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红女木匠

作家 玺也行 分類 综合其他 | 134萬字 | 447章
第26章 再开新书,写古言种田
  第26章 再開新書,寫古言種田
  喻青瑩回家前,順帶又幫了堂妹喻茜兮一次。
  等晚上9點一到,她又開始無聊了,舊書已經完結幾天了,原來打算再開新書的話還是寫現言,沒想到過完端午節後又換了思維。
  一直重複某種文風,思維模式就會變懶,遵循固有的套路,長此以往寫起來也沒有什麽激情;再者更換文風對新人作者來說,並不是壞事。
  新人寫手的讀者基數就那麽點,完全用不著額外的擔心,沒準還能增加點讀者量。
  所以下一步需要考慮的是她要換什麽風格題材的類型?
  任何一種題材都會有其可取之處,比如總裁文,盡管此前她幾乎不看,但自從寫書後十天半月的手滑點開一兩篇,也有過順著看下去的情況。
  只要有讀者喜歡,那麽就一定有存在的合理性。
  前段時間,她在打掃房間的時候,翻到一份高三語文模擬試卷,一時無聊就拿起筆測試下自己能考多少分。
  她當年算是叱吒過校園風雲榜的人,若不是因為心理素質太差,高考沒有發揮出平時的水平,怎麽都不會離她心心念念的帝都京大,差距太遠。
  至少應該有去帝都讀大學的機會,不會只能選擇待在本市讀師大,又學了她不太喜歡的專業。
  對照答案批改後得到的分數,很打臉。
  她卯著勁將這套高三模擬卷的形式,與她記憶中當年的高三試卷作對比,結果發現這套試卷上來就是一大篇的閱讀理解,她當年做的試卷第一大題是選擇題。
  此外,考題所涉及到的內容與她們當年所學的內容,幾乎沒有任何共性可比,準確的說,現在的試卷比以前難多了。
  作為一個距離開新人寫手最後一公裡,同時又很有原則的未來大神薄荷青瑩,認真細致的得出為什麽網站的讀者喜歡看那些她很少看的小說了。
  以及各大寫作論壇和寫作愛好者,口口相傳的業內經:一定要分段,每段字數最好不要超過五大句;一定要在開篇前三章寫到主角,一萬字出現高潮,還要記著前幾章不要出現過多的人物等等。
  這些頗有爭議性的業內經,因為一份高三模擬卷讓她再次有了深刻的領悟。
  試想:
  一個剛剛做完好幾套試卷的學生,睡前拿到手機點開網站,想找一本小說來緩解一天的壓力。當翻到一本上來就是大長篇,內容寫的又類似於說教之類的東西。
  一個剛剛下班,乘坐公交車或地鐵回出租房的上班族,想找一本小說來緩解一天的疲憊。當翻到一本上來就是各種人物,節奏慢,寫的又比較雜亂無趣之類的東西。
  請問:他們和她們,還有閱讀下去的欲望麽,答案很顯然。
  喻青瑩想來想去,她似乎可以嘗試著寫古言歷史類的新書,以前寫過不少古言小說,這些古言小說基本是短篇,字數最多的大約有10萬字左右。
  兩年的寫手經歷,她最大的收獲不是稿費,是由此總結出來的寫作秘訣。
  寫作秘訣即網文和小說的創作核心——故事和情緒。
  再說通俗點,她認為現在的網文就像宋代流行在民間的戲劇,因為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精神需求跟著發展。
  即便是生活在底層社會的人也有著追求精神享受的渴望,來滿足和趕走勞作的疲憊。
  很多人會拿傳統文學和網文相比較,其實這很可笑。
  喻青瑩的認知告訴她,沒有任何一種故事或情緒能脫離人的需求存在,傳統和新事物都會有其產生的背景和發展過程,非要比較出孰優孰劣,難道不可笑麽。
  假如穿越到宋代,恰好圍觀到一個喜歡聽戲劇打野呵的百姓,旁邊還有個滿口談到前朝或出現在戲劇之前的同類型娛樂劇種,以此勸說聽戲劇的人要遠離,追求某種理解上的陽春白雪。
  那麽結果大致有如下的可能:聽戲的人脾氣好,不予理睬;聽戲的人脾氣一般,臉上笑嘻嘻,心裡想這人敢是吃多了;聽戲人的脾氣不好,勸說的人很有可能挨一頓胖揍。
  喻青瑩想要分享的故事和情緒,一直是有關於奮鬥和勵志的。
  奮鬥和勵志若是加入到古言歷史類的創作中,她更偏於去選擇種田文。
  歷史分類需要寫手有豐富的閱歷,以及深厚的文學底蘊,因為讀者中並不缺少有水平的人,一旦出現一些原則或概念上的錯誤,讀者中會有人留言指出寫手存在的問題。
  嗯,她決定新書寫古言種田文。
  蜀山區,言家。
  言也又在微博上遇到萬坤。
  “言崽,聽說小魚妹妹答應教你了。”
  “消息倒挺快的。”
  “哈哈,約個時間,萬哥帶你過去。”
  “認的路。”
  “算了,和你說實話,大魚找我說要防止你中途變卦。”
  “站錯隊了你。”
  “萬哥當然還是多偏向你一點點的,再說,你要是真的和小妹妹處朋友,我讚成。”
  “感覺我是帶著任務或者不可告人的目的去的?”
  “沒有,沒有,我相信言崽的人品。”
  “呵呵。”
  “來,約個準時間。”
  “到時候再說。”
  “別。”
  “這麽怕大魚?”
  “誰怕她了!”
  言也嗤笑一聲,退出微博,小魚周圍無聊的人還真挺多的。
  一次兩次無所謂,次數多了,他會有一種被窺探的感覺,即便是真有什麽想法也不關別人的事情,除非雙方心意相通,否則再多的助攻也沒啥用。
  至於什麽時候去喻茜兮的知魚工作室,言也現在尚未確定。
  師父的木器漆修復工作還有很多,他多學一點就能多幫到一點,因此下班後的時間不僅要學習木器,還要研究學習木漆器的脫水修複的相關資料。
  一星期最多能去工作室那邊兩次,這也是他前幾天決定買工具自學的原因之一,若是她再晚幾天說,他可能就不會回答的這麽快了。
  習慣了理性思維的他,最近做事總是會考慮到不想讓別人失望。
  這個別人,就是小魚喻茜兮。
  言也洗完澡後,靠在床邊,調好合適的光照再翻開書。
  趁著年輕多看書多學習知識總是好的,以他的智商都覺得年齡大一點後的記憶力,沒有以前那麽好了,所以古人說勤學要早。
  已經遊到身邊的小魚,先歇一會,他現在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有空的話再去找她。
   麽麽,明天見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