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让边上听着的人提意见,最后完善出来的东西,这群汉子自己都不敢想。这是他们能弄出来的东西吗。 话说若是庄子可以这样管理的话,那得是啥样呀。不敢想呢。 周澜、常乐下午回来的时候,都是在屋子里面陪着先生一起听姜常喜给下人上课的。 常乐偷偷的看向院子里面:“先生咱们也学这个。” 先生:“咱们学的是你姐的理家之道,瞧出来点门道没有。” 常乐摇摇头,先生:“那就继续看。” 周澜那边读书呢,先生鄙夷弟子:“不通俗物,光读书,你难道只要名次吗。” 周澜脸红,主要是他得先把功名弄下来。若是他有功名傍身,哪用得着夫人如此费事,用心的拢着这些人。 谁敢不尽心。 人家周澜想要一力降十慧。 还有一层隐匿的心思,媳妇都这么厉害了,自己若是差了, 配不上媳妇的。 让周澜怎么敢不努力呀。 先生:“你媳妇这叫集思广益,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周澜同常乐一块点头,若是换成他们,肯定不会去争取一群下人的意见。可只有这些人才是真的同庄子打交道的。 姜常喜那边对着这些人说道:“回头大家的想法都互相通通,我不做置评,明日起,老管家带着你们去几个庄子上亲自看,免得你们只知道纸上谈兵。” 姜常喜:“回来之后你们再说说,这些庄子该如何管理。你们得办法是不是行得通。种地,耕田我是外行,我听你们的,你们也要多听听真正在种地那些人的意见。” 好吧,这还有实践课。 先生闭目养神听着自家女弟子的声音:“可惜,是个女子。” 常乐“先生,女子怎么了,女子也是有本事的。不能小瞧女子。我家常喜比男子都强。” 先生心说,我当真是不敢小瞧了。 试问,即便是男人有几个人能为了几个庄子这么费心的。这份心思,胸襟,魄力,都是一等一的。 谁家的庄子不是靠着粮食出产。 可这位弟子雄心勃勃,瞧着竟然是想要多方面发展, 也不知道能不能折腾出来一个结果。 先生已经开始算计自己的私房了, 万一折腾的不成,贴补弟子一些也是可以的。 就凭这股子折腾敢想的本事,就该支持。若是男子的话,没有功名又如何。 当然了身为女子,能折腾,再有一个有功名的夫君,才是最稳妥的。如此想来,弟子是个女郎也没什么不好的。 先生自己思索一圈之后,就把事情给圆满了呢。 大吉是个闲不住的,庄子上这点账目,人家晚上归家就能整理清楚。 所以大吉陪着老管家带着一群人又去庄子上了。 这才几日的功夫,一波一波的人来庄子上,弄得庄头特别的紧张。 不过看着这群人对他的态度都很好。庄头心里才踏实些。 老管家心说,不愧是跟跟着大奶奶的人,瞧瞧一个个的,心思多深呀,明明就是过来顶替人家庄头的。 偏偏一个比一个能装。同人庄头这么近乎,还不是为了从庄头身上套消息吗。 药婆带着一车药材跟在这一群人的身后,给庄子上的人挨个看诊。 庄子上熬着一大锅的草药汤,给这群人洗涮,去身上的虱子。 庄子上的人都高兴坏了,竟然还有这等好事。 大部分都记住大奶奶这份恩德了。也不反感主家让人来庄子上走动。 大爷成亲对他们来说那是好事。 大管家跟着走这么一圈之后,就看出来了这点变化。 这群人不光知道庄头,还知道了他们家大爷,大奶奶,知道他们是给大爷大奶奶做事的。 管家心里那是把大奶奶当神拜的。 在收拢人心上,大奶奶绝对比夫人高多了。 大吉带着人,不着急往下一处走,每个庄子都看的仔细,让这群人都充分的对庄子了解一番。 她自己也把庄子的特点给记个七七八八的。 如此数日之后,姜常喜才让这群人把对庄子的规划都说了一遍。 期间,先生同周澜、常乐都在旁听。 开始的时候,大伙看到老先生同大爷都听着,说话还结结巴巴的,不过最近在庄子上说的多了,讨论的多了,一个个的说着就顺溜多了。 山地多的庄子,有医婆的建议,要养药材,这个让姜常喜很意外,她确实这么打算的。 有人能想到这里,那就是有脑子的。 沙地多的,有人提议要养瓜,而且根据地势提议的,说了那边距离保定府近,多少出产都不会砸在手里,可以换成银子的。 