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庄家

终于中了五百万!大龄剩女杜小九乐极生悲,心脏崩溃,魂游九霄。   醒来是嘉庆十八年,她还叫杜小九,一个跟着远房表婶逃荒的灾民,为了生活,她被迫卖身大富商赵家。   赵家日渐衰落,一贫如洗,四个儿子竟没有一个是扛得起大梁的料。   十五岁的杜小九危难之际挑起大梁,从小做起,女扮男装,凭信誉,攒资本,一女领四夫,把赵家的生意做到天边大。   生意做大,又该如何?一块银锁,成了她解不开的转世之迷……   人生就是一场豪赌,天生大庄家,舍我而其谁!   、   ****清风出品,质量保证****   PS:此书结构庞大,故事复杂,人物鲜明,情节细腻,画面质感,荧幕风格,你猜得中的开头,猜不中的结尾……

第35章、要不要冒这个风险
    杜小九好言安慰邱娴芝,她对眼下世情还不是十分了解,便凭着自己以前所学的历史知识来揣摩估量。
    “大奶奶放心,这天不会一直干下去,年底旱情就会缓解,到明年咱们赵家的生意就会慢慢好起来,你也别急,再说龚大人为官清廉,是个好官,他不会做那些强逼百姓纳捐的事情,你就别把这事放在心上了,咱们开咱们的粥铺,别人爱捐不捐,咱们也不勉强。”
    杜小九说的是实话,可在此时的邱娴芝听来,非但安慰不了她,反倒令她更是心情焦躁,她望着外面的天空,再看看那块匾。
    龚丽正若是出言要她义捐那还好了,就是龚丽正偏偏没这么说,她心里就更是没底。
    “九丫头,你还小,不懂这官场上的黑暗,当官的哪有把话挑明了说的,都是留着半句话儿,让下面的人自己揣摩,你说他要是没有让咱们商人义捐的心思,还巴巴地亲自上门来送这块匾?我这心里呀没底!咱们赵家当年就是因为得罪了官府,差点落个满门抄斩,这两年刚喘出口气,唉!”邱娴芝眼神定定地望着门外,心口一阵疼痛。
    眼下赵纪荣还病着,这些事她都没敢和他说。
    现在天下大旱,粮路断了,各铺子的货收不上来,而存着的粮油又因为成本高难以贱卖,也一时积存在库里,等这些存货一卖完,就断了货源,再周折辗转去开辟新的货源,又处处都需要花费银子。
    最让她心烦的是,做生意需要钱,家里已经欠着许多位股东的债,赵家的生意如今做的是不小,可那花的都是股东们的银子,要说再去借些银子也能借来,做生意倒是够了,可是龚知府今天这趟是白来的么?
    徽州府的商人们不肯再捐,那就得赵家去捐,反正总得有人捐,赵家再也得罪不起官府了,若再因为得罪官府惹上官司,大爷这病只怕就再也不得好转。
    看着邱娴芝阴晴不定的脸色,杜小九将她心思也猜出了七、八分,“大奶奶,你是担心家里欠着债,又要掏出一大笔银子来义捐,眼下又快到了给各铺子收货的时候,一时筹不出那么多银子,是吧?”
    邱娴芝叹了口气,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她看杜小九是聪明,可聪明也不能凭空变出银子来,她挥了挥手,“九丫头,这事你也帮不了什么忙,下去吧!”
    杜小九却没有立即离开,她看了看邱娴芝,觉得这个大奶奶太固执了,为什么就不肯相信她的话呢?
    “大奶奶,九儿再说句话,你只管先把今年的货进了,生意做了,义捐的事就别管了,咱们开着救济灾民的粥铺就成,这也算是为官府分忧解难,龚大人绝不会强迫咱们捐钱捐粮,你就相信九儿的话,这生意到了明年自然会好起来,成么?”
    自然会好起来,我就不用坐在这儿发愁了,大爷的病也自然就会好了,唉,你一个没做过生意的小丫头,你又懂什么?
    邱娴芝想着这些,心情又沉重起来,杜小九劝慰她的话反倒成了雪上加霜,她叹了口气,摆摆手,让杜小九下去。
    杜小九走了,邱娴芝独自一人坐在堂上发愣,她就是不相信杜小九的话,她活了四十多岁,从小就在生意人家里长大,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处事为人的理论,她始终还是坚信着自己的观点。
    生意得做,官府也不能得罪,既然这两个都得花钱,那就继续借,这世上没有不借钱的商人,越是大商人就越有欠得起债的肚量。
    邱娴芝以一个商人的头脑来盘算着,她不怕欠债,反而债欠得越大,她心里越安稳,可目前让她左右为难的是,借来钱要如何做生意?
    她不知道这大旱还要旱多久,杜小九的话她根本就听不进去,这两年年景不好,赵家的生意一落千丈,赵纪荣的病也有一半儿起因是在这里,她心烦意乱。
    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通,思则变,变则昌。
    邱娴芝想了又想,要不要瞒着赵纪荣再把老祖宗的行盐生意做起来呢?
    当初老太爷就是徽州的盐业总商,后来因为牵扯进一桩盐务案被迫给朝中要员顶了黑锅,落了个斩头的下场。
    想到这儿,邱娴芝就觉得心有余悸,但她转念又一想,如今这徽州的盐业总商另有其人,就算赵家要做贩盐的生意,那也是搭着这个总商做个小盐商罢了,若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意外,那也是总商出面担着干系,与赵家没多少关联。
    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眼下饥民流离,行价定得再高,生意也是难做,而且这收货路上也是担着各项风险,保不定粮车在哪儿就被饥民给劫了,再遇上暴乱造反,家里的生意全要泡汤。
    可贩盐,眼下似乎也不是那么好贩的了,要不要冒这个风险呢?
    “大奶奶,当铺陆掌柜的求见!”外头下人喊了一嗓子。
    “叫他进来吧!”邱娴芝坐直了身子,打起精神,拿出一个当家的应有的端庄姿态,唤来丫头,“给陆掌陆上茶。”
    陆文轩进了仁益堂,见过邱娴芝后,也没敢坐下,神色有些怯怯的,“大奶奶,我……”
    “有话就直说!”邱娴芝最见不得这种磨磨唧唧的作风,看得她心情焦躁。
    陆文轩憋了一会,脸色如同便秘,可他实在忍不住,索性豁出去了!
    “大奶奶,这几天我听到咱们公盛安的铺子里传出些闲话,说是公盛安做不下去了,这两年各个铺子都在亏损,就没有进过账,伙计们的月钱虽说没有减,可现在发月钱也都是一拖再拖,加上最近生意确实惨淡,光当铺生意就亏了……”
    “这些就别说了,你今天来不会是只为了说这些闲话给我听吧?”邱娴芝板起了面孔,她听出陆掌柜话里有话,也没心情听他再罗嗦下去,“说重要的!”
    “呃……”陆文轩脸色白了一白,他不敢说,又不得不说,只好壮着胆子,低声道,“最近各铺面里的伙计和掌柜们都人心惶惶的,他们听说,听说,听说赵家要败了,大爷现在都不露面了,都商量着要递辞呈呢!”
    “胡说!”邱娴芝一巴掌拍在桌面上,震得杯子哐啷一声响,不用说,她也猜得出这话是谁传出去的。
    **
    这周没轮上推荐位,求收藏求推荐票!觉得本书不错,请帮清风互相转告宣传一下,本书结构庞大,情节复杂,可收藏养肥再看!风筝们,快到碗里来*(∩_∩)*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