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的確是那位名叫陳明義的煉虛後期修士,陳家又一位極有可能進階金丹境界的翹楚。 陳明義甩出一張畫像,瞬息激射至潘東文面前,然後問道:“此人你可見過?” 潘東文看到一張半尺大小的畫像懸浮在自己面前,不由地感慨煉虛修士的強大。看了一眼畫像,一眼便認出此畫像是陳松,不知道陳松和此位陳前輩是什麽關系,心裡忐忑起來。 “弟子沒見過。”潘東文搖了搖頭,平靜地說道。 “你撒謊!”站在一旁的陳楚怒吼道,不過陳明義只是掃了他一眼,他立刻便垂下頭安靜下來。 “當真沒見過?”陳明義又問一遍。 “弟子真沒見過。”潘東文又掃了一遍畫像,再次搖搖頭,平靜地說道。 陳明義向前走了兩步,潘東文立刻感覺到一股威壓作用在身上,猝不及防下,差點一屁股坐到地上,好在退了兩步後,勉強站穩了腳步。 不過,身上的威壓並沒有撤去,像兩堵牆擠壓著身體,非常難受,連呼吸都有些困難起來。 “你可知道,我對你動用搜魂術的話,你是否說謊,我一試便知。”陳明義陰沉著臉說道。 “哎,明義師弟,這樣可不好,不合規矩,不合規矩呀。”一直沒有說話的五峰主,此時走到陳明義旁邊,扯了扯他的衣服,滿面笑容地說道。 五峰主此番舉動干擾到陳明義的施威,潘東文感覺身上的威壓立刻減少很多,大口地喘了兩口氣,立刻跪倒在地,說道:“兩位前輩,弟子真不認識此人,不知道我和此人到底有什麽關聯,請前輩明示,我好解釋清楚。” 搜魂術是很陰毒殘忍的招式,高階修仙者能通過神念強行搜查低階修仙者的意識和記憶,就算非常配合的最溫和的搜魂,也會對低階修仙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創傷,潘東文自然非常害怕,通過察言觀色,發現五峰主並沒有為虎作倀,反而在幫他解圍,心裡稍微安心一些。 陳明義沒有繼續施壓,開口說道:“此子是我陳家人,此次也參加了百煉洞試煉,可是昨日並沒有出來,想必已經消逝了。他的生死我不關心,他隨身有攜帶一把刀,像極了紅琉刀,其實是一把火琉刀,如果你得到此刀,只需把此刀歸還我就好,其他事情我一概不追究,否則的話,哼!” 潘東文聽得出陳明義的威脅,只是他也不傻,歸還了刀豈不是不打自招嗎?不追究恐怕只是表面話,這梁子只會結得更深,更何況,那把以為是紅琉刀的法器他並沒有帶出來。 “陳前輩,我真的沒見過畫像之人。”不管怎樣,潘東文只能硬著頭皮撐下去。 一旁的陳楚急了,上前幾步後說道:“叔父,他肯定是在狡辯,咱們搜他包裹,肯定能搜出陳松的東西,看他還狡辯。” 潘東文愣了一下,雖然那把火琉刀沒帶出來,可是他拿了陳松的一本破書,此時就在儲物環中,於是臉上閃過一絲緊張,這一絲緊張自然逃不過陳明義的目光。 “五峰主,我要搜一下他的儲物環,這總可以吧?”陳明義轉向五峰主,似有不滿地問道。 “可以,這個自然可以。潘東文,把你的儲物環交上來給陳前輩過目,驗證一下你的清白。”五峰主有些尷尬地說道。 不等五峰主說完,陳楚已經走上前來,伸出手要儲物環。這等時候,已經由不得潘東文做主,無奈之下,他隻好把身上的儲物環交了出去。 陳楚一把奪過儲物環,看都不看潘東文一眼,後退兩步來到陳明義和五峰主面前,在儲物環上注入法力後,把裡面的東西一股腦地全部倒了出來。 倒出來的東西,最多的是靈石,將近五百塊的靈石不是小數目,雜亂地堆成了一個小堆;然後是十幾本破書,除了太師祖給的《赤陽佛手》和陳松那裡得到的《陣法雜談》外,其他的都是關於修仙界的傳說或人物傳記雜談之類的普通書籍;靈草靈藥用的是專門的靈袋單獨裝放,很好辨識;丹藥也是用專門的木屬性藥瓶裝,共兩瓶,一個稍微大一些,裝的是火靈丹,一個稍微小一些,裝的是增培丹;還有重要的物品就是一把炙雲刀,比較顯眼;其他的就剩一些衣物等亂七八糟的東西。 陳明義隨便拿起一本破書翻幾下便丟開了,再沒看破書堆一眼,反而是炙雲刀,拿起來仔細觀看了幾眼,嘴中輕聲地哼了一下,顯然認出這把他曾經打算收購的刀。 放下炙雲刀後,陳明義的目光被兩個藥瓶吸引,拿起來聞了聞,並沒有打開。 陳楚以為很容易便能找到叔父的火琉刀,沒想到儲物環的東西一並倒完卻沒有任何發現,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大聲呵斥道:“潘東文,你老實交代,你把東西藏哪裡了?你是不是已經把火琉刀賣了?” 他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火琉刀上,讓潘東文松了一口氣,說道:“我根本沒見過畫像之人。” “不是賣了火琉刀,你如何能有這麽多靈石?”陳楚惱恨地質疑道。 “這是我這麽多年的積蓄,其中二百二十七塊是這次百煉洞試煉所得,可以去丹器閣一查便知。”看到五峰主和陳明義也投來質疑的目光,潘東文不慌不忙地說道,除去百煉洞試煉所得,報名獸潮試煉後好處多多,兩百多塊的積蓄很正常。 “你這瓶火靈丹數目不少,作何用處?”陳明義手拿裝著火靈丹的藥瓶,疑惑地問道。 果然問到了這個問題,潘東文其實不想回答,不過自己的家底已經被別人查的一清二楚,與其被質疑,不如一次性解釋清楚,只是又要接著說謊了。 乾坤石事關重大,太師祖一再交代不可泄露一絲消息,而且事關自己的性命,說謊是不可避免的,之前害怕突然被別人發現一些端倪,他一早就準備了一套說辭,如今恰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