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赳赳老秦,複我河山】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一首悲壯且壯烈的戰歌響徹了每個位面。 一股莫名的情緒在每個人的心中蔓延。 眾人的腰杆忍不住挺直起來,心中不由得同時想起了一個字 秦! 這是一個即鐵血 又極其標志性的名字。 無數華夏之人魂牽夢繞, 哪怕千百年都永遠忘不掉的,大秦!!! 此時,畫面之上出現了一片白茫茫的大雪。 秦國驪山大營之內, 秦孝公嬴渠梁坐在主位,一臉鐵青, 他面上的皮肉甚至有些發抖。 “魏國欺人太甚!太甚!” 眾臣子亦是義憤填膺,一臉的悲憤與戰意。 一名臣子站了出來,對著其說道:“君上!我秦國割讓河西之地之於魏國,東失函谷關,沒有了幾百年的屏障,中失驪山以東十九縣,失去了大部分耕地,大秦已有了傾覆之危!” 一名武將站出來說道:“魏國虎狼也!已割我地,還聯合五國分秦,欺人太甚!太甚!” 而一名文臣提出建議,對著其說道:“君上,此時不若向六國納貢,可換取一絲喘息之機以待後日。” 嬴渠梁拍案而起,對著眾人說道:“諸國亡我之心,昭然若揭!” “秦國窮困,無貢可納!” “秦人硬骨,不能折腰!” “我嬴渠梁,寧可戰死,絕不低頭!” “老秦人!可願隨我,共赴國難?” 一眾文臣武將齊齊拜下,轟然喊道:“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這一刻,曾經被稱為養馬貧弱之國,孱弱無比的秦國徹底覺醒了! 那一日,秦國上下的大臣世族們為貧弱到極點的秦國貢獻出自己的財產和封地。 那一日,秦軍上下的百姓們,但凡成年,盡皆拿起兵戈,憤然從軍! 秦國上下,無論百姓還是臣子,無一人出投降之語。 秦國大地之上,齊齊喊著一句話: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 而此時畫面轉到了戰場之上。 一方是裝備精良,戰車成陣的魏國精銳士卒。 一方是盔甲殘破,手持兵戈的老秦將士。 魏國蔑視,陣前呼引秦國投降。 秦國拒! 旋即發起衝鋒! 老秦人面對這天下最為精良的魏國鐵甲方陣,強弓箭雨 無一人退縮! 更無一人停下衝鋒的腳步! 老秦人眼都不眨的前赴後繼! 士卒死,踏著士卒屍身繼續衝鋒! 將領死,踏著將領屍身繼續衝鋒! 縱然前方是九死之地 亦死不回首! 那一仗! 秦國以孱弱之國力,抗霸主魏國。 最終勝了! 換取了秦魏之間一段時間的和平。 也換來了秦國發展的喘息之機 但是,嬴渠梁沒有松懈,回國即發求賢納才之令。 因為此令,一個人來到了秦國。 此人便是,商鞅! 秦孝公對著商鞅說道:“秦國上下同心,變革雪恥!” 商鞅亦是說道:“力行變法,不避生死,富國強兵,雪我國恥!” 隨後秦孝公與商鞅一同變法。 在舊世族的頑強抵製之下,在百姓的疑惑不解之前。 君臣一心,邁出了對於秦國而言,至關重要的一步! 變法強秦! 重農業,抑商業,削弱權貴 廢井田,開阡陌。 鼓勵軍功,建立什伍。 秦國在變法之後,變得逐漸富足,國力日強。 連周天子都派使臣賜予秦孝公霸主的稱號,諸侯各國都派使者前來祝賀。 而逐漸強大的老秦人,卻從未忘記恥辱! 他們的眼睛,看向了曾經的失土,河西! 無數將士厲兵秣馬,枕戈待旦。 這一次,他們要奪回它! 奪回屬於老秦人的這片土地! 嬴渠梁任命商鞅為大良造,率兵長驅直入,包圍魏國並佔領魏國舊都安邑。 後佔領上枳、安陵、山氏並築城,插入魏、韓兩國交界地區。 收復了河西近半的土地。 但秦國並未停下他們的復仇腳步。 幾年後,再次攻入魏國境內,收復河西,大勝而回。 迫使曾經不可一世的魏國低下了那高傲的頭顱, 這一次,輪到他們屈辱求和! 這一仗! 讓天下的諸侯們認識到 西邊的秦國已然崛起, 再不是那西蠻孱弱之國! …… 大秦成就霸主之名後,嬴渠梁離世。 但,大秦奮發之心,從未斷絕! 那一年,魏國與齊國拋開公之稱號,一同稱王。 並且兩國兵鋒,直指秦國而來。 而此時的秦國因秦孝公,商鞅皆死。 秦國變法受阻,國內內亂頻發。 世族們意圖複興舊製,以滿己私。 原本進取的秦國臣子,竟然打算閉關自守,不圖進取。 朝堂之上,舊世族和革新臣子不斷爭論。 在眾人爭論之後 秦國君主嬴駟緩緩站起。 他張開雙開雙臂說道:“如今乃大爭之世!列國伐交頻頻!” “國強則強,國弱則亡!” “魏齊稱王,意在結盟窺我大秦!” “當此時,若我大秦仍守舊地,遵舊製,閉關苟活,何異於坐以待斃?” “諸位!” “若我當真如此行事,才是真的害了秦國!毀了我大秦數百年之基業!” “故此!寡人在此明言!” 說道這裡,嬴駟看向了一眾老世族說道。 “前些日子有人問寡人,如今秦法可還需要遵循商君之法?。” “在這裡,我告訴諸位!我告訴諸位!” 嬴駟突然厲喝一聲,臉上盡是一股霸道,傲然之氣。 “商君之法!絕非酷律害民之法,乃是富國強民之法!秦必遵之!” 嬴駟說到這裡,目光之中閃出一絲決然 一眾世族在嬴駟的目光之下,不由得心虛的低下了頭。 他們此時明白,要恢復舊製不可能了。 “寡人不日將東出函谷,直抵中原,立下我秦國之大業,諸位,可有人追隨?” 此時,一人站了出來,對著嬴駟說道: “我願隨君上,東出函谷!立不世之大業!” “更願為君上獻東出強國之策!” 嬴駟看向那人說道:“哦?張儀先生,你可有良策於我?” 張儀拱手,恭敬說道:“秦國東出,不唯秦劍,更需橫強!” “願為君上破合縱!行連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