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丁

我的名字叶小唐,代号望月1号。   我的理想,是成为京师第一管家,每天可以遛遛狗,逗逗鸟,看看小人书,有人吹箫,有人嬉笑。   没想到一群人哭着喊着请我去当将军,封王候,最后,竟然连仙帝也看中了我,嘎嘎,我是谁?   我是天地间最最牛逼的,仙品家丁!

作家 白发燃魔 分類 玄幻 | 59萬字 | 98章
第十四章:浓墨春秋添一笔
    送走了东方旭和刘嵩,唐叶渐渐从狂喜中冷静下来。
    只用两杯清茶,就换来一千两拍卖闲阁雅趣的启动资金,再加上平白捞了一个小义公的名义,这是何等爽快?
    唐叶心中最担心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身份。
    现在唐叶还是一个通缉犯,也不知道阳关城里为何没有针对自己的海捕文书,他只能希望这是因为唐门案已经渐渐被人遗忘了!
    事实也确是这么回事!
    大燕国朝廷上下,党派流派,仍然把目光放在对立阵营那边。
    而寒门武侯唐天当初,并非卷进党朋之争,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能人太多,在地球上汉高祖刘邦时代的淮阴侯韩信,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唐天与韩信有着近似经历,被皇帝赐死,便是由贵族侯李仲城找了个由头,在极短时间内被扳倒。
    至于党朋之争,都是唐天被羁押后,才愈演愈烈。
    “小义公这个头衔,并不显眼,只是民间对于有名望的人一种封赏。我不拿下,就失去一次建立自己势力的机会啊!”
    唐叶左思右想,回味起刘嵩临走时的眼神。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他必须选择,到底是建功立业,还是继续忍辱偷生。
    唐叶选择了前者。
    “我与刘守备之间,说不清道不明,有一种超乎寻常的默契。反倒是主簿东方旭,并不像是个善茬,我得找机会提醒刘守备,让他多留一个心眼才好。”
    柳青青难测唐叶心思。在她心中,唐叶显然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
    为了庆贺唐叶被保举成为小义公,柳青青慈悲大发,命刘大壮晚上多加两个荤菜,分别是一道溜肥肠,一道卤水樟茶鸭。
    有人欢喜,有人烦愁。
    刘大壮见柳青青与自己越走也远,拧起一壶小酒爬到厨房顶上,望月而自怜,结果一不小心睡着后,从房顶上摔倒院子里,竟然骨折,唐叶冒着扑面而来的寒霜,去几里之外请来接骨大夫,为刘大壮诊治。
    两人四目相对,都各有一些感触。
    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刘守备又来找唐叶。
    随行之人,并没有军中主簿,只有一群甲士。
    唐叶松口气,调侃道,“刘总远道而来,不会今天就来给我封小义公的吧。”
    “封小义公是件大事,可得举行一次圣典,让全城老少都得知道,现在还只是在筹划阶段;其他三位小义公的人选,也还要由各个保长、村乡报上,逐步复核,不过现在杨县令都在办理了。今天找你是为了建设城墙之事。”
    “喔?”
    “我已经募集百余名壮汉,今天正式动工,走吧,我们去城外看看!”
    唐叶一听来了精神。于是和伙计们打了个招呼,骑上骡马,与刘守备一同前往阳关城外!
    隆冬来临,城外起伏的小山坡上,几头老牛啃着黄草,牧童们在半结冰的池塘边钓鱼。
    而那粗犷裸露岩体的阳关城城墙,今日正式修缮。
    已有近百精壮劳力,正在堆砌砖块,去补缺城墙上的一些豁口。
    一些前来助工的妇孺们,则用镰刀把草梗隔断,与黄泥和在一起。
    唐叶走进人群,与这些修建城墙的人攀谈起来。
    过了一会儿,去而复返。
    唐叶道,“守备大人,我们修补城墙缺口,就是用这种黄泥草梗吗?这修建出来的城池,能够抵挡得了重型工程车的进攻?”
