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楓五人泛舟於太湖之上,玩鬧了一陣。只見黃蓉的衣襟頭髮在風中微微擺動,笑著對眾人道:“從前范大夫載西施泛於五湖,真是聰明,老死在這裡,豈不強於做那勞什子的官麽?”張楓應道:“不錯,攜美江湖,何等的逍遙自在!”郭靖不知范大夫的典故,對張楓道:“楓弟,你講這故事給我聽。”張楓聽到郭靖的問話,於是將范蠡怎麽助越王勾踐報仇復國、怎樣功成身退而與西施歸隱於太湖的故事說了,又述說伍子胥與文種卻如何分別為吳王、越王所殺。 郭靖聽得發了呆,出了一會神,說道:“范蠡當然聰明,但像伍子胥與文種那樣,到死還是為國盡忠,那是更加不易了。”張楓微笑著說:“不錯,這叫做‘國有道,不變塞焉,強者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者矯。’”郭靖問道:“這兩句話是甚麽意思?”張楓解釋道:“國家政局清明,你做了大官,但不變從前的操守;國家朝政腐敗,你寧可殺身成仁,也不肯虧了氣節,這才是響當當的好男兒大丈夫。”郭靖連連點頭,道:“楓弟,你怎想得出這麽好的道理出來?”張楓笑道:“啊喲,我想得出,那不變了聖人?這是孔夫子的話。”郭靖歎道:“有許許多多事情我老是想不通,要是多讀些書,知道聖人說過的道理,一定就會明白啦。” 黃蓉插嘴道:“那也不盡然。我爹爹常說,大聖人的話,有許多是全然不通的。我見爹爹讀書之時,常說:‘不對,不對,胡說八道,豈有此理!’有時說:‘大聖人,放狗屁!’”張楓等人聽得笑了起來。 黃蓉又道:“我花了不少時候去讀書,這當兒卻在懊悔呢,我若不是樣樣都想學,磨著爹爹教我讀書畫畫、奇門算數諸般玩意兒,要是一直專心學武,我現在沒準比楓哥哥還厲害呢!”張楓等人聽後更是哄堂大笑起來。 穆念慈道:“靖哥哥,你學會了七公的‘降龍十八掌’之後,我倆以後也不用怕那歐陽克他們了。”郭靖搖頭道:“我自己想想,多半還是不成。”黃蓉笑道:“可惜七公說走便走,否則的話,我把他的打狗棒兒偷偷藏了起來,要他多教郭大哥一段時間。”郭靖忙道:“使不得,使不得。我能學得這十八掌,早已心滿意足,怎能跟七公他老人家這般胡鬧?” 張楓五人談談說說,不再劃槳,任由小舟隨風飄行,不覺已離岸十余裡,只見數十丈外一葉扁舟停在湖中,一個漁人坐在船頭垂釣,船尾有個小童。張楓指著那漁舟道:“煙波浩淼,一竿獨釣,真像是一幅水墨山水一般。”郭靖又問道:“甚麽叫水墨山水?”張楓回答道:“那便是隻用黑墨,不著顏色的圖畫。”郭靖放眼但見山青水綠,天藍雲蒼,夕陽橙黃,晚霞桃紅,就隻沒有黑墨般的顏色,搖了搖頭,茫然不解其所指。 秦南琴與張楓等人說了一陣子話,回過頭來,見那漁人仍是端端正正的坐在船頭,釣竿釣絲都是紋絲不動。秦南琴笑道:“這人耐心倒好。” 一陣輕風吹來,水波泊泊泊的打在船頭,黃蓉隨手蕩槳,唱起歌來:“放船千裡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雲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念伊蒿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唱到後來,聲音漸轉淒切。 張楓知道這是一首《水龍吟》詞,是靖康年間朱敦儒所著,抒寫的是水上泛舟的情懷。黃蓉唱了上半闋,歇得一歇。