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58章 双喜临门
  第58章 雙喜臨門
  對於四千礦工,朱誼汐以伍、什、隊、把總、千總的編制,快速地組建。
  隊長,也稱作哨長。
  而把總,則管理四百多人,相當於現代的營長。
  基本上,四千人,分為三個千總指揮。
  對於千總,則是朱誼汐親自任命,其余的中底層軍官,則從防疫兵中抽調幾十人任命。
  從匠營中拿了武器,鎧甲,一行人,突破了六千之數。
  作為貼身親衛,孫林歎為觀止。
  而孫萱,則睜著漂亮的眼眸,又看著不動聲色的朱誼汐,心中難以置信。
  就這樣,手底下就有六千人了?
  朱誼汐自然不清楚兩個年輕人的感受,他反而對於巨人閆國超,頗有興趣:
  “國超,你這體格,擔任親衛有點屈才,待過段時間,自有你的用處。”
  “嘿嘿,多謝巡察!”
  閆國超回首望了一眼漸漸模糊的西安城,不由得松了口氣,憨笑道:“能活下來,脫離礦山,再好不過了。”
  朱誼汐點點頭,這體格,打籃球是把好手,但如今,衝鋒陷陣,也是把利器。
  不過,還是得為他打造貼身重甲,那就是十足的人形坦克了。
  一行人走的匆忙,但礦軍中初步建立軍官,制度有了,速度就有了保證,四天功夫,就到達了潼關。
  “你哪裡來的那麽多人?”
  李繼祖驚了,又格外的羨慕道:“還有許多的鳥銃,嘖嘖,你也算是有本事。”
  “總督壓箱底的人了。”
  朱誼汐輕聲解釋道:“加上這六千人,應該能守住潼關了。”
  目前潼關只有三千人,他這六千人一來,地位立馬就顛倒了。
  他反而佔據了多數。
  李繼祖的腔調,低了許多,但關系依舊親密。
  朱誼汐也對此人頗為拉攏,這三千人,大小也是塊肉啊!
  “記住,咱們要速成,只要刺、捅,這兩招就行,一定要讓他們成為火槍兵們的最佳盾牌。”
  朱誼汐對著朱猛,再三強調道。
  隨即,他一邊操練礦軍,加上練正步,另一邊,則不斷地發出探子,想要知道汝州的消息。
  ……
  而前線的孫傳庭也未讓人失望。
  數萬人激情碰撞下,汝州城不堪一擊,衣衫盡喪,新任的闖賊,不得不脫城而去,秦軍贏得了這場勝利,成為汝州之主。
  而,作為兵政府侍郎的邱之陶,則秘密來到馬棚,見到了飼養馬匹的管家。
  只是,眼前的環境,怎麽也讓人不適。
  以人身為食槽,掏空內髒,放入草料,馬匹不斷地拱食,血肉摻和著草料,使得戰馬嘴角帶著血色。
  恍若地獄一般。
  “公子!”管家滿臉傷痕地前來拜見。
  邱之陶扭過頭,對於這些,他早已經習慣,他對隱藏在馬廄的管家道:“你把這封信,轉交給秦軍,務必交給孫督師手中。”
  “是,少爺。”管家狠狠地點頭:“闖賊定然覆滅。”
  “我定要闖賊不得好死,以報祖父之仇。”
  邱之陶惡狠狠地說道,滿臉憤恨之色。
  忽然,他覺得耳朵有點頭,轉身一看,不知何時,一匹戰馬竟貼近他的耳朵,舔食起來。
  “嗯?”
  “公子,闖賊著實不是人,他們經常將人耳貫穿,混入水中,所以這些騾馬一近人,就尋思著飲人血呢!”
  管家沉聲道。
    “賊子果不為人。”
  丟下一句話,邱之陶搖搖頭,快步而走。
  他曾在俘虜營中,對此慘狀,已經見的多了,只有驚詫,沒有恐懼。
  凡十五以上,四十以下的男子,都會被掠為奴隸,每一萬人,則蓄奴二十萬。
  軍中無以為樂,斷耳、剔目、截指、折足、剖心、鋸體等**百姓,幾乎習以為常。
  甚至,闖賊本部,不準攜帶輜重,輕裝出征,為了保證軍隊轉移的迅速,凡士兵妻子產子,嬰兒一律溺死。
  “此等賊軍,怎能是天命?”
  而孫傳庭正在籌劃汝州之戰後的行動,忽然親兵來報,說從襄陽來了一個商販,有急事求見。
  來人正是邱之陶的管家,他把蠟丸雙手遞上。
  孫傳庭讀罷來信,禁不住眉頭舒展,露出了笑容:“果然,邱之陶必不會令我失望。”
  其言語的,正是在之前,所言語鼓噪襄陽亂闖軍心的策略。
  另外,還說了李自成主力,在襄城、郟縣等候多時。
  “某,定要殲賊於襄城,剿滅這股最大的流寇。”
  孫傳庭親筆寫了一封回信,交給管家,再三囑咐他一路小心。
  隨即,他又讓幕僚起一份奏疏,列舉了此次出關所取得的赫赫戰果,字裡行間洋溢著高昂的鬥志和樂觀的心情。
  而接下來的用兵,則在寶州。
  寶州緊鄰郟縣、襄城,所以,其位置極重。
  州牧陳可新對李自成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守城,但在秦軍不計代價的強攻下,最後只能城破人亡。
  顯然,邱之陶並沒有猜錯,李自成主力,就是在襄城、郟縣一帶。
  只是,孫傳庭沒預料的是,李自成設立大量的土堡,扎好了口袋,早就等著他的到來。
  一時間,數十萬大軍,對峙前線,軍營連綿數十裡,望不到邊。
  九月初。
  北京城可謂是雙喜臨門。
  崇禎皇帝先是接到了吳三桂派飛騎送來的密件,言語說“虜酋”皇太極已於八月初九暴病身亡。
  其六歲幼子福臨即位,睿親王多爾袞和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
  “虜廷”政局不穩,紛爭不斷。
  之後,他又接到孫傳庭從汝州來的報捷奏疏,情不自禁地連拍禦案,興奮道:
  “好!!好!!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想到此處,他老淚縱橫,一時間竟失態起來。
  隨後,崇禎傳諭閣臣和兵部、吏部、戶部、工部的堂上官,前來議事。
  崇禎皇帝將孫傳庭的奏疏在眾臣中傳閱了一遍,躊躇滿志道:
  “孫督師屢報戰捷,賊之覆亡只在旦夕之間。卿等以為如何?“
  兵部尚書馮元飆作為孫傳庭好友,不由得神情憂慮:
  “流賊人馬數倍於我,此番卻一觸即潰,實乃以弱兵誘敵。
  督師貿然輕進,臣深以為憂。”
  兵部侍郎張鳳翔也勸說道:“懇請陛下火速傳旨,戒孫傳庭萬勿浪戰。”
  首輔張演見此,忙混了過去。
  而崇禎自討了個沒趣,隻好尷尬地命眾卿退下。
  至於讓孫傳庭撤軍,崇禎毫無這般意思。
  這是清楚內亂流民最好的機會,豈能浪費?
  時近黃昏,崇禎步出乾清宮,整個宮院異常靜謐,但見一抹斜陽西照,天邊幻化出忽濃忽淡的迷離光彩。
  崇禎以為吉兆,默默禱告:“孫傳庭一定能獲勝!國運一定會有轉機!”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