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雲舒的慌張,劉徹臉上浮現出壞壞的笑容,不過稍瞬即逝。 雲舒和大公子以後的日子是好是歹,全都系在劉徹一人身上,她可不敢得罪這個尊主! 於是她趕緊說:“那一晚委屈公子了,我去買衣服的時候,著急的不得了,想著公子穿著濕衣服站在弄堂裡吹著過堂風,萬一病了可怎麽好?偏偏那一家成衣店只有一套適合公子身型的衣服,我也就顧不得衣服是否好壞,趕緊買回來,還請公子擔待一二。” 劉徹饒有興趣的看向雲舒,心想這小丫鬟還挺會說話,一面伏低做小,一面說著是為他好,若他再發脾氣,豈不是顯得他太小氣? 雲舒悄悄的觀察著劉徹的神色,可看不出他到底是喜是怒,於是又從袖子裡取出那晚劉徹給她的龍紋翡翠,說:“公子那晚匆匆離開,我沒來得及將翡翠還給公子,此物貴重,拿來換衣服實在可惜,還請公子收回。” 那翡翠雖不是特別重要的東西,但是皇家之物流落在外總是不好。劉徹那晚因為著急才拿這個東西換衣服,回宮後就派人去通樂大街上尋這塊龍紋翡翠,無奈怎麽都找不到。此時雲舒送上門來,他自然樂得收下。 不過在收下的同時,劉徹心中已閃過一個想法,於是笑著說道:“說來你那天也算幫了我的忙,若讓你一個小丫鬟替我墊付買衣服的錢,傳出去我顏面何存?這樣,等我回家後,我備份賞賜讓人送來,到時候你可千萬收下。” 雲舒受寵若驚,心中卻十分不安,劉徹的賞賜哪是那麽好收的?而且她剛剛分明看到他的神情有一絲絲怪異,總覺得有些不尋常。 他們兩人說著話,東方朔在另一列,偷偷問竇華:“這位公子氣質尊貴,舉止不俗,敢問是哪家公子?” 竇華笑呵呵的給東方朔斟酒,打馬虎眼說:“一個朋友,呵呵……” 按照禮儀,韓嫣在進來時就該互相引薦,可是他沒介紹,在場的人也沒有問。東方朔是個機靈人,他察言觀色,便知道這位公子的身份必定不方便對外人說,於是坐直身體不再詢問。 劉徹今天在宮裡聽到韓嫣說有個小聚會,參加的人一個是他看中的東方朔,一個是有意入貲的桑弘羊,聽了這些人的名字,他就有了跟韓嫣一起前來的意思。 劉徹登基之初,發布告征召天下賢良方正和有文學才能的人,各方志士、儒生紛紛上書。東方朔也給劉徹上書,共用了三千片竹簡,兩個人才扛得起,劉徹整整讀了二個月才讀完! 劉徹不僅欣賞東方朔上書時的文章,更覺得他的自薦書寫的很有氣魄!東方朔在自薦書中毫不自謙,一直誇自己怎樣有才學,怎樣有抱負,劉徹本就是意氣風發之人,他欣賞東方朔的這種氣概! 不過劉徹沒見過東方朔本人,他想重用的話,就需要有全面的了解,他想趁著這次小聚看看東方朔到底是個怎樣的人。而桑弘羊他也略有些印象,看起來是個很俊很乖的少年,這賣官賣誰都是賣,若能賣給一個他中意的人,劉徹自然高興,所以也想一並看看。 思量再三,他便向兩位太后謊稱,說要跟韓嫣一起去馬場練騎術,轉而溜了桑家的小宅子裡。 大公子已知道劉徹的身份,東方朔雖不那麽明確,但從眾人的神情中知道這個人身份不凡,所以他們兩人在劉徹面前畢恭畢敬,努力表現出好的一面。 東方朔才華橫溢,風趣幽默,在眾人的討論中,漸漸聚集了大家的視線。 雲舒在旁暗暗著急,東方朔太亮眼,討論的話題又不是大公子擅長的,若一直這麽下去,劉徹肯定注意不到大公子! 正犯難的時候,韓嫣已提議離開宴席,去長春湖遊湖。 “我家上月剛打造好一艘遊船,泊在長春湖中,我們呆坐在屋裡說話,不如去船上邊賞景邊聊天,豈不快意?” 眾人都說好,因為他們沒有帶隨身之人,所以大公子讓雲舒和顧清都跟過去服侍。 一行人乘著馬車來到接近長安外郭的長春湖,只見湖邊的夏柳婀娜,迎風招展,湖中的一隅種滿荷花荷葉,加之今天天氣不錯,陽光明媚,這些植物在陽光下都呈現出一種有活力的姿彩,景色十分宜人。 眾人在小渡口登船之後,雲舒和顧清從船艙裡取來坐席和桌案,在甲板上布好席位,然後服侍幾位公子閑散的坐下。 待船夫將船劃至中央,東方朔提議道:“美景當前,我們不如作賦留念吧?” 東方朔專撿他擅長的東西說,雲舒可看不下去,她得想辦法讓大公子出頭,於是在給劉徹斟水的時候,聲音不大不小的說:“這個湖真大,得遊一下午吧?幾位公子若只是作賦,作完了豈不沒事可做?