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神人捧之登天 “你們方才說,是黃三元的書童和家將,發現賊子圖謀不軌,現在入了瓊林苑,還不速速招來!” 慕容複和四大家將剛剛走入,就見此處禁軍的首領,殿前司統兵官,以一種極為不善的眼神看了過來。 慕容複也不多話,揮了揮手,四大家將把押住的賊人往前一推。 眾禁軍目光炯炯,眼中不是欣然,而是憤怒與審視。 今日被區區三個賊子打得落花流水,如果再給幾個家將拿了西夏細作,那臉就丟得太大了。 但讓禁軍頭領心頭一沉的是,這些賊人不是冒功。 因為他們目光凶厲,頭努力昂起,嘴角掛著冷笑,顯然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禁軍頭領又將目光下移,看腿型。 是嚴重的羅圈腿,兩腳貼緊時都不直,這是常年騎馬的特征。 再看雙臂,長而有力,肌肉結實,弓術定然不差。 這些特征,單一拿出來,並不能證明什麽,但一起存在,就是實證。 大宋和西夏每年都會派出細作,入對方的重城查探情報。 大宋是為了防守,西夏是為了侵略。 這些細作不是收買些窮苦老百姓,窮酸讀書人就能成的,都是軍中最精銳的漢子,改頭換面,潛入對方的國家。 換而言之,眼前被拿下的不是漢人,而是黨項人。 確實,眼見進士們站得遠遠的,不敢接近,這些明明淪為階下囚的西夏人咧嘴,齊聲大喝:“我們是大白上國的勇士!” 西夏是宋人的稱呼,黨項人尚白,很多時候都自稱大白高國,大白上國。 這些細作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惡狠狠瞪著眾人:“只可惜沒能殺光你們這群懦弱的宋人!” 禁軍頭頂再也聽不下去,大手一揮:“帶下去!” 慕容複阻止:“且慢!” 禁軍頭頂勃然變色:“放肆,你是什麽身份,敢在這裡呼喝?” 換成尋常百姓,就被他嚇住了,可慕容複又豈會理他,冷笑道:“我們地位雖低,但對大宋對官家的忠心卻是一致的,這些賊人選瓊林宴作為襲擊點,是有內應指使的!” 此言一出,禁軍還沒怎樣,眾進士炸了。 瓊林宴是他們十年寒窗換來的榮耀時刻,結果被攪得一團糟。 如果說單純是西賊策劃的襲擊倒也罷了,聽這意思還有內部的奸細? 是可忍,孰不可忍! 禁軍首領的臉色也變了:“是誰?” 慕容複一推手中的黨項人:“還不交代?” 這個人與其他視死如歸的不同,身子一直在輕微顫抖。 眼見他要泄密,其他黨項人勃然大怒:“兀卒的榮光照耀著我們,你敢泄密,死後也會被鬼神啃食!” 兀卒是黨項人對西夏皇帝的稱呼,鬼神更是家家戶戶敬畏拜祭的存在。 如此一說,更增添了幾分可信。 眼見時機成熟,這個早就被許悅抓住,後來又被夜鶯喂下魔藥,添加部分記憶的黨項人,顫抖著伸出手,指向殿內一人。 唰! 眾人順著他所指的方向,兩側的紛紛退開,然後看著一個人,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進士之中,被孤立出來的韓忠彥怔住。 禁軍變色。 如果是別的進士倒也罷了,現在指認的可是當朝宰相之子! 禁軍頭領直接不讓他說下去了,揮手道:“將這群胡亂攀誣的西賊,統統拿下!” 然而動作更快的是慕容複,他也怒喝道:“你這賊人,居心叵測,還不說清楚!” 那黨項人瑟瑟發抖:“不是他,是他身邊的人,叫蔡京。” 此言一出,禁軍頭領這才松了一口氣。 特麽的,大喘氣,要嚇死人啊! 看在三元魁首的面子上,慕容複一行雖然是下人,但能不得罪,還是不要得罪。 畢竟那一位實在太厲害,誰又能知道,將來會走到何等位置? 當然,如果他們真要指認宰相之子,那還是要一並拿下的,好在現在能兩不得罪。 不過這位禁軍首領畢竟是武人思維,並沒有注意到,那位黨項人“說清楚”後,韓忠彥身邊的空白,並沒有填補上。 眾進士都避到一旁,連平時巴結的人也不上前了。 城門魚殃,尚且累及無辜,何況這次的事情,是刺殺一國儲君? 韓忠彥身邊的人是奸細,似乎只是識人不明,但惡劣的影響,遠不止於此。 