姜常喜把这人也给记住了。是个活泛的。 跟着姜常喜就拍板了,哪个庄子上去的什么人,按着他们的计划,能做什么事。 姜常喜:“别说我不讲道理,半年时间,不管是做什么,不管你怎么做,都该见到成效才对。半年之后,我看结果。” 跟着:“你们过去庄子上,不是当庄头的,你们算是管事,我会让管家同庄头说配合你们工作,庄头听你们调动。” 这就是相当于给他们配了一个熟悉庄子上情况的副手。 第116章 榜上有名 姜常喜:“你们管的是事,然后我再说人,怎么让人配合你们工作,那是你们的本事,可一天三顿饭不能少,不能克扣,干得好有奖励, 我不小气,你们自己做主。干得不好可以同我说。” 那就是即便是做的不好,也不能随意打罚人,她这里不兴这个。 这是姜常喜到了这里之后,到如今还不能适应的,总是多了几分恻隐之心。 几个被派了当管事的人心中高兴, 主子仁厚, 那是他们的福分:“全凭大奶奶吩咐。” 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去庄子上大干一番。 即便是跟着舅老爷的时候, 他们也没有想过能有今天这样的机会。 若是做好了,大奶奶肯定会提拔的。 他们这几天在大奶奶这边学到的东西,放在哪都当用的。 这些人都明白,学了本事,受用的是自己。到哪有本事的人都不差一口饭吃。 打发走这几个人,让他们去准备明日出行。 姜常喜才对着剩下的几个说道:“不让你们去做管事,不等于你们能力不行,恰恰相反,而是咱们这里需要人手,需要能够照看全局,要你们调动的了几个庄子上配合的人事。” 这个赞誉真的是太高了。几个人跟着都激动了:“全凭大奶奶吩咐。” 姜常喜:“好了,明日让大福继续给你们上课。” 这几日上课,周澜见识到了,夫人用人的本事, 更是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了一个庄子如何运作,如何盘活。 这些人只要能用好,庄子上的出产肯定比现在要强。 尤其是余下的这几个人,夫人留在身边, 怕就是给他用的。 先生让周澜说感悟,周澜:“人生处处皆学问。” 先生点头,能看明白这点,比读这几天书要实用的多,可惜弟子还是要读书科考,明白这个道理之后,立刻捧着书本去苦读,可见这处处学问还是要放在以后慢慢学的。 姜常乐:“先生我呢,您还没有问弟子呢。” 先生:“问你什么,你姐姐在那边呢,该教的她会教你的。” 姜常乐:“先生,您怎么可以这样。” 先生可有可无的问道:“那你说说。” 姜常乐:“我姐姐多有本事呀,我姐姐是不是特别的好,先生,我姐姐……” 先生听的脑袋疼,最后:“先生我就不该开口问你。” 常乐很不高兴,怎么可以这样呢。他的感慨还没有说完呢。 我姐姐那么英明, 那么睿智,为什么不能说。 先生:“你已经很精了, 就不要再继续长本事了,听先生的话,去好好读书吧。” 有那么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势必要做学问,走仕途的姐夫,你一个娃娃,着什么急。 精明人身边怎么会有太蠢的人呢。常乐在这两个弟子身边耳听目染,不用学就是人精了。 先生对小弟子放心得很,再说了,孩子小,带在身边许多年呢,什么样的学问教不会? 姜常乐拉着先生不撒手,这不是他要的:“先生,您觉得我说的对吗。” 先生敷衍小弟子:“很对,你姐姐,很了不起。” 姜常乐满足了,立刻就走了。所以人家说了半天,就是要先生一个肯定而已。 先生捂着脑袋,对身边的小童子说道:“以后提醒我,早早的说他姐姐很不错。” 这样小弟子的碎碎念,就可以饶过他老人家了。 小童子怎么敢呀。心说先生就会为难他。 如今姜常喜忙着庄子的事情,周澜忙着读书,常乐磨着先生想要把郑金豆小朋友带过来一起听先生授课。 先生那是无论如何不同意的,这三个弟子,就把他老人家闹腾的够够的了,再多一个,绝对不可以。 而且还是个娃娃。先生绝对不想在多带一个娃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