不如接楹聯吧!” “楹聯?”劉徹疑惑的望向雲舒,問道:“楹聯是什麽?” 眾人的注意力都被劉徹的問話吸引過來,雲舒在大家的注視下不疾不徐的說:“接楹聯是我家鄉那邊的讀書人喜歡玩的一種遊戲,楹聯講究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平仄相拗、句法相同,一副楹聯由兩句對偶句組成,一人說上句,一人接下句,接錯或接不上之人就算輸。” 東方朔對楹聯很感興趣,緊追著問:“你再講仔細一些,有什麽規矩?” 其實楹聯就是寫對聯,對聯相傳起源於五代十國,漢朝並不興做這個,不過漢賦中已非常講究語句的對偶,做對聯對這些文化人來說,再簡單不過。 雲舒婉婉道來:“做楹聯有很多對格,好比正名對、同類對、連珠對、雙聲對、疊韻對、雙韻對等等,舉個例句來說,上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下聯: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聽完雲舒的話,東方朔不禁拍手叫好:“好一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沒想到桑公子家裡的丫鬟也這麽有才學!” 劉徹等人看向雲舒的眼光也驟然一亮,十分的驚奇。 雲舒趕緊擺手說:“不是的、不是的,我爹常跟鄉裡的叔伯一起玩楹聯,我從小聽到大,記得一兩句而已,讓我自己想,我想不出的……” 大公子也說:“雲舒只會一點皮毛,擔不得東方兄的誇獎。既然大家都覺得接楹聯有意思,我們也嘗試著做兩句吧?” 雲舒之所以要提倡他們作對聯,是因為她怕東方朔在辭賦上面蓋過大公子,遮掩了大公子的才華。作對聯橫豎只有兩句,大公子的才學也不是不行,應該能夠輕松拿下。再者,大家都是第一回玩,公平一些。 果如雲舒所料,大公子在做楹聯方面,絲毫不比東方朔差,他思維敏捷,頗得大家讚賞。 接了好一會的楹聯,周邊的景色都被他們誇遍了,雲舒適時的說:“我記得一個十分有意思的楹聯,要不我說來讓大家接一接?” 眾人滿是期待的看向雲舒,猜想這個小丫鬟還能給大家帶來怎樣的驚喜? 雲舒坐正身子,說:“以前我村裡有一家的老翁五十大壽,請眾人參加宴席,赴宴的有一位百歲老翁,主人便出了一個上聯讓大家猜百歲老翁的具體年紀,並接出下聯,那上聯是: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各位公子,你們說這個下聯要怎麽接?” 一時間,眾人都沉思起來,這個對聯看似容易,實際上卻難的很,不僅是作對聯,還是做數學題! 雲舒笑吟吟的看著大公子, 她覺得這種事情對大公子來說要簡單很多,東方朔、劉徹等人可能會被老翁的年紀難住,但是大公子應該最快算出來的。 果然,大公子手指在桌面上敲了兩下,說:“有了!下聯是:古稀雙慶,又多一個春秋。對不對?” 雲舒非常高興,頻頻點頭。 “花甲”是指六十歲,“花甲重開”指兩個花甲一百二十歲;“三七歲月”為二十一歲,上聯加起來共一百四十一歲。 而大公子接的下聯中,“古稀”是指七十歲,“古稀雙慶”是指兩個古稀一百四十歲,再加上“一個春秋”,下聯加起來也是一百四十一歲! 其余幾人的反應慢半拍,待大公子說出來才反應過來,一時皆感歎大公子有才。 大公子謙虛道:“這次是我投機取巧,我生於商賈之家,若連這幾個年紀都算不清楚,豈對得起先祖?” 竇華說:“聽賤內說,桑兄弟以心算聞名於四方,今日看來,果然不錯!” 大公子連說不敢當,劉徹看向他的眼神,卻多了幾分思索。 之後的時間裡,劉徹跟大公子頻頻交談,問他多大,家裡有哪些人,具體做什麽生意,他能夠心算到什麽程度等等話題,雲舒在旁看著,喜從中來! 她心中松了一口氣,總算是沒辜負她費這麽大周章,從作賦到對聯,再到心算,終於把大公子的才能給引出來,金子上面蓋著太多沙,她這個掘金工人,不容易啊! 【今天只有一更,大家別等啦,不過這章的字數,有一章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