    说实在的,唐叶对这个时代的建筑质量,颇为担忧。
    但这里没有钢筋混凝土,没有水泥,更没有其他现代建筑材料。
    刘嵩只知唐叶是唐侯的儿子,对军中之事也很了解。
    却不知他为何这么问起。
    因为不但阳关城,近说长天城,远说帝都,其城墙都是由砖石垒砌,用黄泥配合草梗作为黏体,城墙防御力的强与弱,取决于用料多少、城墙的厚度与高度。
    此外,任何一个城市的城防等级,还取决与土木工程设计师的建城模型。
    像阳关城这种大小的城市,城墙防御力属于丙等。但因为阳关城是塞外第一城,所以防御等级和两百里外的长天城有一拼。
    城市防御力,提升到乙等。
    以此类推,城市的重要性,决定了防御等级。
    “小唐,听你的语气,修缮城墙,应该怎么搞法?”
    唐叶想起在自己那个时代,有许多疯狂盗墓贼,发现古代墓葬夯土筑基。这种夯土不但有黄泥,草梗,更缺少不了一种说特殊其实也很平常的原料:糯米汁!
    增加适当的糯米汁形成的夯土,其实比混凝土更结实。
    “刘守备,城中糯米价格,并不贵。而陈年糯米,价格也只有新米的一半,如果我们用大锅熬制陈糯米,浸出汁液,和这些黄泥配在一起,防御效果一定会提升一倍不止。”
    “果真如此?”
    “我们试一试就知道了嘛!”
    唐叶现学现卖。
    于是,刘嵩便安排人,依照唐叶的办法,熬制大锅糯米,又有专门的泥瓦匠调制,几番试验后,果然达到预想的程度。到傍晚时,混了糯米的黄泥结块后,用弓箭射击,也不能进入半寸。
    如果黄泥完全干燥结实后,只怕刀剑难伤!
    刘守备大喜之余,连忙修书一封,就黄泥、草梗配合糯米汁的使用方式,专门汇报了上面中郎将。
    中郎将半信半疑,试验后确认与书信上所言的效果一致,再次书信,上报朝廷。
    这种书信来往时间动辄数月,不过,唐叶却因为这件事情,又让刘嵩刮目相看了。
    几日之后,城墙豁口处皆以砖石修补,余下银钱尚余三百陆十两!
    在唐叶的建议下,以这三百两纹银募集劳力,在城墙外围挖下十余道长深沟壑,下面填装木桩倒刺。
    最后,再于沟壑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木板,到战时抽走木板,这就成为一道道有效的防护沟。
    城墙修缮,挖掘沟渠,前后用工十日。
    第十一日晌午。
    大事件发生了。
    刘嵩、杨枫溪,东方旭,以及城中数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数十富户商贾,还有许多功名凡及秀才者,足足百余人,一路锣鼓喧天,锦旗飘舞,来望月楼迎接唐叶,去城外为阳关城题字。
    如此浩大场景,在阳关城可谓十年不遇,惊动了全城老百姓!
    一时间通途拥挤,街道寸步难行。
    而在阳关城外,早就搭建了一副松木高塔。
    等到所有人都来到城外,刘嵩和杨枫溪登高而立,冬风徐徐,只听刘嵩照本宣科的念道。
    “今有叶小唐,年方十九,屠马匪,救回良民七人。又捐银千余,于开元四年冬,大修城卫。公大义,造福一方,功在万代,故立此碑文,刻于城牌。”
    塔下,近万老百姓见状,一个个拍掌叫好。
    柳青青早就准备了两挂万响鞭炮,在松木塔左右燃放起来。
    唐叶哪里见过这样的场景?
    在众人仰望崇拜的目光下,唐叶颤颤巍巍的来到塔顶,挥起大毛笔,在阳关城牌的位置上,写下三个锐气洒脱的大字。
    阳——关——城!
    ;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