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幾人聽著歌聲不由沉浸進去。 過了一會程咬金神神秘秘的將同樣正在搬磚的李靖拉到一棵大樹後面。 “你說,你家這小子不會在外面跟那個仙女好上了吧?” 李靖聞言有些鄙夷的看了程咬金一眼。 堂堂的左武衛大將軍,粗中有細又知進退的從二品大員,腦子裡怎麽會有這種想法。 “怎麽可能,到底還是娃娃,他哪裡來的感情一說。” 李靖生平最恨怪力亂神之說,因此對於老程的猜想,他也是毫不猶豫的進行了乾預。 在他看來自己這小子絕對是撞了什麽大運,獲得了百家中的一部分技藝傳承而已。 昨天晚上聊天還說自己師父叫什麽葉凡的。 自己活了這麽多年,也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那個神仙叫葉凡的。 “那要不等回長安了給這小子張羅張羅?” “唉,還是先等這小子想起我們再說吧。” “就現在他這樣子隨意的不行,要是這小子還沒記起我們,恐怕做再多的事情也是白搭。” 二人剛聊完,這才發現李二拿他們剛搬好的一部分石塊壘起了一個小凳子。 那高度比李躍的小馬扎足足高出一個腦袋。 此時的李二正津津有味的吃著從包裡翻出來的花生米。 這小玩意下酒真的是極讚,就算是乾吃也是十分美味。 李二跟李躍時不時還聊上那麽一兩句,這會整個畫面看起來也是異常和諧。 龍都是無恥的。 此時唯獨老程和李靖苦著臉。 這李二陛下耍賴呀! 剛剛還專門給他們二人強調,搬石頭這種小事一定要自己來。 哪知沒過多久就直接掠奪了他們二人大半的勞動成果。 招呼都不打一聲。 李靖和老程對視一眼,沒辦法誰讓人家是李二陛下呢。 “躍哥兒,想不到你對喝酒也懂這麽多。” “真是無法想象你那授業恩師葉凡真人究竟是何等風采。” “這等前輩高人,若是你們師徒二人將來能夠再見,還請躍哥兒代為引薦。” “我等一定準備厚禮前往拜訪。” 李躍聞言心裡不禁發笑起來。 想見葉凡可以,但那也得等自己穿越到遮天的世界裡邊再說了。 真就開局一張嘴,其他全靠編唄。 一張仙劍海報,和一點點小說故事情節就把這些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老祖宗還是太好騙了。 “有魚了!” 李躍剛想答話,浮在水面上的魚漂猛的下墜,隨後一股巨力也從魚杆處傳來。 在和大魚磨了足足半個小時後,李躍這才將它完全製服。 識相的老程也快速拿起一旁的抄網打算將魚兜住。 老程這麽自覺也是有原因的。 唐朝人也吃魚,不過很多時候都是吃生的。 這玩意叫魚膾,一般人還吃不上。 但由於本身就是生肉,裡邊的寄生蟲等問題經常讓老程吃了拉肚子。 老程從這兩天的總結來看,李躍這小子連肥肉都不吃,想必髒腑很軟,吃不得生肉肥肉。 今天又專門跑來釣魚,肯定又有啥自己沒見過的新菜。 這會表現好點,待會的好吃的一定少不了他的。 今天面條和牛肉干的味道真的讓他無法忘懷,究竟是什麽人才能做出來這種水平的夥食。 單看李二陛下的吃相就能知道,他吃的還不一定有李躍好呢。 抄網中一條又肥又大的魚正在緩緩掙扎。 這玩意在水裡力氣大的足足溜了李躍半個小時。 這會丟下杆子的李躍隻想趕緊將這玩意吃了補充下體力。 這可是勞累了這麽久對自己最大的犒勞。 “老爺,是條鯉魚,看這樣子足足有十斤左右!” 李二湊近一看的確是條大鯉魚,這長度和重量說是這片的魚王恐怕也不算誇大。 李二陛下一句話直接定了網中大魚的生死。 此時的他正準備親手將這條鯉魚放生。 能夠將自己這麽大的親戚放掉李二此時也是心情極好。 李躍聽到這話一下子就急了。 今天運氣不好,一上來就是小魚炸窩,雖說這杆子根本就沒有停過。 但來來回回都是小魚有個得兒的意思。 這幾個二貨腦子被驢踢了,難得碰到這種大貨放了作甚。 “你們三個幹嘛,這麽肥的魚你們放了幹嘛?直接烤著吃了不就好了!” 臥槽! 三人身體仿佛一道電流閃過,聽到李躍這話紛紛愕然。 “陛下當初有過旨意,鯉魚是不能吃的。” 唐朝的時候李姓可是國姓,而鯉魚的鯉又和李字同音。 這樣一來,原本的盤中餐桌上菜,瞬間搖身一變成了皇親國戚。 甚至就連早在漢朝就已經出現的馬桶也是這樣。 那會馬桶一直被人叫做虎子,但在大唐為了避諱李虎的名字。 虎子就成了馬桶。 反正龍的騷操作遠遠不止這些。 當時規定人們抓到鯉魚必須放掉,要是膽敢進行售賣,抓住可是有六十大板的賞賜的。 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天子姓李,象征為龍。 鯉魚也姓鯉,結果就被直接推向神壇。 尋常百姓為了避諱鯉魚,還專門叫這玩意赤鱘公。 就將剛剛和李二打賭贏下來的玉牌上面都雕刻著鯉魚。 “我特麽真是服了!” 李躍一把將魚抄搶過,先將自己的晚飯保護好。 “你們也是夠憨的,就那麽荒唐的一道旨意就要去遵守,這不有病嗎?” 李靖聞言嚇得臉色煞白。 李二本二就在這裡,敢直接說龍的旨意荒唐,這不純粹找削嗎。 “我給你們講,鯉魚可是個好東西。” “這玩意不挑食,適應性又強,吃了還有營養。” 越國大夫范蠡也說過“鯉不相食,易長又貴也。 “但這可是陛下的旨意,這不是明擺著不給陛下面子嗎?” 聽了老程的話語,李躍淡淡道。 “就因為一個同音,就讓百姓飯桌上少了個可以果腹的東西。” “今年鬧災都成什麽樣子了,蝗蟲又吃不了!” “那有些百姓吃土,換小孩,幹啥的都有。” “多少人被餓死,不是我在這胡說,隨便出去看看,多少湖裡的鯉魚大的都要成精了。” “當初百姓要是能夠吃魚,就不至於餓死那麽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