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虎贲

共和国A级特种兵张兴汉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意外身亡,灵魂携带一款可以无限生产子弹,炮弹,且功能还有待开发的多功能手表,穿越到了1931年的东北,附身在了一名驻守沈阳北大营独立第七旅的营长身上。   时值九月,被无数国人称之为国耻日的九一八事变即将爆发,为了军人的荣誉,为了东三省三千万父老,张兴汉决心率麾下将士奋起抵抗。   可是,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日军,他能够守住北大营?守住沈阳?力挽狂澜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   蛰伏近年后,秋风重回军文,续写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热血抗战小说,希望新老读者能够再给秋风一次机会,让我为大家继续讲故事……   此书为抗日虎贲兄弟篇,兼顾超级中华帝国的金手指与虎贲的热血,敬请期待!!!   本书VIP群:227983962,需截图起点账户或粉丝值认证,普通群:206470687,欢迎大家的加入。谢谢。

第六十五章:空中决战前夕
    张兴汉话音方落,众飞行员们便兴奋不已,一哄而上朝那些崭新的战机涌去。
    高志航和刘粹刚二人啪地挺身郑重的向张兴汉保证道:“请旅座放心,卑职等但有一息尚存,东北上空绝无日机踪影!”
    张兴汉高兴的点了点头,转身示意高志航登机。
    这些BF109战机在1931年毫不夸张的可以说是此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战斗机,斯图卡轰炸机与HE11轰炸机也绝对属于顶尖轰炸机,没有之一。
    但万物不离其宗,飞机也不例外,飞机的改进,在于它的性能,实际操纵基本什么多大差别。
    所以,高志航与航空队的众飞行员们,很快便对驾驶这款新式战机充满了自信。
    当然,新式飞机的一些功能实际操纵,这得等升空之后才能得到验证和实践。
    “怎么样,子恒兄,这飞机明天能飞上天不?”张兴汉仰头望着座舱内已经新式飞机爱不释手的高志航问道。
    “问题不大,今晚我和兄弟们再好好研究研究,明天应该能够升空作战!”高志航兴奋不已道。
    “那好,你和刘队长带着大家在这里抓紧研究熟悉新式飞机,我先回旅部。”张兴汉道。
    “嗯,好的。”高志航点头应道,继续摆弄飞机座舱操纵台去了。
    刘粹刚则啪地朝张兴汉敬了记军礼,张兴汉微笑回礼,转身带着沈星夜离去。
    ……………………
    旅顺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
    虽已深夜,但关东军司令部依旧灯火通明。
    位于司令部东边的一间办公室里,板垣征四郎与石原莞尔脸色凝重的并肩站在一起。
    在他们面前,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沉着脸坐在办公桌后面,急躁不安的抽着烟。
    “司令官阁下,航空兵的损失统计出来了,下午的空战,皇军共损失了八九式战斗机二十一架,九三式轻型轰炸机四架,另有多架轰炸机不同程度受损。”石原莞尔低着头将战损如数汇报了出来。
    饶是早有心理准备,本庄繁还是不禁瞪大了眼,不敢置信的道:“纳尼?一战损失近三十架战机?”
    “是的,将军阁下。”石原莞尔一脸悲恸的点头。
    本庄繁倒吸了一口冷气,道:”耻辱,此战实在是皇军的耻辱,大本营派给我们的援助战机也才不足一百五架,竟一战损失四分之一还多,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将军阁下,支那人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失败不算什么,卑职认为,皇军应该集中全部空中力量,明日与沈阳的支那空军决一死战,毕其功于一役,一战夺取制空权!”板垣征四郎语气凛然的道。
    “集中所有战机决战?”本庄繁有些摇摆不定。
    “将军阁下,请不要再犹豫,据卑职事前掌握的情报显示,支那东北军在沈阳的作战飞机数量最多也就是一百多架,我们不能再进行愚蠢的添油式进攻,而是应该集中所有航空战机,不惜一切代价,以数量的优势赢得东北的制空权!”板垣征四郎劝道。
    本庄繁将目光转向石原莞尔,石原莞尔见机不可失,趁机劝道:“将军,我认为板垣君的建议十分正确,根据航空队的战报来看,我军的八九式战斗机在性能上是要稍微落后于支那战机的,如此,我们唯有集中全部战机,以数量的优势取胜。”
    “当然,卑职还建议将军阁下立即向大本营发电请求大本营增派新式战斗机来满,以备不测。”
    “石原君,我们航空队还剩下的大部分战机型号为九一式中岛战斗机,它比八九式要先进的多,我想应该足以对付支那人的高德隆法式战机。”板垣征四郎忽然道。
    “这个不太好说,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们有必要增加陆基航空兵部队。”石原莞尔道。
    沉思了片刻,本庄繁欣然点头决定道:“石原君说的有道理,我立即给陆军部发电求援,另外通知航空队全体皇军飞行员,明日全部出击,与东北军空军决一死战!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制空权!”
    ”哈伊!”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同时低头应道,旋即纷纷奉命转身离去。
    ……………………
    西湖蒋园。
    这里是蒋公的一处秘密监狱,专门看押和蒋公对着干政治名流,社会人士。
    园内的一间不算大的厢房内,囚禁着一名中国近代史的传奇人物。
    他曾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护国讨袁英雄蔡锷,张孝淮包揽了此期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前三甲,从三百多名日本同学手中夺走了日本天皇的御赐宝刀。
    风光一时,归国后,后又任保定军校校长,现今民国军政两届要员遍布他的学生,陈铭枢、唐生智、方声涛、刘文岛、张治中、陈诚等皆师从于他。
    用门生满天下来说毫不夸张。
    从1905年学成归来,弃笔投戎开始至今,他先后被袁世凯,吴佩孚,孙传芳等时中国大小军阀聘为上宾,礼敬有加,倚为智囊。
    他就是中国三杰之一的蒋方震,又名蒋百里,国防论的著始人,他的国防论后来成为国民政府抗战全局战略的指导方针。
    历史上,因为唐生智反蒋失败,作为老师的蒋百里遭到了同姓蒋委员长的猜疑,遂被抓起囚禁。
    直到1931年年底才获得释放。
    张兴汉的到来并未能改变这一现状,蒋百里先生如今还被囚禁在蒋园,每日报纸史书为伴。
    不过好在蒋公允许他的子女每月探视数次,聊解蒋百里之郁闷。
    厢房里,蒋百里先生手里拿着下午三女儿蒋英带来的上海申报的最新报刊,久久不能入睡。(蒋英钱学森之夫人)
    报刊的头条以及首页几乎全部刊登着一个消息,那就是刚刚爆发不久的九一八事变。
    从来对奉军缺乏好感的蒋百里得闻事变爆发之时曾悲痛不已的对前来探视的女儿说过,张少帅为保全自身实力,必不肯奋起抵抗,东北沦亡矣。
    然而,接下来事态的发展超乎了蒋百里的预测,甚至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他内心对东北军的看法。
    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东北军内部还有张兴汉这样一位青年天才。
    震惊之余,蒋百里开始对张兴汉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民族英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看到张兴汉那句悲壮抉择的,战端一开,我中华民族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口号,心里更是不由自主的萌发了去东北见一见张兴汉的念头。
    他要看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如神话般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