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抗战

该书重点记述了从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这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等广阔的敌后战场,所进行的英勇顽强、机智灵活的游击战争,给侵华日军以重大打击,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记述了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所进行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为激烈的淞沪、徐州、武汉、长沙、太原、滇缅等会战的主要战斗情景;正面战场中国军队付出了重大牺牲,涌现出众多奋勇杀敌、为国捐躯、忠魂撼天地,光辉照千秋的民族英雄!   国共两党两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御侮、共赴国难,在盟国支援下,经过八年浴血苦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第092章 南京外围战斗
    12月6日,日军进抵栖霞山、汤山、淳化镇等地,从三面对南京形成包围。第二天,松井石根下令:“今日开始向南京外围阵地进攻;突破该阵地后,继续向南京复廓阵地攻击;集中全部炮火摧毁并夺取城垣。”
    具体部署为:上海派遣军负责攻击东北面的中山门、太平门、和平门(今中央门);第10军负责攻击西南面的共和门(今通济门)、中华门、水西门。两军作战地境分界线为共和门—公园路—中正街—汉中路。
    当天,日军在飞机大炮强大火力支援下,向南京外围阵地发起全面猛攻。炮弹炸弹暴风雨般袭来,弹片纷飞,硝烟弥漫,南京外围阵地受到极大破坏,守军遭到重大伤亡。
    南京卫戍司令部,即令第66军以一部兵力从汤山镇由南向北,第41师以一部兵力从乌龙山由北向南,第36师预备2团配属战车连,从麒麟门由西向东,对突入胡塘、大胡山附近之敌实施合击。但日军后续部队已从突破口投入战斗,第66军汤山阵地和第41师栖霞山阵地均遭日军猛烈攻击,而三面合击计划已无法实现。第66军和第41师即退守原阵地,第36师预备2团转至东流以西、以南一带,抗击已攻占复兴桥的日军。
    日军连夜继续向守军阵地猛烈攻击。第6师团原在湖州地区之一部,以强行军赶至秣陵镇以西地区,在第114师团左翼展开,参加进攻南京外围阵地作战。
    激战两日一夜,南京外围主要地段防御工事多被摧毁,守军伤亡惨重。第51师防守淳化镇的第301团代团长纪鸿儒负重伤,连长伤亡九人,排长以下伤亡1,400人。
    当日下午,日军在坦克引导下先后攻占汤山镇、淳化镇等重要据点。右翼第13师团第26旅团击退第57军第111师,占领靖江,天谷支队攻入镇江;左翼国崎支队进至当滁附近,第18师团攻占宣城后,正向芜湖前进。
    鉴于以上局势,为集中兵力固守南京,卫戍司令部即令外围阵地守军,退守复廓阵地。
    12月8日16时,下达“防守南京复廓阵地”命令。
    具体部署为:右侧支队固守板桥镇、大戴山之线;第74军固守牛首山一带据点至河定桥之线;第88师固守雨花台;第87师固守河定桥至孩子里之线,右与88师及51师、左与教导总队联系;教导总队固守紫金山;第2军团固守杨坊山、乌龙山之线及乌龙山要塞;第36师固守洪山、幕府山一带;第66军至大水关附近集结待命;第83军第156师及第36师预备2团,在青龙山、龙王山之线掩护撤退。
    并令宪兵教导2团防守水西门至汉中门城垣阵地及城外上新河河堤阵地;宪兵2团防守城内清凉山,宪兵10团防守城内明故宫飞机场。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