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豪商,掌家娘

关于大豪商,掌家娘:   成亲三年,吴苏都没见过相公长得什么样。只听说,他是个败家子,好好的文房四宝生意,他接手一年就垮了。又听说,他是个浪荡子,将西子娇娘的画舫当家,一住就是三年。还听说,他是个不孝子,霸占家产别籍异财,一次就弄走了府里一万两银子。虽然如此,吴苏依然盼望着相公回来,只因为,她最大的爱好就是教育别人!终于,吴苏的相公回来了。可是———哪里不对?说好的败家子呢?为什么回来的是个家财万贯得意洋洋的大皇商?说好的浪荡子呢?为什么这家伙总跟在吴苏后面垂涎三尺,还信誓旦旦自称是原封的?说好的不孝子呢?为什么族长都找来哭着嚎着求他接手族长之职?吴苏很生气,自己是教育别人的,不是被人教育的!!本文更新时间,每天19时,新书期间,求收藏~~通知,本文会在这周三,就是30号入V,入V 当天会三更,入亲们继续支持呦~么么哒!我的专栏求收:正在存稿的新文求收:齐冬蕊年方二八,貌美如花。千挑万选,择良而嫁。这个不错哦,封疆大吏的儿子耶旁边一个冷冷的声音:这丫身体有病,不然为啥这么老了还没成亲?齐冬蕊瞄一眼年纪,二十三,貌似真的有点老哦再看那个也行呀,应天首富的儿子呢!旁边冷冷的声音继续:这丫妾室成群,你不想一进门就跟一帮娘儿们斗吧?齐冬蕊琢磨,我不也是娘儿们?不过进门就斗,好像有点累噢接着往下看,眼睛一亮,这个深得我心!表哥哎!隽秀挺拔,对我还温柔呵护……旁边冷冷的声音拔高:这丫更不行!五服之内不能成亲,小心生出来的是傻子!齐冬蕊火了,转头骂:你丫就是一伙计,敢对本小姐的婚事指手画脚说三到四?!伙计周天揉揉鼻子:我拿的是伙计的薪俸,操的却是你爹娘的心,我容易嘛我?!齐冬蕊:你丫给我滚……已经完结的文文:初来便是三堂会审接着就被逼嫁蓬门捕快相公不冷峻,反而嬉皮笑脸游手好闲千金娘子好软糯,每天拨拨算盘飞飞媚眼夫君,来看账本,欠我这么多钱!柳絮儿曾经希望,她要是再投一回胎,怎么也得是个富三代,老公高富帅,过上混吃等死的高端幸福生活。有一天,她真的投胎了……成了穷三代,没了高富帅。等等,为啥这小相公说话语气如此的熟悉,不会是……柳絮儿欲哭无泪,老天爷,都把人家发配到这里来了,换个老公能咋滴赵雩有桩得意的事儿,就是十四岁的时候,‘欺负’了个暗恋的男人,如今她开了三间布料铺子,混的是风生水起。秦獠有桩难以启齿的事儿,就是十七岁的时候被一个女人给‘欺负’了,如今虽然他已经是大将军了,但是一想到那个女人依然气的抓心挠肝。得胜还朝的秦獠亲自来找那女人算账,可是……“什么?嫁人了?!”秦獠气的发疯,女人你怎么敢!

作家 绣寒书 分類 历史 | 183萬字 | 257章
第25章 文房四宝
    吴家这边。
    整件事叫吴二老爷这样的一处置,吴二太太闹了个没脸,失去了左膀右臂,吴三太太也扯进来说不清楚。
    吴梁瑜不好去直接说弟妹吴三太太,便将自己的弟弟,三老爷叫到了跟前好一顿臭骂!
    “你三房院的事自己处理去!小孩子打架都处理不好,却想拿我二房院的人当礼物送?那是我姑娘,我亲生的姑娘!你太太那么大的脸,为什么不把你姑娘送去赔罪?!老三你也两个女儿,不要脸了就直接把女儿送到布政使司府里头去!多大的事情还能摆不平?!是觉着我二房院好欺负,还是觉着我这个二哥窝囊?!算计到我头上来了?!”
