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巨大助力。 对于这句话,李牧从不怀疑。 前世记忆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如雨后春松板,出现的各种关于新式武器的尖端科技,层出不穷。 到了最后,更是出现了原子弹这种,逆天大杀器。 而在战后,这些科技逐渐步入民用行列。 成了推动战后经济发展的,最可靠的科技保证。 虽然,在这个时代,说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太早。 但,战争推动科技进步的说法,依然是一条准则。 自从前朝覆灭,华夏大地陷入战乱纷争,乃至到现在的突厥,汉朝,大周天下三分的局面。 任何一方势力,都雄心勃勃,意图统一天下。 在这种战争氛围的推动下,锻造钢材的铁器得到了长足的锻造。 而且,在一年多前,在大周王朝和汉王朝的冲突中,火药这一足以划时代的化学物品,首次在战场上粮饷。 虽然,这种火药,威力不大。 在战场上的作用也有限,只是用来吓唬人,吓唬战马的。 但,这种东西,到了李牧手里。 凭借着李牧,却变成了足以改变战争进程的东西。 想到这里,李牧不得不感谢,当年那让自己无比头疼的化学专业。 前世的他,虽然学的是工商管理。 但其中,却有一门应用化学的学科。 当时,作为一个文科生来说,这样的课程,让他恨得牙痒痒。 但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这门学科,发挥了最大作用。 吩咐了武士,出去买了一些勾兑制造炸药的材料后。 李牧便将自己关在了屋子里。 除了每天,必要的休息和吃饭,以及和褚大仁郑屠夫碰面以外。他一直都在屋子里,配置炸药,一步都没出去过。 闻着房间里,传来的刺鼻的味道。 外边把手的武士们,眼神诧异。看着那紧闭的房间,心中满是狐疑。 这个书生,莫非是个会炼丹的道士? 三天后,房门打开。 眼睛里满是血丝的李牧,抖了抖身上长衫上的灰尘,出现在了门口。 虽然脸色发白,神色憔悴。 但眼中的那闪闪的精光,却表明了他此时,难以掩饰的兴奋。 在他的右手中,托着一个铁质的足球大的上面布满了均匀龟裂缝隙的铁球。 黝黑的颜色,在上午的阳光中,折射着幽冷的光晕。 不知为何,看到那铁球后,走上来询问李牧身体是否无恙的武士,心中不由的升起一丝寒意。 眼中满是畏惧之色的看了一眼那铁球,心中惧怕之下,退后了一步。 看到那武士不安的目光,李牧笑了笑。 抬手拍掉身上,厚厚的尘土。 顿时尘土满飞。 李牧微微一笑,轻咳一声,对那武士道:“去叫郑屠夫和褚大仁来!” 士兵闻言,目光在李牧的手中铁球上看了一眼后,点头转身出门离去。 趁着这段时间,李牧将那铁球放好,然后洗涮了一番。 做完这一切后,他泡了一壶茶。 坐在桌前,一边品着香茗,一边等待着褚大仁二人的来临。 大概是从那武士的眼里,看到了事情的重要姓。 不到半柱香的事件,郑屠夫和褚大仁,先后骑着马,来到了院外。 进了门后,二人第一眼,就被桌子上,那颗胖乎乎的酒壶一样的铁质物事所吸引。 “这是?” 郑屠夫是军人出身,对危险的气味,格外敏感。 看到那铁球后,郑屠夫脸色微变,抬手指着铁球,一脸凝重的询问李牧。 李牧微微一笑,端着茶盏,扬扬下巴,指着那刚刚出炉的炸弹,笑道:“嗯,介绍一下,这是胖子!” “胖子?”郑屠夫愕然。 “是炸弹!”李牧笑着说道。 见郑屠夫和褚大仁面面相觑,依然一头雾水的样子。 李牧微笑道:“火药武器,威力很大!” 顿了顿后,李牧深吸一口气,目光平静的看着桌子上,反射着曰光的黑色炸弹,沉吟道:“这东西,它能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这么神?”郑屠夫摩挲着下巴,走上前去,伸手触摸着炸弹冰冷的外科,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 李牧淡淡一笑:“当然,不过它到底有多神!过段时间你们就会看到了!” “另外……”李牧犹豫了一下后,还是从桌子抽屉中,取出了一张张写满了字迹的纸张。 抬手递给愣神着的褚大仁。 “这是?”褚大仁看了一眼纸上的文字,待看到一些熟悉的字眼后,顿时色变:“这是火药的配方,咦,好像不太一样,不对,不对,是根本就不一样?” 见褚大仁能认出这东西,李牧微感诧异。 笑了笑后,点头道:“的却是火药配方,不过,现在这东西有个别的名字。” “什么?”褚大仁神色紧张,胳膊发颤,就像是捧着一公斤即将爆炸的炸药一样。抬起头,看着李牧,颤声问道。 “tnt!”李牧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轻轻吹着水面上的茶叶末子,笑道:“这东西,比黑火药威力要大很多倍!” “啥,啥题?”郑屠夫傻眼道。 而褚大仁却并未询问,只是看了一眼手中的纸张后,脸色凝重道:“那,慕白,你的意思是?” 李牧笑了笑,戏谑道:“把这东西给李泽民吧,他知道这东西的用处!” 褚大仁深深的看了李牧一眼,点头收了下来。 随后,他转过身,朝着门外喊了一声。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身材魁梧,腰别长刀的武士,走了进来:“大人!” “你带着夜莺小队,即刻出发。务必要将这些文件,亲手送到秦王殿下手中,明白了吗?”褚大仁将手中的薄薄几张纸,交给武士,目光灼灼的盯着他,沉声命令道。 “是,卑职明白!” 武士没有多说,只是用力点了点头。 将纸张折叠好,放入蜡封的木盒,然后揣进怀中,大步出了门。 待到武士离去后,李牧抬了抬手,请二人坐下。 端起茶壶,给二人斟满茶水后。 自己端起了一杯,轻抿了一口,抬起头,询问褚大仁道:“李察那边,事情办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