慕容複一直觀察著韓忠彥的表情,欣賞著那越來越蒼白的臉色。 狀元樓中,他跟在公子身後,冷眼旁觀了韓忠彥的囂張,還一直放任身邊的狂生,往公子身上潑汙水。 當時他就決定,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現在輪到這位宰相之子,嘗一嘗被汙蔑的滋味了。 怎麽樣,好受不? …… …… 與此同時。 黃尚一行在數百班直的護送下,入了皇城。 在宋朝,班直就相當於禦林軍,是皇帝太子等重要皇室成員的貼身侍衛。 這些班直不少都是世代相傳,許多人祖輩從趙匡胤開始,就在宮中當差,百年時間,一代代傳下來。 他們的強橫一眼可見,放眼望去,全是牛高馬大的大肌霸。 這不是打了什麽激素,而是每一代班直,娶妻就不要漂亮苗條的,反倒喜歡身材高大,體格粗壯的坦克。 碧羅奶奶在他們那,是搶手貨。 如此一代代傳下來,才能保證每個班直都如同鐵塔般,天生力大,強橫無比。 不過被一群至少比自己高一個頭的兄貴們夾在當中,趙曙更是感覺頭暈目眩,下意識地呼喊道:“黃卿!黃卿!” 黃尚和范鎮等一行文官,本來已經轉身離去。 不受召見,外臣是不得入宮的。 但此刻太子的叫聲傳來,他們不得不停下。 范鎮道:“黃三元,太子安危為上,去吧!” “多謝!” 黃尚抬手行禮,走了過去。 班直下意識將趙曙鐵桶般圍在中央。 但黃尚舉步,一股柔和而堅定的力量將他們分開,來到趙曙身前,伸手探住他的脈搏,再度輸入一股先天真氣。 眼見太子閉上眼睛,氣色飛速好轉,眾班直也分開,呈環形護住兩人。 而就在這時,又有一批人趕來。 為首的少年身材瘦削,眼睛卻很明亮,臉上充滿了擔憂之色。 他是趙曙長子,如今才十五歲的趙頊(xū)。 當趙頊來到趙曙身邊,黃尚已經松開了手。 趙曙的狀況,終於徹底穩固下來。 “我沒事!” 趙曙拍了拍趙頊的手,以示安慰,對著黃尚道:“黃卿,你兩次救命大恩,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麽感謝你才好……” 沒有稱孤道寡,這話更是情真意切,發自內心。 黃尚看向趙曙趙頊父子,倒是突然想起了電視劇《知否知否》。 馮紹峰扮演的男主角,輔佐的新帝和邕王,就是英宗和神宗,也就是眼前這兩位。 可惜相比起電視劇裡那個隱忍有加的新帝,真正的英宗要差得太多了,倒是宋神宗,有一腔抱負,雖然不免眼高手低,但總比昏庸懦弱的其他皇帝好。 矮子裡拔尖。 黃尚腦海中念頭一轉,開口道:“殿下切莫如此,請回慶寧宮安歇,並向陛下報個平安。” “對對!要向父皇報平安!” 趙曙如夢初醒,趕忙往宮內走去。 趙頊卻看著黃尚,眼中閃爍著光澤,旋即鄭重一禮。 黃尚回禮,覺得趙頊的眼神,火熱得異乎尋常。 即便自己救了他的父親,也不至於表現得如此熱切。 黃尚不知道,趙頊跟著趙曙搬進慶寧宮後,做了一個夢。 神人捧之登天。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其實很正常。 夜鶯有二胎學區房的夢,趙頊自然也有想當皇帝的夢。 誰又不想呢? 但別小瞧這個夢,古人天授皇權,宋朝許多皇帝都有類似的“神跡”。 意思是他們當皇帝是上天授命,而非自己爭奪。 騙著騙著,自己都相信了。 歷史上神宗在當皇子時,受到身邊人影響,對於王安石的改革理論深感好奇,後來登基,力排眾議,支持王安石變法,正是希望王安石如同那位神人一樣,托他上天,成為千古一帝。 現在趙頊還沒受到王安石影響,想到那個夢,卻覺得應在了這位三元魁首身上。 黃尚並不知道趙頊有如此豐富的心理活動,他隻想回去。 文曲護身,確實前所未有的強大,但那根筋這些天一直繃著,如今終於達成目標,也不免有些疲倦,要休息休息了。 然而黃尚剛剛出了皇城,就見不遠處立著一個人。 之前遊街時,那個仿佛老年癡呆般的老道人,正在靜靜地看著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