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忠的话音一落,立刻就有位御史出列: “皇上,臣有本奏!” “噢!”赵峥淡淡道:“所奏何事?” “启奏皇上,臣听闻昨夜杨老大人,冻死在宫门外?” 赵峥很是惊讶道:“有这种事?” 作为皇帝,皇宫里死了个大臣,赵峥不可能不知道。 很显然,赵峥装着才知道。 那御史先是一愣,估计是没想到,赵峥脸皮会这么厚,明明知道的事,还装着不知道。 不过,能当御史的人,嘴皮子肯定厉害。 “皇上啊!”这位御史直接开始哭殿:“杨老大人兢兢业业,为国效力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皇上怎能因言治罪,致杨老大人冻死在宫门外,杨老大人何其无辜啊!” 赵峥的脸色沉了下来。 不等赵峥开口,又是一位御史出列: “启奏皇上,臣以为,皇上若是无心之失,理应立刻释放宫门外诸位大臣,同时下罪己诏,昭告天下,引以为戒,皇上莫忘了前朝僖宗之祸……” 前朝是指大夏朝之前的一个朝代,僖宗则是前朝的一位暴君,喜欢滥杀官员,最后导致官员集体罢工,整个王朝都差点土崩瓦解。 这个御史把赵峥比着僖宗,还要赵峥下罪己诏,内心简直歹毒。 下罪己诏,就是说明皇帝承认自己有错误。 赵峥一旦因为这件事下罪己诏,以后别想再掌控皇权了,甚至在臣子面前,都不能大声说话。 “你要朕下罪己诏?”赵峥目光盯着那位御史,阴测测的问。 那位御史被赵峥盯着,有些发慌。 不过,没等他开口,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 “皇上不听臣等劝谏,反以言语威胁,此明君之所为乎?” “正是!”又是一位臣子出列:“皇上,前朝殷鉴不远,臣请皇上反思己身,莫要让诸位大臣们心寒!” 这话就是妥妥的威胁了! 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官员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要为昨晚冻死的杨老大人讨公道,纷纷指责赵峥。 还有个脾气暴躁的家伙,直接怒道:“君视臣为草芥,则臣视君如仇寇!皇上乃昏君也!不可奉宗庙!” 居然直接说赵峥是昏君,不配当皇帝! 看着二十多个义正言辞的臣子们,赵峥忽然笑了起来,开口问: “还有人觉得杨普(那位冻死大臣)是冤枉的吗?还有人要指责朕的吗?干脆都站出来吧!” 无人回答。 聪明点的大臣,已经意识到有点不对劲了。 赵峥等了半天,见没人站出来,便冷笑道:“好,既然没人说话,那朕来说!” “大伴!” 冯忠闻言,立刻拿出一个折子,恭敬的递给赵峥。 在返回的时候,冯忠扫了一眼下方跪着的臣子们,眼神充满杀机。 这些狗东西,居然敢骂皇爷是昏君,简直该死!! 等着吧,皇爷不会放过你们! ———————————————————————————— 第二更。 第69章 朕就是昏君! 冯忠给赵峥手里的东西,是谷大佑最近一段时间,查到的百官罪证。 “钱御史,你入朝为官,也有几年了吧?” 赵峥开口,没喊爱卿。 喊这些人爱卿,他觉得恶心。 钱御史,就是刚刚要赵峥下罪己诏的那个御史。 虽然不知道皇上此话用意,钱御史还是第一时间回答: “微臣是启德六年进士,为国朝效力,已有年。” “年!” 赵峥点点头:“那么钱御史,一定通晓国朝律政,朕问你,从二品官员,每年俸禄几何?” 这么简单的问题,只要是在朝为官的,几乎都知道。 钱御史想也不想就回答道:“按国朝律,从二品官员,每年禄米石,俸银4两!” 大夏朝一石大概斤。 而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约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块钱。 也就是说,一个从二品的官员,每年可以领到近五万斤的大米,再加上现金万。 这样的待遇,绝对不低了。 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年薪万,完全能够过上富家翁的生活,更别说还有几万斤的粮食。 “回答的很对!” 赵峥点点头,忽然语气变得严厉起来:“那么钱御史,朕问你,杨普身为从二品官员,在朝为官不过十三年,却在德胜钱庄里,有存银三百万两,家中还有现银二十万两,不知这些银钱,从何而来?” “这……” 钱御史顿时瞠目结舌,想了半天才道:“皇上何出此言?杨老大人为官清廉,有目共睹,怎会有如此多的银钱?定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 赵峥冷冷的问:“钱御史,你是要为杨普作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