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反派不容易

当你写不出一个高智商的主角时要怎么办? ——很好办,降低所有配角和反派的智商就好了。资深读者姜云磬,多年来游走各大写文网站,所到之处往往留下一地毒蛇的评论。仙侠修真文:“主角一夜之间从废柴变成了心性沉稳,出手狠辣的人,所有配角都像眼瞎了一样凑过去挨揍,偷偷告诉长辈此子行为古怪,可能是被人夺舍真的很难吗?”都市神医文:“主角随便走走就能遇到一个患了重病还背景很大的人,配角的智商真的没问题吗?我知道你真的很想当主角的靠山,但是既然生了重病就不要随便乱跑了好吗。”(以下省略弃坑的作者:“读者和作者之间还能不能有点基本的信任了?”**************在成功地令又一名作者心碎一地,弃坑远走之后,姜云磬就莫名地穿了。还被绑定了一个叫做“你行你上啊”的系统。从此姜云磬背负着提高全文反派智商的艰巨任务,过着和黑化主角斗智斗勇的日子。姜云磬:曾经有一个智商45的种马文主角摆在我的面前,可惜我没有珍惜他,后来他黑化成了心狠手辣杀妹证道的大魔头。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希望对那个弃坑的作者说“傻白甜拯救世界,作者再爱我一次”。入文将在4月3日,也就是本周五入V,入望大家多多支持哦~专注甜文三十年,欢迎点击下方图片收藏作者专栏~

作家 楚清漪 分類 历史 | 44萬字 | 49章
34|4.15|
    云镜宗内门的一处大殿内。
    文光远负手踱步,他步入修途已久,面貌仍是中年,然而眉目之间依稀露出的苍老之色,却令他整个人有种暮年的萧索之感。
    魔道势力渐起,云镜宗的实力却大不如前,再也无法接过统领正道宗门的担子。
    文光远站定,目光越过山间层云,望着耸立山巅的圆石。
    “难道我云镜宗代代传承的天机,真的要交给一个外人么……”文光远在心中暗暗想着,当念道“外人”二字时,他忽然转过身去,目光炯炯地望向殿门。
    三道人影,缓缓步入殿中。
    “拜见掌门。”三道声音一齐响起,正是罗元靖他们三人。
    文光远微一颔首,问道:“你们三人此时前来,可是试探魔人之事出了差错。”
    罗元靖拱手施礼,取出那盏六角铜灯,皱眉说道:“先前我的师父也曾以此火种试探魔人,并未出现差错。可今日一测,却发现杂役院中许多人都曾修习魔功。”
    “哦?”文光远迈出一步,低头望着那六角铜灯,回头见苏鸿风面容凝重,便开口唤道:“鸿风。”
    苏鸿风身子一震,连忙应道:“不止如此。方才我们离开杂役院,又去外门挑选了五十多名弟子,不曾想到,这些弟子中竟有十多人,都能与这‘玄阴火种’产生共鸣。”
    萧肃何性子沉稳,此刻见罗元靖和苏鸿风都已开口,这才上前一步,将自己的想法缓缓道出:“掌门,那些能与玄阴火种产生共鸣的弟子,大多出生贫寒。而那些杂役,也大多生于凡尘市井之间。我从几个弟子口中得知,他们幼年曾修习过某位散修道人留下的功法……”
    文光远沉默不言,面色却越发凝重。他转身看向苏鸿风,沉声说道:“鸿风,这几日你便下山去,查一查这散修道人的功法是从何处传来的,再将功法口诀也誊抄一份带回宗门。”
    苏鸿风淡淡应下,罗元靖翻手收回六角铜灯,忽然抬起头,朗声道:“魔功流入世间,玄阴火种也再次现世。我出发之时,掌门曾让我给文真人带一句话:‘魔道渐兴,唯有摒弃宗门之见,才能令我正道一心对敌。’”
    苏鸿风剑眉一扬,沉声道:“摒弃宗门之见?说得好听,你们步云阁不就是想要我云镜宗的圆石机缘么?”