    三老爷被哥哥骂的抬不起头来,跪下连连的赔罪:“二哥息怒,息怒,那……都是那婆娘擅作主张,那婆娘就是个头发长见识短的东西,您别和她一般见识……”嘴里一个劲的赔礼,心里头却嘀咕,之前不就是出了事把女儿送给了东宁伯府和齐家……出了事还不都是这样办?
    当然这话不敢说出来。
    “我不会和她一般见识,我只找你!”吴二老爷怒道:“我告诉你,回去好好的教训教训你太太,再敢动我房院人的脑筋,我禀明了母亲和大哥,叫你休了那个恶妇!”
    三老爷连连的点头:“是是是,我回去了一定教训她,好好教训她!”心里又在说,你怎么不休了你那个恶妇?主意还不是她出的?三太太就是跟着跑腿儿张罗而已……
    当然这话还是不敢说出来。
    说休了三太太,吴二老爷也就是个气话,威吓一下而已,主要是这口气咽不下。一想到三房的儿子打了人,却算计自己的女儿去给人家做小、说情。吴二老爷就觉着自己太窝囊了,三弟三弟妹都敢骑到自己头上拉|屎!想想,最后还是二太太那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要不是她算计,人家又怎么能顺水推舟?!
    想到了这里,吴二老爷更加的气闷。大女儿是二太太亲生的,却惯得骄纵任性,全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雍容稳重,嫁去了伯府,非但一点不收敛性子,不知道孝敬公婆,顺从丈夫,反而三天两头的和世子闹别扭。时不时的传出来妒忌、暴躁的名声,二太太不知道找大女儿好好的教训劝导,却横生了歪门邪道的心!
    两个女儿全都嫁给一个人,一个为妻,一个为妾,真真的亏她怎么想得出来!吴家的脸面都被她丢尽了!
    吴梁瑜现在想想,都觉着大女儿吴钗三年没生,跟吴二太太有很大的关系!这个狠毒的女人在自己的后宅动手脚,不知道害了自己多少未出生的子嗣。现在,报应到了亲生女儿身上,女儿就是不生!
    这样一想,不但气怒,更加的心凉。
    齐府。
    吴苏带着丫鬟们回到了齐府,先来跟齐老太太禀报自己回来了,老太太都微微吃惊,没想到她能这么早回来。
    吴苏当然没将府里的那些事情说出来,只是说父亲回来了,命她早点回府。
    齐老太太听了点头,亲家老爷到底还是有数,要说亲家那边老太太对谁印象最好?反而是那个很少见的亲家二老爷。
    “回来就好,你公公婆婆眼看要到家了,锦之院那边赶紧的收拾好,”说到这里老太太声音一顿,又道:“奕哥的书房什么的,你可勤打扫着?”
    猛地话题一拐,说到了齐奕,吴苏有些吃惊,不敢怠慢的忙道:“相公的书房一直打扫收拾着。”
    齐老太太半天才点点头,道:“一会儿你去找卫妈妈,奕哥走的时候,书房有些东西我叫收起来了,你让卫妈妈领着你去拿出来,清理干净放回原位。”
    吴苏忙答应着:“是。”心里却越来越吃惊,难道说,老太太知道了什么消息?相公也许要回来了?
    在京城的公婆要回来了,相公也要回来了……
    有那么一瞬间,吴苏还以为相公其实是去京城找父母亲去了?就是这么一个念头,接着又想起来齐奕这几年在宣城这边闹腾的事,又觉着不像。
    起身从老太太屋里出来,吴苏跟着卫妈妈去了库房,几个婆子已经在这边候着了,卫妈妈打开了其中一个不大的库。
    吴苏进去一看,倒有些意外,这个库房和一般的库房不一样,一般的库房什么东西乱糟糟的堆着,齐家这样的豪商人家,好东西多得是,便是那汉唐的古物,特别值钱的字画,也全都是堆着。
    而这个库房,却布置的和一个小书房一样。桌子是张黄花梨夹头榉翅头案两张,案几后面是一对黄花梨方杆四出头椅,案几上面摆着青汉玉笔筒、青玉浮雕松石笔筒、汉玉笔架、汉玉水盛、白玉浮雕荷叶洗、青玉几式墨床等等。
    当然因为到底是库房,不可能真的和书房一样的摆设,像是桌椅的,全都是一对,一副放在屋子中间,一副就靠墙放了。而桌上的摆设,比寻常的自然多了很多,吴苏看了看,光是笔筒便有四五种之多,全都在桌上摆着。
    笔筒前是墨锭,李廷圭墨两锭,休宁集锦墨三、四套。墨块前摆着几方砚台,边刻山水平板端砚、双龙抱珠澄泥砚,还有四方龙尾歙砚。
    靠另外一面墙放的是个红木雕花靠椅紫檀书格,上面满满当当的全都是书。挨着摆的是个黄花梨的多宝格,里面摆的有带着紫檀座的剑,有羊脂玉如意,有汝窑天青釉面的花觚,还有些乱七八糟的用于摆设的东西。
    全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吴苏虽然有些意外,不过也不算吃惊,在齐府三年,她是真真见识到了什么叫豪商,什么是富贵。
    卫妈妈笑着道:“这库房中的东西全都是大爷的,老太太知道大爷喜欢这些东西,怕大爷不在家的时候,丫鬟婆子粗手粗脚的打扫,再给摔了碰了,这才叫收起来的。如今……既然大奶奶在,平常收拾打扫的,有您看着,老太太也放心。”
    一丝风儿都不透露。
    也不知道是不是相公要回来了,看这样子,大约的像是,可为什么老太太至于这样隐瞒着?
