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盤絲洞。 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赤霞她們七姐妹,那叫一個大眼瞪小眼的。 一個個是疑惑來著。 師父這也請來了。 到底吃不吃唐僧肉啊。 實際上,在吃不吃這個問題上。 赤霞她們倒是不如紫霞那般熱衷,只是困惑。 師父好好的,怎麽一見到唐僧就這般喋喋不休。 那種訓兒子的架勢,就好像教訓的不是一個高僧,而是一個江洋大盜。 “看樣子,你是不見黃河不死心啊!” 望著滿臉怒意的唐僧,徐鳳年緩緩說道。 “我說你是唐賊,是唐奸,你還不樂意。” “你自己說說,你都幹了些什麽事情?” “都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你嘴裡有一句實話嗎?” “普度眾生?” “更是天大的笑話!” 望著大笑的徐鳳年,唐僧也乾脆在一邊坐了下來:“貧僧一心向佛,普度眾生之心,天地可鑒,這有什麽好笑的。” “說你厚顏無恥,你可真是厚顏無恥到家了!” “罷罷罷!” “既然你不想要面子,那麽貧道也用不著顧忌什麽了。” “你說,大唐待你不薄,你也承認自己生於大唐,長於大唐。那我問你,為何要加害於大唐?” 這話可把唐僧問的一愣。 他臉上露出幾分茫然與不解,隨後說道:“施主為何說我加害於大唐?” “難道不是嘛?”徐鳳年反問一句。 “那好,我問你,你既然生於大唐,長於大唐,那麽對於大唐應該很了解了?” 面對著徐鳳年的詢問。 唐僧點了點頭。 畢竟。 他是一個唐人。 如果說要是不了解大唐,那麽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呢。 有了想要的答案以後,徐鳳年繼續問道:“那敢問高僧,對大唐的印象如何?大唐給你的感受是什麽?” “我唐國土遼闊,君賢臣明,風調雨順,地大物博,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處處透露著祥和與安寧!” 說到這裡,唐僧的臉上還掛有幾分小得意與自豪。 顯然。 這不是裝出來的。 大唐國強民富。 八方來朝。 試問,在這樣一個國度之中。 身為其中的一員。 哪怕是尋常百姓。 誰人能不驕傲! 誰人能不自豪! “高僧也承認大唐的繁榮了?”徐鳳年繼續反問著。 “大唐的強大與安定,那是有目共睹!”提到大唐,唐僧的話明顯也多了不少。 “那我問你,這樣一個大唐,需要你來拯救嗎?你又拿什麽來拯救?” 徐鳳年一記重錘下去,直接問的唐僧有些語塞,可謂啞口無言。 這個了半天,唐僧也沒有這個出下文來。 不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較真。 徐鳳年繼續問道:“咱們就先不說大唐,我再問高僧,一路西來,給你的感受如何?” “國窮民弱,山野多妖魔,更有邪祟亂世。”唐僧可謂知無不言。 這說的,也是實話。 比如,不久前才離開的朱紫國。 連國王的老婆都被妖怪擄了去。 這要是放在大唐,是根本無法想象的事情。 用駭人聽聞來形容,都不誇張! 而徐鳳年,就拿這件事情來做文章。 “好個國窮民弱,多有邪祟亂世。” “高僧自己也承認這一點。”說到這裡,徐鳳年反問一句,“那這究竟是什麽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呢?為何大唐是太平盛世,從無妖魔作亂,而離開大唐國境以後,越往西來,越是有這種事情發生?” “這個……” 唐僧這個了半天,也沒有這個出下文出來。 最後,他找到了一個理由:“那是因為他們心無崇敬,心中沒有佛法!” 說完,雙手合十的唐僧,還道了一句阿彌陀佛。 “是嗎?”徐鳳年聽到這裡,不由得樂了,“高僧既然有救苦救難之心,所見所聞又是這般。那你求取真經,應該救助的乃是這些國家才對,為何偏偏要自私自利到,說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為了大唐?” “貧僧隻願大唐強上加強,而大乘佛法,便是讓我唐更加風調雨順的決定性因素。雖說我佛講究的是眾生平等,但是小僧畢竟生於大唐,長於大唐,自然也有一點私心。在這點上,小僧也沒法隱瞞!” 唐僧說的那叫一個光明磊落。 “好一個強上加強,好一個光明磊落。滿口謊言,這便是你們出家人所說的四大皆空,這便是你們出家人所說的不打妄語?” “怎麽?還不服氣嗎?” 望著臉紅脖子粗的唐僧,翹著二郎腿的徐鳳年就這麽冷目一掃。 “我看,你這和尚陰險的很。” “出口成章,根本沒有一句實話!” 聽到這裡,唐僧急了:“施主為何這般針對於我?” “針對你?”徐鳳年晃著手指頭,“我只是對事不對人罷了!” “你既然從東方一路而來,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那麽應該了如指掌了吧!” 見唐僧點了點頭。 徐鳳年這才繼續:“那好,我問你,你經歷的那些國家之所以招災惹禍,其根本原因是什麽?你莫要在這裡跟我扯東道西,實際上你比誰都清楚。” “造成這些國家亂局的根本核心,便是你們佛門的那些藏汙納垢的佛爺菩薩!” “遠的不說,就說你剛剛離開的朱紫國。” “那朱紫國國王與王后是何等恩愛,可就是因為你們佛門之人橫插一杠,造成他們夫妻分離整整三年。” “那朱紫國國王做錯什麽了?金聖宮娘娘又做錯什麽了?” “你別說這是妖魔作祟。” “妖魔來自哪裡,你應該比我更清楚!” “那賽太歲本就是觀音的坐騎,如果沒有背後有人默許,他敢這麽行事嗎?” “行,你也可以說,是那妖孽偷偷跑下界來。” “可是,到頭來它闖下如此大禍,為禍一方,就這麽直接被人帶走了,什麽懲罰也沒有,這個你承認吧!” “行,如果你說朱紫國只是特例。” “那好,我再跟你說一件事情。” “從這盤絲嶺繼續往西走,就到了獅駝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