    文光远重重咳了一声,拦住了苏鸿风。他面容如古井无波,仿佛未曾听见罗元靖话语中的挑衅之意。半晌,方才淡淡说道:“这机缘,非我云镜宗所有,天下正道有能之辈,皆有参悟的机会。”
    见罗元靖面露喜色,文光远雄阔的声音再次响起:“想必步云阁已有参悟云文的法子,若是要让正道一心对敌,那么你步云阁必须将这法子公之于众,让所有正道宗门都能习得此法。两年后,内门开启,我会让所有正道宗门派出得意弟子前往云镜宗参悟云文。”
    罗元靖神情一滞,语调艰涩地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我需现将此事回禀掌门……”
    苏鸿风冷笑道:“好一个摒弃宗门之见,原来贵宗门只打算让我云镜宗献出圆石,却不欲将自己宗门的参悟之法也一并献出么?”
    罗元靖冷汗岑岑,他毕竟年纪轻,此刻对上云镜宗的前辈高人,一时竟讷讷无言。
    他当真没有料到,云镜宗竟有这样的气魄,能让所有正道宗门共参圆石。
    微微叹了口气,罗元靖恢复了镇定之色,他对着文光远恭敬一拜,便先行退下了。
    直到罗元靖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大殿之中,萧肃何这才神情凝重的开口道:“掌门,你方才说要让所有正道宗门派出弟子,来云镜宗参悟圆石,这……”
    文光远微一抬手,止住了萧肃何的话,沉声说道:“肃何,云文书和蜃楼珠为正魔二道的至宝,如今蜃楼珠去向不明,所以魔道势微。然而云文书虽藏在圆石中,这么多年来无人能参悟,我正道亦是岌岌可危啊!”
    苏鸿风点点头,道:“掌门真人所言不差。步云阁的参悟之法显然更为玄妙,若是他们愿意献出,说不定我云镜宗的弟子也能参悟出圆石中的云文。”
    见萧肃何张口欲言,文光远闭上双目,叹道:“蜃楼珠每五百年复现光华,下一次现世应在不久之后。无论如何,我正道必须有人参悟出云文书!”
    ***********
    冷风忽起,朔雪凛冽。屋内一灯如豆,烛火被那风吹得摇曳不息。忽然一阵大风刮过,木格轩窗被骤然一推,发出了“砰——”地一声。
    沈钧元被这声音所惊,双目微睁,过了片刻,才恢复了清明。
    屋子极黑,什么都瞧不清。沈钧元微微侧头,对面的床榻上,不时传出粗沉的呼气声。
    沈钧元眼底闪过一丝惊疑之色,方才他竟然睡着了……在身侧还有旁人的情况下。
    他披衣步出屋子,心中睡意全无。
    屋外星子低垂,沈钧元曲起食指,指尖骤然弹出一点火焰。
    他微微敛眸,好像在倾听着什么,下一刻,沈钧元抬起指头,朝空中某处随意一指。
    火焰窜出,灵气弥散。
    沈钧元举起手,朝空中一抓,便抓住了散在空中的火星。
    他摊开手,掌心之上,火星已灭,唯有一只被灼成炭色的虫尸。
    冷风吹来,吹开沈钧元贴在颊上发丝,只见目深如海,内中藏着许多思绪。
    沈钧元闭口不言,看向掌中虫尸。他的反应力一如从前,再小的动静也逃不脱他的耳目。
    可姜云磬的呼吸声近在耳侧,他却仍能入眠。
    沈钧元微微蹙眉,一手按在丹窍之上。和鸣阵,果然不愧为上古四大奇阵。随着修行日久,他发现自己和姜云磬竟隐隐有了心意相通之感。
    这心意相通,不单单是感知对方的战斗意念。
    对方的喜怒哀乐,想要什么,厌恶什么,亦能时时感知。
    沈钧元抬起手,按在自己的喉咙上。
    前世他曾一个人在深山中呆了七年之久,终日无言,步出深山时竟忘了要如何说话。
    后来他干脆装成哑巴,正好遮掩行踪。即使偶有开口,也只是吐出一两个字来。
    这一世变成了另一个人,沈钧元仍不喜说话。可即便他不开口,姜云磬也总能猜出他心中所想。
    有时沈钧元望向一个人,心中若有所思,觉得此人有些古怪。下一刻,便听姜云磬低声说道:“我也觉得这人有些古怪。”
    听了姜云磬莫名的应答之语,沈钧元几乎以为,自己将心中所想都说了出来。
    可接着,便见姜云磬微微皱眉,疑惑地念道:“我为何要说‘我也’?”
