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没有捷径

谁是中国篮球的第一小前锋,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心中各不相同。 但谁是中国篮球史上最令人遗憾的小前锋,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是唯一,那个最大的如果。 ps:已有完本精品《篮坛之氪金无敌》《我投篮实在太准了》《这个前锋不正经》《体坛之召唤猛将》《体坛之篮球教父》,放心食用。

第6章 疯子
  第6章 瘋子
  熱身晨跑結束後,徐永去往校外自己租的一個訓練小房間,正式開始了今日份的訓練。
  三練的時間,分別是早上的4點30到6點,下午的3點到4點30,晚上的9點到11點。
  之所以這麽安排,是因為4~6小時的休息時間能最大程度緩解肌肉疲勞。
  而在這些訓練中還穿插著其他事情,比如7點30分是魔鬼隊的合練時間,而9點30到下午2點30是文化課時間。
  除了訓練訓練,他對每一練的訓練內容也有規劃。
  第一練,主要內容是核心力量訓練。
  訓練核心力量的方法有很多種,他選擇的是籃球運動員比較常見的一些,諸如引體向上、平板支撐、拿球跪姿伐木、屈腿兩頭起等等。
  當然在這些訓練開始之前,他會進行關節拉伸、跳繩、甩繩這些喚醒肌肉的訓練。
  這也是為什麽他要在校外租房間訓練的原因,因為這需要一些器材輔助,而這麽早的點,健身房是不會開門的。
  第二練,主要內容是三分球訓練。
  訓練三分球的目的不僅僅是因為這是他的弱項,更是因為作為重生者,他知道三分球在未來籃球的重要性。
  這不僅決定了他在校園籃球中的表現,更會影響到他的職業生涯長度。
  同樣的,在這個訓練開始之前,他會先去健身房進行力量訓練。
  此時的力量訓練不是核心力量,而是全身的,是為了進一步增強爆發力。
  一般情況下,他會走完這樣一套訓練流程:八十公斤杠鈴臥推熱身,四十公斤杠鈴彎舉開始,接著八十公斤頸後深蹲、皮筋手腳拉伸、四十公斤硬拉,最後以二十公斤的負重台階收尾。
  他的投籃訓練會緊接著在這些訓練之後,因為這樣能模擬激烈比賽後的身體狀況,能讓自己適應高強度比賽。
  這也會是一天中最難的部分,因為力量訓練導致的肌肉酸痛,讓他投出的每一顆球都像是鉛球。
  第三練,這部分訓練的內容會比較全面,涵蓋了核心力量、投籃和控球等方面。
  一般來說,他會先到球館進行一些不需要器材輔助的核心力量訓練。
  緊接著,他會借助一個比籃球質量重四到五倍的皮球進行訓練,向牆壁傳球,和雙手向地面大力擊打。
  這一部分的目的,是為了讓籃球在自己的感覺中盡可能地變輕,那麽在實戰中他自然也就能更加輕松掌握。
  等到這些結束後,他會進行三分球投籃訓練。
  最後,是有關控球的訓練,包括但不限於原地的諸如高低重心運球、背後胯下運球、指尖八字,行間距的直線衝刺和過障礙物等。
  這份訓練安排最直接的感覺就是:強度大到一般人根本堅持不下來,時間多到根本沒精力想別的事情。
  什麽九九六,在這面前都是神仙日子。
  徐永在最艱難的開始階段,完全是憑借那股子想要彌補遺憾的動力咬牙堅持下來的。
  至於現在,他已經習慣了。
  人類的潛能,大到超乎想象。
  而且他的訓練計劃也絕不是盲目的,不僅有針對性,而且也有主次,最優先的是核心力量,其次是三分球,然後才是控球。
  至於其他技術,他並不著急。
  因為他很清楚做好這些,把這些訓練成為自己的長處,他就能打進NCAA和NBA,然後再慢慢進化。
  現在他已經完成了打進NCAA的目標,接下來的目標就是NBA。
  而且他最多有四年的時間,他有絕對的把握,當然或許根本用不了那麽長時間。
  大概六點半吃完早飯後,徐永提前到了球館休息,等待球隊訓練。
  不一會兒,哈登就跟著佩拉一起來了球館。
  在每天球隊訓練開始前,佩拉都會給哈登開一段時間的“小灶”。
  佩拉是哈登高中教練這事情他知道,但他其實還是有疑惑的,畢竟為了一個高中教練而選擇大學,這顯得多少有些不理智。
  不過看佩拉對哈登的態度,這個高中教練對哈登而言或許有其他特殊意義。
  徐永起身向哈登打招呼。
  在看到徐永濕漉的訓練服後,哈登瞪大眼睛吐槽道:“你真是個瘋子!”
  在和徐永住了一段時間後,他不可避免地在某一天被鬧鍾吵醒,然後在好奇心驅使下和徐永一起練了一段時間。
  注意,是一段時間不是一天,他哈登也不是一般人。
  可是在十多天之後,他還是選擇了放棄,因為他感覺自己繼續練下去要從哈登變成拉登……
  然後就是現在,徐永竟然在比賽日的第二天還這麽練,這不是瘋子是什麽?
  而且也就是這一刻,他終於理解佩拉當初為什麽說到努力兩個字的時候要加重語氣,這份毅力實在太過強大!
  徐永笑了笑,自從習慣了這種訓練強度後,他停下來反而會覺得渾身不舒服。
  就在這時,魔鬼隊的隊員陸續來到球館。
  這支球隊的幾個核心成員,除了徐永和哈登外,名氣最高的就是傑夫·潘德格拉夫,身高2米08的中鋒。
  剛開始徐永也不知道這是誰,但總有股熟悉的感覺,後來仔細回憶之後才想起來是誰。
  這是歷史中加盟了馬刺的傑夫·艾爾斯。
  實際上,因為這已經是在球隊效力的第三年,艾爾斯才是這支球隊的元老人物。
  他上賽季場均12.1分9.1板的數據,也是球隊當之無愧的核心。
  從揭幕戰的表現來看,徐永和哈登加上他,就是魔鬼隊新賽季的三叉戟。
  而除了他們之外,球隊的主要成員:
  主力控衛:身高1米85的德裡克·格拉瑟,白人,今年大二,以傳球和三分見長。
  當然這個見長是相對於隊內其他後衛,畢竟上賽季33%的三分命中率和3個左右的助攻,在其他隊上不了台面;
  主力小前鋒:傑倫·希普,也就是被徐永鬥牛打爆的那個,1米93的NCAA級別的白人小前鋒,也是大二,上賽季場均7.6分3.3板。
  NCAA的大部分球隊隊員都是undersize的,也就是不足尺寸的,這也是很多球員到了NBA會掙扎的原因。
  就比如希普,在NCAA是前鋒打法,但是這身高真進NBA是會被要求去打控衛的,那根本就是兩個世界。
  當然大概率他也沒有那樣的機會。
  而能打的比如庫裡,這時候在戴維斯打的仍然是得分後衛,歷史中他也會因為身高問題在下賽季改打控球後衛。
  第六人:泰·艾伯特,身高1米90,特點是有得分爆發力,但類似於JR·史密斯那種極不穩定的存在。
  第七人:裡哈德斯·庫克西克斯,身高1米98的後衛,和徐永、哈登一樣都是大一新生,是三星高中生,有一定天賦。
  第八人:埃裡克·博阿滕,2米08的替補中鋒,2006年從杜克大學轉校過來,這賽季才得到出場機會。【注2】
  至於剩下的,就是工具人A/B/C級別的了,NCAA球隊的大名單能有11到15人,但一般最多就是8人轉。
  ……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