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著武士彠,想了想,隨後說道:"愛卿不要著急,這陳平到底如何,咱們還需要看看。" “朕整日和那陳平待在一起,尚且拿捏不準,更何況是你呢?” 武士彠感覺自己心裡面很難受,陛下很明顯在說謊。 不行,陛下不想來,自己來! 硬生生製造一個機會,讓小武和那陳平見面才行。 “陛下,今日還去平涼縣嗎?” 李世民警覺看著武士彠,這個家夥,想要搶自己的乘龍快婿?開玩笑呢! “今日啊,朕有些疲乏,暫時不去了。” 武士彠心頭才算放心,既然你不去,我去! …… 平涼縣郊外,陳平帶著眾人正在翻土。 “這裡要平整一些,這農具不太行啊。” “邱三,招呼大家翻土的時候深一點,一定要翻透徹。” 粗略算了一下,韋家確實有錢,農莊裡面的土地至少也有一百畝。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意思就是放眼望去,周圍能看到的都是陳平現在可以使用的。 “邱三,五天之後,我要看到所有的土地都幡然一新!” 邱三一怔,"姑爺,不是,您說什麽?" 邱三心裡面猛地一震,五天,一百畝地,那怎麽可能啊? 陳平淡淡一笑,“每人每天加十文錢!不管是家丁還是佃農。”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陳平不喜歡墨跡。 別看五天每個人只是多了五十文錢。 五十文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邱三本來質疑的語氣硬生生止住,那一句您說什麽?之後迅速補充上來另外一句:“便是什麽!嘿嘿。” 向錢財妥協,不丟人。 平梁鎮郊區外熱火朝天,官道上,一輛馬車急匆匆朝著陳平這裡趕來,武士彠很著急。 可他並沒有發現,在另外一條道路上,一匹黑馬不斷朝著平涼縣郊區衝過來,馬上的人正是李世民。 小院子之前,李世民拴馬之後,猛抬頭,就看到了武士彠肥碩的身軀,不由老臉一紅。 “武……老吳!你怎麽來了!” 武士彠一回頭,看到了大唐皇帝,那個今日說自己困倦不想出皇宮的人。 “陛……老李啊……呵呵。” 陳平正在煮飯,兩個人在陳平面前,就算是再怎麽尷尬,也得把戲演下去。 “你不是說你沒空麽?” “我說沒空,可突然就想來了,怎麽?” 李世民明顯聲音之中有怒意。 “沒事沒事,我也是突然想起一些重要的事情,過來請教來著。” “請教好了嗎?” 武士彠面對李世民的質問,突然感覺自己沒有辦法回答,隻得說道:“請教好了,我這就走。” 陳平端著兩碗油潑面出來的時候,一怔,“怎麽回事?老吳呢,他不是說有事情跟我說嗎?” 李世民笑嘻嘻說道:“老吳突然想起家裡有重要的事情,方才看到公子在專心煮飯,就跟我說了。” “可惜了,這麽一碗面啊,老李你吃飯沒?” 李世民興奮了起來,油潑面,自然吃飯也得說沒有吃啊。 “沒呢,沒呢。” “那正好,別客氣,裡面有面湯,自己去盛。” 其實李世民今日本不想過來的,製鹽之術在宮裡面自己嘗試了之後,李世民很是愉悅。 可在朝堂上,魏征那貨簡直就是倔驢一個,不給李世民留任何面子。 心裡面煩悶的時候,自然就到這平涼縣走走。 油潑面裡面的正是幾片狼肉,李世民端起海碗,那叫一個狼吞虎咽。 武士彠躲在馬車裡,不敢回頭,肚子咕咕叫,心裡面一陣唏噓,陛下怎麽不講武德啊,說好了不來,怎麽偷偷來了? 害的自己事情沒說,飯也沒有吃到。 那油潑面真香啊! “來福,你說這長安之中有油潑面這種小吃嗎?” 駕車的人一怔,“老爺,您說的這種東西,我沒聽過啊。” “真的沒有嗎?你問問管事的去。” “老爺,不用問,我雖然是個車夫,但家裡面有親戚開酒樓呢,若是有這個什麽油潑面,我肯定比管事知道的多。” 武士彠又氣又惱,但畢竟人家是皇帝,罷了罷了。小武的事情,只能來日再說吧。 …… 吃飽喝足,李世民又開始了今日的學習。 只是這一次,陳平開口之後,李世民感覺不好意思拒絕了。 “公子,要不我學學冶鐵?” “切,你這個家夥,就知道盯著製鹽,我說了,那東西水太深,你把握不住的。” 陳平搖搖頭,“冶鐵這個東西,比起那製鹽,更加厲害,你想想,我這手藝裡的東西,拿出去,可以讓整個大唐的鐵匠羞愧萬分,他們的手藝,頂多算是能用。” “可我這冶鐵工藝,呵呵,超過他們一百年不成問題吧。” 一百年?超過那些人一千年也不成問題! 雖然高爐煉鐵在後世已經銷聲匿跡,但在唐朝,也是降維打擊。 李世民一聽,頓時感覺自己之前像是個憨批,明明人家要教你好東西,卻偏偏在一旁研究製鹽。 “公子,你這裡的毛筆能給我一根嗎?我家裡的太粗了,不好畫圖。” “行啊,那邊多了去了,隨便拿兩根回去吧。” 冶鐵的原理只要陳平不說,眼前這個老李就永遠不會掌握其中的真諦。這也是為什麽陳平根本不擔心交給他們術之後餓死自己的原因。 某些時候,道比術更加重要。 整整一個下午,李世民都沉浸在煉鐵的步驟之中。 “公子,為何要建立如此之高的煙囪。” “那不是煙囪,那是保溫的東西,高一點,鐵爐之中的溫度就越是高,煉鐵這種東西,溫度越高,熔煉之後雜質就越少。” 李世民似懂非懂,在紙上記錄著。 “怎麽樣?這東西比製鹽有用吧?” 李世民此時瘋狂點頭,大唐冶鐵工藝,在長孫家手底下,也就是皇親國戚手中,利潤也進了國庫。 製鹽呢,自然是官方指定的商人去做,也就是官商,而且是京兆韋家。 李世民此時有些懵逼,“公子,這東西不會是從韋家流出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