼前。

    敖祯等人皆面露惊惧之色,殷太极也张着嘴巴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秦绾卿拍了拍手,冲着众人微微一笑,“还以为是什么妖魔鬼怪,原来捣乱的竟是这么个家伙。”

    “秦……秦姑娘……这是什么东西呀?”

    好容易收回神的小牛子问出众人心底的疑问。

    “这东西的名字有很多,不过民间一般都叫它水螯,常年生活在水里,身体呈透明状,忌土忌木,一旦离开水见到阳光,很快便会丧命。”

    说着,她看了敖祯一眼,“水螯本身会向外释放一种毒素,一旦有人接近,它便会释放毒气,使人暂时陷入眩晕状态,落入水中之后,便会成为它的食物。”

    想必那日她无意中看到的黑衣人,就是偷偷摸摸将这个东西放进了湖里。

    “听起来好可怕……”小牛子直起鸡皮疙瘩。

    “这么说来,朕那时之所以会失路落水,都是这东西搞的怪?”

    想到自己险些成为这恶心东西的食物,敖祯就不由得一阵恶心。

    “皇上,您切莫听这个妖女胡言乱语,什么水螯,根本就是这个妖女弄出来的怪物……”

    此时的殷太极,表情有些狂乱。

    “国师,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何一次又一次用尽心机针对于我,但关于水螯的传闻,史书上的确是有记载的,若你不信,可以抽时间回去仔细查查。”

    “另外……刚刚我已经向国师证明了这世上并没有鬼怪一说,这是否意味着,国师在这次打赌中,已经彻底的输掉了?”

    “妳……”

    “如今皇上可在这里给我们作证,莫非你害怕想

    反悔?”

    殷太极一时语塞,求救的看向敖祯。

    “既然赌了,就该承受输的后果。”敖祯似乎没有帮忙的意思,不过眼底,却将那个聪慧可人的秦绾卿,装得满满的。

    见皇帝不肯帮忙,殷太极一时气极败坏,恨恨的瞪着秦绾卿,“妳想让本国师做什么?”

    对方微微一笑,“我的要求很简单。”

    她一字一句道:“希望国师,从此退出朝政,告老还乡!”

    当日,秦绾卿那句退出朝政,告老还乡,就像一根索命草,将风光一时的殷太极,彻底从大晟王朝的历史上给硬生生的抹去了。

    这件事就像一道雨后天雷,轰动了整个大晟朝野。

    谁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秦绾卿,真的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将满朝文武谈之变色且手握重权的殷太极给送出了皇城。

    当然,表面上看来,的确是因为殷太极和秦绾卿之间的一个赌约而遭此下场。

    但仔细一想,若当今天子不肯点头答应,谁又有实力动得了殷太极的地位?

    说来说去,敖祯,他不过是借着秦绾卿的这个赌,顺水推舟般,将他早就想除掉的这股势力从朝中摘除。

    经由此次事件,众人也看出了一个事实,皇帝永远都是皇帝。

    他站在世人的顶端,表面上不动声色的任由一些不安定分子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做些小动作,实际上早将每个人的底摸得一清二楚。

    殷太极就是仗着自己是三朝元老,一次又一次在天子面前作威作福。

    不是敖祯不想管,他只是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去管。

    如今机会有了,理由有了。

    面对殷太极卑微的请求时,他只是冷冷一笑,“国师,你是我大晟的臣子,若在这个时候反悔,岂不是丢了我大晟的面子。况且……你年纪也大了,也该趁着这次告老还乡之际,多享几日清福了。”

    这番话,直接将殷太极所有的后路统统堵死。

    殷太极万万没想到,他权倾朝野多时,最后竟将自己

    的仕途葬送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丫头手里。

    而事后,敖祯也从探子的口中得知,那个水螯的确是殷太极为了陷害秦绾卿,故意派人送进月央湖里的。

    毕竟身为当朝第一国师的殷太极,对于胆敢在大殿之上与他对抗的秦绾卿,已经心升忌惮。

    所以才想出这种栽脏的方法以除后患。

    没想到秦绾卿聪明绝顶,一眼看出其中阴谋,不但十分巧妙的化解了自己的危机,反而还将殷太极逼上绝路。

    在震惊的同时,敖祯不由得对这个突然出现在自己世界中的女子开始另眼相看。

    早就被封为第一女谋士的秦绾卿,从殷太极离开京城之后,也正式走上了属于自己的仕途之路。

    那些原本就对她有些忌惮的文武大臣,虽然很不习惯一个女子入官为官。

    但圣命难违,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介女流,堂而皇之的,以大晟第一女谋士的身份,出现在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

    上朝第一天,秦绾卿就因在大殿之上向皇帝提议举办科举、向民间招贤纳士而惨遭众臣反对。

    比起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唐宋两朝,大晟是一个在各方面都极具缺陷的朝代。

    朝中的官员就像皇族一样,以世袭制为主,而贫民出身的黎民百姓,即便身怀绝技满腹经纶,也没有机会入朝为官。

    秦绾卿的一袭话,就像一枚重磅炸弹,将原本平静的朝堂,炸成了一锅乱粥。

    眼看着那些生下来便享受荣华富贵的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前途在大堂之上你争我吵。

    身为皇帝的敖祯为了避免事态越来越严重,当即宣布退朝,并决定此提议稍后再议。

    唯独在朝堂上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的当朝宰相陈有道,觉得这个所谓科举,的确有些与众不同。

    “秦姑娘,妳能否将这科举制度,说得更详细一些?老臣有很多地方都很不解,比如妳说的什么状元,探花……”

    下朝之后,敖祯便命丞相和秦绾卿随他入御书房。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
无广告、全部免费!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