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兩三天,臨下班前一個來小時,周建平準時出現在肉聯廠門衛辦公室,為了消除人們的反感,盡管周建平本人並不抽煙,但他每次都帶著一包煙,進屋後給每人發一顆,剩下的煙便扔在桌子上,讓人隨便抽,他自己則坐下來看報紙。 第四天上午十點多,周建平又來到門衛辦公室,他跟在座的人敬煙的時候,被稱作班長的人問他,“你還沒見到你的朋友嗎?” “據說他出差了,不知道哪天回來,我就在這兒等他吧。” “你的朋友哪個部門的?叫什麽名字?” 周建平報出了供應科那位業務員的姓名,對方很熱心,“這個人我認識,要不我用內部電話幫你問問他們科裡的同事?” “謝謝,不用麻煩了,出差在外,他們科裡的同事也不一定知道他哪天回來,我不著急,還是在這兒等他吧。如果我在這裡打擾了你們的工作,那我就到門外等候。”周建平一副很自覺的樣子。 “不,你在這裡並沒有打擾我們,你請便。”說著,班長順手遞給周建平一摞當天的報紙。 周建平明顯感覺得到,他每天帶來的一盒煙,起了很大作用。 中午十一點半,下班的人群向廠門外湧去,過了大約十分鍾,班長拍了一下周建平的肩膀,“你看,那不是你要找的那位朋友嗎?看來出差回來了,他正下班往家走呢。” 周建平從窗戶裡順著班長手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位身穿灰色人民服的三十多歲年輕人,他嗖地站起身來,“對,是他!”其實,他根本不認識那位業務員。 快步邁出門衛辦公室,周建平大步跟著穿灰色人民服的人,但他並未追上去,而是特意跟那人保持著十幾米遠的距離。 到了職工住宅區,灰色人民服拐進了十號樓的二單元,周建平記住了這個地址。 傍晚六點半,天色完全黑了下來,周建平從小旅館出來,在附近的商店買了點煙酒水果之類的禮物,到達十號樓前面,已是晚上七點多,他向路燈下幾個正在下棋的人打聽供應科宋業務員居住的樓層,“小宋呀,他家住在二單元五零一號。” 周建平道謝以後,提著禮物上了五樓,在五零一號門上敲了幾下,“誰呀?”開門的,正是周建平中午看見的那位穿灰色人民服的年輕人。 “請問這是供應科宋業務員家嗎?”周建平佯裝不認識對方。 “我——,你——?找我有事兒?” “哦,看來你就是我要找的人,不知能否讓我進屋說話?” “哦,當然,請進!” 這也是舊式樓房,不過無論面積還是屋內陳設,比馬興偉家那個房子都要差遠了,這個房子的面積大約四十多平方,除去門廳兼客廳,裡面只有一間起居室。 女主人陪著孩子在裡屋寫作業,賓主分別在兩把木質靠椅上坐下來,“你是哪個單位的?找我幹什麽?”主人問。 “宋業務員,我是華興輕工機械廠附屬公司銷售科新來的業務員,我叫周建平,初次相見,一點薄禮,不成敬意。”說著話,周建平把提著的袋子放在主人跟前。 一聽華興輕工機械廠附屬公司,主人頓時明白對方的來意,雖然對那個單位的銷售人員沒有好感,本想不給周建平好臉色,俗話說當官不打送禮的,看見周建平雙手遞過來的禮物,主人說話的語氣平和了一些,“你是新來的業務員,怎麽找到我這裡的?你們單位以前的同事都沒跟我見過幾次面,他們也不可能知道我住這裡。” “不瞞你說,我到你們這裡好幾天了,經多方打聽,才知道你分管采購我們公司生產的添加劑,我怕給你帶來不便,就沒到廠裡的供應科去拜訪。為了認識你,我到肉聯廠的門衛辦公室一連等你四五天,他們問我為什麽不直接去供應科找你,我謊稱你出差了,不知道哪天回來,隻好一直在廠門口等待。” “是嗎?你一連幾天去門衛辦公室,不怕那些人煩你嗎?” “宋業務員,我自己從不抽煙,卻每天帶去一包煙,放在門衛辦公室桌子上隨便他們抽,誰知道是不是那包煙起了作用,反正沒看出他們煩我。那個班長說他認識你,還要幫我往供應科打電話跟你聯系,我說你出差沒回來,他才沒跟你打電話。今天中午下班時,我正在看報紙,那位班長指著一位穿灰色人民服的人告訴我,說你出差回來了,下班正往家走。正是通過他的指點,我才認識了你,從門衛辦公室出來,我跟在你的身後,直到你拐進10號樓的2單元,我就知道了你家的住處。”周建平講著自己的故事。 “哎喲!