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薛家比林家還要提前從金陵出發,按理說要比林家早些到京城。只是薛家上京並不是為了朝賀,因此也不像林家那般日夜兼程的。 加之那薛家的薛蟠卻是個毛躁的性子,每每船一靠岸,便愛帶著小廝去城中玩鬧,所以薛家也就耽擱了一段日子。 好不容易來到直隸,剛剛棄船上了岸,薛蟠便又惹了一宗事。 說起來這薛蟠也只是十幾歲的年紀,卻不知被誰挑唆著學著喝花酒。這次的事情便是他獨自去了碼頭近處一個窯子裡喝花酒,和另外一個年輕的公子看上了同一個粉頭。大概也是喝了些酒,便忘了薛姨媽讓他少惹些事情的話,竟然跟那位公子爭執了起來。 那京中的公子是個文弱書生,自然比不得薛蟠這個傻大個兒,打起來的時候就被薛蟠用椅子砸中了背,幸好沒有像金陵城的那個一般被打死。 只是那公子的家人卻不依不饒起來,直言要去告官。 薛蟠的母舅王子騰升了九省統製,前段時日便奉旨出都查邊,薛蟠的氣焰正是足的時候。事情正要鬧大,卻是薛寶釵苦苦的求了薛姨媽,又管束著薛蟠,才不至於讓薛家在進京時又惹上什麽燙手山芋。 這樣一來,便在京城附近的城鎮多待了幾日。 王夫人聽完周瑞家的說的話,便忍不住歎了一口氣:“這個蟠兒也真是胡鬧,他也可憐,妹夫去的早,卻也沒人教他這些。這次來咱們府中了。可是要讓老爺好好管束一下他的性子,不能再這般胡鬧下去了。” 周瑞家的心中嘀咕著薛蟠這樣膽大包天的,卻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變的。 卻聽到王夫人又說道:“幸好這次審案的是那個賈雨村,他又是受了咱們老爺恩惠的,自然是不敢定蟠兒的罪。那個家仆不依不饒的還不是想多訛些錢,妹妹也是。訛錢的話給他便是,何必又鬧出這些風波出來。” 周瑞家的便點著頭道:“定是那人心太大了,姨太太才不肯的,沒得縱了那人,三五不時的便來鬧一場。” 王夫人便點了點頭。周瑞家的見自己猜中了王夫人的心思,懸著的心也落了下來。 不管王夫人和周瑞家的說的這些,卻說她們口中的這個賈雨村,卻也是一樁巧事。 當初黛玉催著林如海把曹先生請過來,就是為了和諧掉賈雨村。她想著若是賈雨村沒有因為林如海的引薦找上賈政。便也不會補了缺去了金陵應天府,那麽薛蟠和甄英蓮這樁事情或許有變數也不一定。 看原著的時候,她無疑是同情這個真應憐的。明明是大戶人家的姑娘。卻偏生被人販子拐了去,小小年紀就顛沛流離,後來還被買做了丫鬟,又給薛蟠這麽個混子開了臉做妾。 她沒有能力救遠在金陵的甄英蓮。和諧掉賈雨村卻是一舉兩得的方法,她能做的也就是這些了。卻沒想到在這賈雨村身上也出了變數。 這賈雨村沒了林如海的這道關系。卻去了江南另外一家和賈家扯著關系的人家中做教書先生,最後還是順著引薦到了賈政跟前。賈政見他學問確實是不錯,況且又是同姓,便幫著他疏通了上下之間的關系。 於是就如同原著中寫的那般,他還是補了應天府的缺,又審了薛蟠的案子。 兩人有討論了一下這薛家的事情,見天色晚了,周瑞家的便起身離開了。 又說這賈母屋子裡,皓玉和寶玉都已經從二門外回來了,賈家的姑娘們和黛玉也在陪著賈母說話。就連鳳姐兒。也從沁柳園裡趕了回來。賈母雖然愛熱鬧,但是經不住年紀大了,況且初更都已經敲過了。便有些乏了。 鳳姐素來就是會察言觀色的,便笑道:“老祖宗今日又是哭又是笑的。現今也乏了,咱們還是走吧。到了明日,咱們一早就來這裡守著,說笑一天都行。” 眾人便都笑了起來,賈母就指著王熙鳳道:“你這丫頭,可真真是……”還沒說完,自己卻也忍不住笑出聲來。 “鴛鴦,那沁柳園既然收拾妥當了,你便帶著林丫頭和皓哥兒去吧,小心著些,夜路滑,別出了什麽岔子,燈籠多點幾個。”賈母便轉頭吩咐身後的鴛鴦,又看了看黛玉和皓玉身邊帶的丫鬟,“你們每人隻帶了兩個丫鬟來,人手恐怕不夠,就讓鸚哥和翡翠跟去伺候著吧。” 黛玉心頭一頓,連忙走到賈母身邊道:“謝外祖母厚愛,只是我和皓玉身邊的這兩個丫鬟也伺候了我們幾年了,到底是了解我和皓哥兒的性子,況且她們也都是好的。