    吴苏心里胡思乱想着,已经点头道:“好,那就搬过去吧,我亲自收拾。”
    卫妈妈听了忙点头,示意几个婆子进来搬,并马上提声道:“可得小心着点!这些东西少一个角儿,也够你们这条命填!”
    几个婆子唯唯诺诺的答应着,用四方的箱子来抬,箱子里还铺着软绒缎子,每放一样就用同样的绒布盖了。这样小心的好似搬瓷器一样,将整屋的东西就几个箱子装了,只余下了大件的桌椅等物,搬到了锦之院,吴苏住的东跨院。
    东跨院是个五进的院子,齐奕的书房在前院,正中一间最大的屋子,原本应该是隔成三间的,大约是齐奕自己的意思,也没有隔,屋子显得格外的阔朗。吴苏来这个书房也很多次了,也亲手收拾了几回,只为了熟悉一下自己相公的一些事情。就发觉这个书房摆设不多,甚至可以说很简单。
    现在终于知道了,原来很多东西老太太都收起来了。
    婆子将东西小心的拿出来,放在了大案上,吴苏这才带着几个丫鬟一一的擦着,小心的摆上。
    红罗在旁边小心的将几块墨放进了紫檀木的双层笔盒中,这才道:“大爷肯定是特别喜欢看书写字的,不然怎么会收着这么多的笔墨纸砚?”
    紫妮点头:“就是啊,那库里的那些宣纸,婆子教我怎么看出来好,对着光都透亮呢!”
    几个丫鬟等是就研究起来文房四宝起来,吴苏没说话,只将青玉杠头筒中插得字画拿出来一一的打开看。齐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好墨好砚,怕是和他喜欢不喜欢看书写字没关系,齐奕之前就是做文房四宝生意的。
    齐家在宣城是商贾大户,生意的涉猎是各行各业都有,而宣城本地的文房四宝就是全天下有名的,在这里做文房四宝生意的人,当然是多得很。齐家这样的商贾世家,自然少不了涉猎这一行。
    齐家子弟,从五六岁开始就学着计数、打算盘,不会写字的时候就已经会算加减了,七八岁,晚点就是十岁上下,全都要去各家里的铺子去历练,不管你是少爷公子,还是仆人家丁。这种规矩旁支的有些已经散漫了,但是齐奕这一支是齐家最正统的一支,因此这些生意人家的规矩,严格的遵守。
    齐奕也是十岁上下就去铺子里历练,十三岁就自己掌管了一个铺子,十五岁的时候……赔了第一笔大生意。
    赔的是一笔歙砚的生意,他经手卖出去的,却被人查出来是假的,据说还打了官司,后来长房这边的文房四宝生意就一直没起来,半死不活的。
    吴苏估计书房的这些东西,就是齐奕将那铺子里喜欢的好东西拿回来了。不然家里应该不会这么多。
    齐家的生意,当然不仅仅单纯的是开铺子,还有很多吴苏都闹不明白的,反正知道齐奕十五岁的时候赔了砚台生意,十六岁就离家出走,十七岁回来,又骗了长房一笔一万两银子的生意……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