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合伙人

一场大病过后,刘青山发现自己能穿梭于两个时空。本想靠着贩卖二十一世纪的便宜货在民国发财,努力做一个时空倒爷,成为一个隐形富豪。却不知不觉间卷入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当他蓦然回首,才发现,红色的基因早已深入骨髓,而他,亦然成为历史的推动者。ps:简介无...

第18章:各方援助十九路军
    第18章:各方援助十九路军

    刘青山缓缓转过身子,看着苏州河对面在河畔慌张逃难的人群。

    而自己身处的地方却因为是外国人的租界而十分安全。

    同样是一片土地,却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呢?

    是因为有殖民者的保护?

    不!

    是因为此时的中国太弱了!

    弱到任何一个国家都能来割据一块土地做殖民地!

    上海租界、香港租界、天津租界,武汉租界等等等等数不甚数!

    而改变这一切的,是1949年的那一天。

    那一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可是……

    现在太早了。

    那群能改变中国现状的人,正在中央军和地方军阀几十万大军的围剿下苦苦支撑,而内部争权夺势的政治斗争和左倾错误的影响还会持续。

    怎么说呢,刘青山也想过抱大腿,毕竟他们注定是中国的未来。

    但自己的不能选择连接的时空,只能从这里开局。

    而且,没有经历长征的痛苦,他们还未完成脱变,刘青山自己也担心,在那个男人掌权前,会受到其他人的针对。

    刘青山只是一个普通人,根本搞不懂什么是政治斗争,更不想卷入那么残酷的斗争漩涡中。

    所以他不想这个时候介入那群人,因为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如果可以,刘青山想等长征结束之后,再和他们接触。

    晚上的时候,刘青山来到了华人商会在上海滩的会场。

    今天的华人商会会场汇聚了很多人,不管是做多大生意还是做多小的生意,只要你是华人商人,就可以进来参加这次的华商聚会。

    步入会场,上百人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地拥挤在一起,各自都有各自的小圈子。

    而刘青山,则被杜月笙拉倒了他的圈子中心。

    经过了黄金荣的事件后,其实刘青山对杜月笙的好感也下降了很多。

    只是身为合伙人,面子上还是要照顾一些的。

    杜月笙这边的人大部分都是跟他一起做生意的黑道兄弟,因为跟着杜月笙做生意后,逐渐洗白,黑道上的生意也少做了很多,因此捞到了这次聚会的名额。

    不过刘青山没有见到黄金荣和张啸林,想来两位大佬是懒得来。

    人来得差不多后,于会长开始讲话了。

    一阵慷慨激昂的救国救民演讲,说得群情激奋,很多人忍不住鼓掌起来。

    刘青山观察着身旁的杜月笙,只见他只是笑眯眯地摇了摇头,见刘青山看着他,便小声道:“救国救民哪有那么容易。”

    于会长在场上主要阐述了十九路军现在的困境,所以他主持了一次募捐活动,除了今天向在座的商人朋友们募捐,明日开始向上海各界募捐,五日后交给十九路军。

    而十九路军驻上海办事处的范其务处长也站了起来,对上海商界的援助表示感谢,然后说了一大段十九路军抗日的决心。

    之后,于会长又开始宣布要为十九路军的三万多将士准备一批冬衣。

    听闻消息,许多做棉布生意的商人们纷纷踊跃报名。

    到了募捐的时候,有个唱捐人,就是哪个老板捐了多少,唱捐人就会大声唱出来,让那位老板涨涨面子。

    刘青山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询问了下旁边的杜月笙。

    杜月笙指示,像他们这种大商人,捐个十万二十万就行了。

    刘青山点了点头,跟着捐了八万银元。

    因为他知道,历史上仅上海募捐就有八百万银元之多,十九路军更缺的,是药品和武器!

    到最后,这次华商会场就募捐到了五百万银元之多。

    而且刘青山还打听到不少消息,比如某个商人说要阻止一批壮汉支援十九路军,一些工厂主纷纷表示愿意从护厂队出人,这些人好歹经过一些训练,可以做民夫。

    不仅仅是商业,今天刘青山就在租界内见到了很多援助十九路军的自发活动,不论男女老少,连红灯区的妓女,街头巷尾乞讨的乞丐,也捐出了自己的一份心意。

    总的来说,民众们抗日的心,是很可观的,民族意识正在觉醒。

    晚上,刘青山去了一趟华联公司总部,跟总经理张海生对一下账簿。

    忽然,有店员上来汇报:十九路军驻上海办事处范其务处长登门拜访。

    张海生一副该来的还是来了的表情,亲自下楼接人。

    不一会儿,一身西装革履,面宽耳大的范其务就走了上来,手里还拿着一封推荐信。

    “十九路军,驻上海办事处处长,范其务,见过刘老板!”范其务拱手道。

    “范处长您好!”刘青山回礼,然后请人落座。

    张经理则亲自在一旁端茶送水。

    “此次深夜拜访有些冒昧,只因事关十九路军三万将士

    之生命!”范其务双手将一封推荐信递给了刘青山。

    刘青山好奇地接过来翻看一看。

    原来是刘缃写给陈铭枢的信,在信里,刘缃对陈铭枢部布防于淞沪一带防备日本人的突袭,表示关切,并派人送上了一些银元资助,然后在信里最后说自己跟杜月笙、范绍增还有一名晚辈在上海滩开了个西药批发的生意,如果十九路军有需求,可以拿着他的信,低价从华联公司拿药。

    看完信,刘青山点了点头。

    刘缃是华联的股东之一,有这个权利,而且主张抗日的他,确实也有这个理由对十九路军进行援助。

    “其实不用刘督办的推荐,我们华联也准备向十九路军援助一批药物。”刘青山让张经理把之前准备的一个名单拿出来。

    递给了范处长。

    “这是我们华联准备的援助药品和一批机械手表、军用望远镜,其中消炎药、止痛药和外科手术类的药品最多,对了,还有十几套手术刀具和一些绷带等物资。”刘青山说着。

    范其务小心翼翼地翻开文件,看到上面如此之多的援助物资,欣喜道:“刘老板,太感谢你了!”

    仅这批援助的价值,就不下余二十万银元,其中药品完全够十九路军三万人的战争消耗了。

    其实这是刘青山按照历史上淞沪抗战期间,中国守军五万余人的规模调出的援助物资,足够五万余人一场大战役的消耗了。

    本来范其务是带了十万银元准备买些药品物资的,没想到刘青山直接送上了这么一个免费的大礼包,这十万银元就可以剩下来买其他的物资了。

    想到其他物资,范其务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想起陈司令交代的,这位年轻人有很大的国外渠道和背景,干脆一咬牙。

    询问道:“不知刘老板,可有渠道购买军械……”

    “军械吗?”刘青山沉思了一下。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