你這樣的銷售人員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事我也是第一次聽說,搞銷售能把工作做到這種程度,真不簡單!我佩服你這種工作態度。”老宋被周建平的舉動感染了。 “初次見面,稱兄道弟是我高攀,但社會上講究這個,咱們都是年輕人,我的年齡應該比你更小,管你叫一聲宋哥,不知是否冒犯?”前幾年的歷練,加上周建平也看過很多書,他對怎樣跟人聯絡感情,早已駕輕就熟。 “冒犯二字從何說起?咱們都是跑業務的,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交往,根據年齡大小,稱兄道弟很正常,稱職務,你我都是一般職工,沒有一官半職,要不像港台一樣稱先生,旁人聽見覺得好笑,相互之間也不習慣。”老宋倒像是個豁達人。 “宋哥見多識廣,我剛涉足銷售業務,以後還請多多指教。” “不敢指教。請問周老弟,你來找我有何貴乾?”老宋顯然是明知故問。 周建平不慌不忙,“沒事兒,我找你主要想跟老宋大哥認識一下。” “哦——,你們公司現在的銷售情況怎麽樣?” “一般吧,還過得去,雖然失去了一些老客戶,但我們又開發了一批新客戶。”周建平不能隨便亮出底牌。 往下聊的全是一些毫不相關的話題,對於業務方面的事,周建平隻字不提。 周建平表面上心若止水,老宋卻沉不住氣了,“你們單位以前一直是我們的供應商。” “是嗎?我到銷售科時間不長,沒有人跟我講這些往事。” “知不知道我們現在為什麽不用你們的產品?” “不知道,也許我們產品的質量不好,或者價格太高,產品不受客戶待見,不外乎就這些原因,難道還有別的原因嗎?”周建平故意裝出一副不知情的樣子。 “恰恰相反,你們的產品質量最穩定,價格也不是最高的。”老宋道。 “哦——,既然如此,我們的產品為啥還被紅星肉聯廠給趕了出來?” “剛才說了,我敬佩周兄弟的工作態度,否則我不會告訴你這些。” “多謝宋大哥高看,小弟受寵若驚,請大哥明示。” “其實,你們的產品有質量上的優勢,價格也不貴,但你們差在售後服務上,而且從不願意跟客戶溝通。” “大哥能說的具體一點嗎?” “比如,我們車間在生產過程中,為了配料時用起來方便,提出改換小包裝,將二十五公斤一件的包裝改成十公斤一件,你們的銷售人員說啥也不同意,不知道是他們嫌麻煩,還是你們公司生產車間嫌麻煩。另外,你們的銷售人員根本不願意聽取用戶反饋的意見,他們自以為是,一年也跟我見不了兩次面,而且見面除了喝酒,基本不談正事兒。”老宋越說越來氣。 “這些人幾乎沒有經商理念,他們覺得做銷售就跟在車間操作機器一樣簡單,渾然不知這是跟人打交道,更不知道銷售就是為用戶提供服務。在公司,這些人坐在銷售科辦公室,就像一幫大爺,自我感覺良好。”周建平道。 “你說的對,他們的理念不行,根本沒有服務意識。現在不是幾年前那個計劃經濟時代,政策放開了,用戶選擇的范圍也寬了,人家用不著在你那一棵樹上吊死,你不願意按照用戶的要求做出改變,用戶就會拋棄你,誰願意滿足我的要求,我就用誰的產品,事情就這麽簡單!” “老哥這番話,讓我深受教育,做銷售,關鍵要有服務理念和服務意識。不過,我想告訴老哥一個消息,我們單位也在改變,前段時間,公司制定了新的銷售政策,對銷售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 “哦,怪不得連老方都親自出面找我。可是在我跟他們的接觸中,沒看出來有什麽變化呀!”老宋道。 “我不是說了嘛,他們當爺當慣了,要想讓他們在理念和意識上發生改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現在看來,公司的新政策新舉措,只能治標不能治本,這個本,就是理念和意識。” “周兄弟,你下了那麽大力氣找到我,通過剛才這番談話,我覺得你跟你們銷售科的其他人不一樣,你以前是做什麽工作的?” “不瞞老宋大哥,我是單位的臨時工,說白了就是打工仔,剛才說到理念和意識,因為前些年我曾經有過兩三年的經商經歷,所以這方面有親身體會。” “怪不得,看來周老弟這次是有備而來呀!” “宋兄何出此言?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