張楓見她眼中隱隱似有淚光,忙接口唱道:“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復國,可憐無用,塵昏白扇。鐵鎖橫江,錦帆衝浪,孫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隨著張楓開口湖上就飄著一陣蒼涼的歌聲,曲調和黃蓉所唱的一模一樣,正是這首《水龍吟》的下半闋,只聽歌聲激昂排宕,甚有氣概。 黃蓉聽著歌聲,卻呆呆出神。秦南琴問道:“蓉兒妹妹,你怎麽了?”黃蓉道:“這是我爹爹平日常唱的曲子,想不到楓哥哥竟也會唱。南琴姐姐,我想我爹爹了。”秦南琴聽到黃蓉如此說,忙低聲安慰起黃蓉來。 待張楓唱完,郭靖也不懂二人唱些甚麽,隻覺倒也都很好聽,正想要張楓解說歌中之意之時。忽然只見那漁人收了釣竿,將船劃來。兩船相距數丈時,那漁人道:“湖上喜遇眾佳客,請過來共飲一杯如何?”張楓等人聽他吐屬風雅,更是暗暗稱奇,張楓答道:“只怕打擾長者。”那漁人笑道:“嘉賓難逢,大湖之上萍水邂逅,更足暢人胸懷,快請過來。”數槳一扳,兩船已經靠近。 張楓與郭靖將小船系在漁舟船尾,然後和黃蓉三女一起跨上漁舟船頭,與那漁人作揖見禮。那漁人坐著還禮,說道:“請坐。在下腿上有病,不能起立,請幾位怨罪。”張楓等人忙道:“不必客氣。”五人在漁舟中坐下,打量那漁翁時,見他約莫四十左右年紀,臉色枯瘦,似乎身患重病,身材甚高,坐著比郭靖高出了半個頭。船尾一個小童在煽爐煮酒。 張楓先是向那漁翁介紹了眾人,然後說道:“晚輩等人一時興起,在湖中放肆高歌,未免有擾長者雅興了。”那漁人笑道:“得聆清音,胸間塵俗頓消。在下姓陸。幾位今日可是初次來太湖遊覽嗎?”張楓道:“正是。”那漁人命小童取出下酒菜肴,斟酒勸客。四碟小菜雖不及黃蓉三女所製,味道也殊不俗,酒杯菜碟並皆精潔,宛然是豪門巨室之物。 六人對飲了兩杯。那漁人道:“適才小哥所歌的那首《水龍吟》情致鬱勃, 實是絕妙好詞。小哥年紀輕輕,居然能領會詞中深意,也真難得。”張楓聽他說話老氣橫秋,微微一笑,說道:“宋室南渡之後,詞人墨客,無一不有家國之悲。”那漁人點頭稱是。黃蓉也說道:“張於湖的《六洲歌頭》中言道:‘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也正是這個意思呢。”那漁人拍幾高唱:“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連斟三杯酒,杯杯飲乾。 張楓、黃蓉和那漁翁三人談起詩詞,甚是投機。其實張峰、黃蓉小小年紀,又有甚麽家國之悲?至於詞中深意,更是難以體會,只不過一個前世看過大量詩詞解析,另一個從前聽父親說過,這時二人便搬述出來,言語中見解精到,頗具雅量高致,那漁人不住擊桌讚賞。郭靖在一旁聽著,全然不知所雲。見那漁人佩服張楓,心下自是喜歡。 又談了一會,眼見暮靄蒼蒼,湖上煙霧更濃。那漁人道:“舍下就在湖濱,不揣冒昧,想請五位去盤桓數日。”黃蓉道:“楓哥哥,怎樣?”張楓還未回答,那漁人道:“寒舍附近頗有峰巒之勝,兩位反正是遊山玩水,務請勿卻。”張楓見他說得誠懇,郭靖等人又沒提出什麽異議,便道:“那麽我等就打擾陸先生了。”那漁人大喜,命僮兒劃船回去。 ========================================================= 請書友們多多收藏、多多推薦!青靈在這向各位說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