    这种心意相通,并非时时都有。但每次出现的刹那,总令沈钧元心绪微微一动。
    这世上,竟有人,能知晓他心中所想。知晓他的喜、怒、哀、乐。
    因为和鸣阵,生平第一次,沈钧元能感知一个人对他究竟是善还是恶,而不必小心提防。
    这世上,没有一个人天生是魔,但若是你成了魔,便只能是一个人。
    沈钧元微微恍然,这句话,他时刻铭记在心。修魔如同一脚踏在悬崖,身侧若是有人,他既可能在你坠落时拉你一把,也可能趁你不备将你推入万丈深渊。
    正因如此,他能信谁,他又敢信谁?
    沈钧元微微垂眼,望着自己的手。
    姜云磬,是杀是留?
    沈钧元直起身子,凝视四周。
    夜色已沉,高耸的山松孤零零地杵在山间,投下一道道孤寂的剪影。万古松风不变,沈钧元一时恍然,几乎以为自己回到了五百年前的那片密林深山。
    在念到“杀”字的那一刻,沈钧元忽然觉得心口一空。
    他,并不想杀姜云磬。
    沈钧元合眼,又开眼。
    当日他所得的化血诀中,曾记录了一种道侣结契之法。此法若是修成,那么道侣丹窍内的宝鼎,就具有了挪移之效。彼此的火种、法器,都可以霎时互换。
    而更为玄妙的是,道侣可以双修火种,令体内的火绵延不绝。
    绵延不绝!
    沈钧元眸色渐深,众人皆知天火是世间第一等的资质,可天火仍不能绵延不绝。
    这世上,还有比天火更好的火!
    沈钧元稍稍平息思绪,又细细回忆了一番那化血诀中所记的道侣结契之法。其中曾提到,道侣结契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为心有灵犀。
    第二重为心灵相通。
    第三重则为同心同德。
    大部分的道侣终其一生只能达到第一重的“心有灵犀”境界。“心灵相通”需要经年累月的相处,还需要一点机缘,才有可能达到。但他和姜云磬有和鸣阵,又阴差阳错将沧海桑田鼎当成了各自的本命鼎,所以只要结下道侣契约就能直接达到第二重“心灵相通”。
    至于第三重的“同心同德”,据说修成此境界的道侣,同生同死,一人受伤,另一人就会替他分担伤害。
    那化血诀写到此处,曾以小字写道:“若想成仙,必得承受天劫。成仙所获的机缘越大,这天劫也越重。许多人往往便是死在了成仙的天劫之下。若是世上真能有道侣修成此‘同心同德’境界,则渡劫时,二人分开召劫,彼此互担伤害,当可不惧天劫!”
    但话虽如此,古往今来却几乎没人能修成此境界。世上薄情人多,同生同死,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将这第三重境界抛到脑后,沈钧元开始细细回忆起这第二重境界的好处来。
    日后他进入玄阴宫传承,也许会有阵法限制体内火种和灵气的运转。一旦误入这种阵法,几乎是必死之局。但若是姜云磬在他身侧,他们只需双修一番,真气就会在他们体内强行流转,自然也就不惧那阵法了。
    沈钧元在心底将种种好处一一列出,仿佛是为了给自己不杀姜云磬找个恰当的理由。
    想到最后,沈钧元已恢复了往日的沉静。
    此事,还需谋划一番。
    那化血诀中曾说,欲结道侣之契,必须先行双修之事。唯有二人血气相融时,方能……
    沈钧元微微蹙眉,既是一同修炼,只要各自盘膝坐下便好,何来血气相融?
    回想起那《化血诀》中曾提到的三种境界,沈钧元眼底闪过明悟之色。
    想必书中所指的双修,是指两人于危难之际双修。危难之际,二人才会同心对敌,心意相通。如此结为道侣,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既处险境,身上自然带伤。
    这般想来,血就有了。至于气么,只要掌心相抵便好。
    沈钧元深深吸了一口气,眼底射出夺目之光。如今最好的结契时机便是外门试炼,到时只要寻个机会,将两人引入险境中,便能血气相融,结为道侣了。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