這鸚哥和翡翠,還是留在外祖母身邊照顧著您吧。” “這可不成。”賈母便拉了黛玉坐了下來,“你們這初來乍到的,合該讓府中的人照料著,就是夜裡餓了渴了,也好找到廚房要吃的和熱水。” “妹妹,這老祖宗給的,你便收下來吧。我終日裡眼巴巴的看著老祖宗,也沒見她給個身邊的丫鬟伺候伺候我呢。”鳳姐便假意發酸的笑鬧了一句。 賈母便笑了起來:“平兒難道不是個好的,你把平兒給了我,讓鴛鴦去伺候你都是行的。” “那我可不換的。”王熙鳳連忙應著,又看向黛玉。 黛玉無法,只能說道:“只是我和皓玉都已經有了兩個大丫鬟,又加之外祖母又使了六個掃撒的小丫頭去院子,難免顯得擁擠了些。若是人多了,夜裡也睡的不安生。” 話音一頓,她就看了一眼皓玉才說道,“皓玉是男孩子,平日裡恐怕出去的也多,屋子裡放那麽多丫鬟也不好。我們便從外祖母那兒要一個人,也還帶著我們熟悉府中的情形。” 賈母想了想,便點了點頭:“如此也好。鸚哥兒,你便跟了林丫頭去吧。” 話音剛落,賈母身後便走出一個小丫鬟,清脆的應了一聲。又走到黛玉跟前,行了一禮。 黛玉往她面上看去,卻見她面若桃花,倒是嬌俏可人的緊。原著中黛玉進京之後,賈敏也是把這個叫鸚哥兒的丫鬟給了她,黛玉又給她換了個紫鵑的名字。 說起來,黛玉卻是不怎麽喜歡原著中的紫鵑的。雖然素來說她衷心,一心隻為黛玉著想,就是她還未變成黛玉之前,也是這般想的。 但是她變成了林家的林黛玉,又跟著賈敏學了幾年的規矩,最重要的是,她知道了這個世界的禮教。 紫鵑固然是鼓勵黛玉追求自己的愛情的,甚至於還暗地裡暗示寶玉黛玉可能是會回揚州的,害的寶玉又發了一回癡病。這樣一來,固然能證明賈寶玉的真心,但是卻也讓黛玉在賈府之中處於尷尬的地位。 賈母會怎麽看黛玉,王夫人會怎麽看黛玉,賈府的眾人又會怎麽看待黛玉? 現在她身處的世界,禮教是足以殺死任何一個閨中的弱質女流。紫鵑在鼓勵黛玉追求自己的愛情的時候,卻沒有想過她自作主張的做法已經把黛玉逼到了風口浪尖上。 況且,她並不認為紫鵑這般做是沒有私心的。雖然她不能僅僅隻從一本書之中就看出任何情意,但是卻也不敢冒險把這樣一個人放在身邊了。 黛玉正觀察鸚哥兒的時候,便見賈寶玉小跑到賈母跟前說道:“老祖宗,這碧紗櫥裡面不是還空置著麽,林妹妹便可以住在那裡啊,正好和老祖宗也離得近一些。皓哥兒也可以和我一起住在碧紗櫥外的床上,這樣一來,人多也熱鬧一些。” 賈母便有些意動,黛玉慌忙道:“這院子已經收拾出來了,況且我和皓玉又帶著那麽多的丫鬟婆子,若是都安置在這邊,恐怕就吵的外祖母不得安生了。”她向皓玉使了個眼色,又說道,“況且這沁柳園離外祖母的院子也近的很,白日裡走動也方便。” 皓玉也連忙上來說著,也是說會吵到賈母。 賈寶玉便笑了笑:“我隻覺著與林妹妹和皓哥兒投緣,想著多親近親近,卻沒想到老祖宗,著實是不應該。” 這件事情便這樣作罷了。賈母吩咐眾人都散了,黛玉和皓玉就帶著一乾丫鬟婆子由鴛鴦引著往沁柳園裡去。 送走了鴛鴦,黛玉先讓芷蘭和鸚哥兒帶著回她的屋子,又讓王嬤嬤管著這院子裡的小丫鬟。今日晚了,就不一一見過,明日再帶到跟前來熟悉一遍。 吩咐完之後,卻隻帶著春緋往皓玉的屋子裡去了。 鸚哥兒往黛玉的方向看了一眼,便聽到芷蘭說道:“姑娘愛操心,可是要吩咐皓哥兒好多事呢,咱們就先進去吧。” 鸚哥遂點了點頭,跟在芷蘭身後往屋子裡去了。 皓玉房中卻有陳嬤嬤在照料著,黛玉看了一遭,見沒有什麽好幫忙的,就帶著春緋原路返回。她和皓玉的屋子在一個大院子的南北兩側,中間被一道牆隔了起來,牆中間留了一道圓拱門以供出入。 跨出了那道圓拱門,黛玉見前面打著燈籠的小丫頭隔得有些遠,便在春緋身邊悄悄說道:“春緋,你注意著外祖母給的那個叫鸚哥的丫鬟,只是稍微留心些,莫要聲張了。” 春緋似乎並沒有任何驚訝的反應,只是看了一眼前面提著燈籠的丫鬟,低聲道:“姑娘放心,我知道怎麽做的。” (謝謝薩灑滴打賞,再次飄~~~晚上還會有一章哦,只是會非常非常晚,額,可以到明天一起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