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暴露的問題 一連幾晚,礦上上都鬧起了印第安人,等天亮了檢查財物,卻沒有發現多少損失。 這讓亨利以及礦區的治安隊員都非常納悶。 印第安人每天來,煩不勝煩不說,就怕他們這是搞“狼來了”的計謀,九假一真,搞一場突然襲擊。 這種可能性不得不防。 就在亨利下定決心,要在今晚打起礦燈,派治安隊與這些印第安老鼠碰上一碰的時候,印第安人卻沒有再來了。 …… 這只是普拉什沉悶、毫無生機的生活中的一小段插曲。 沒有人會注意在廢礦上少了石頭,麻木的礦工不會,作威作福的治安隊和管理官們也不會。 與此同時,在距離他們不遠的山谷裡面,卻熱鬧非凡。 一座嶄新的工廠正在一點一點成型。 朱富貴每個禮拜都會從村外拿來白米白面,雖然數量不多,但起到了千金買骨的作用。 因此當朱富貴再次做出允諾後,大明皇家伐木廠的招工十分順利。 一共300名工人很快就招滿了。 其中男工50人,女工250人。 一下子從田地裡抽出了這麽多強壯勞力,這讓李老太監很是憂心忡忡。 他心裡頭還是惦記著太祖爺爺的話:“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現在想想,萬歲爺一早就登了基,現在又動了農本,這可就一下子違反了兩條了。 好在那大石頭築的牆還蠻結實的,應該算是“高築牆”了吧? 與李老太監一樣憂心忡忡的還有牛嬸。 如今殷人都改了漢姓,野牛嬸嬸自然姓牛。 她與老李太監雖然是相差十萬八千裡的兩個人,語言也不通,但共同話題倒是不少。 兩個人如同火影村裡那兩個老顧問,總是陰惻惻的,一臉死相的飄來飄去,讓朱富貴煩不勝煩。 後來索性給老李和牛嬸安排了管理夥食的差事。 別小看了這個工作,現在工地上三百多號人都要吃飯,如何一碗水端平可是一門學問。 之前就出現過華工和殷人的小規模衝突,起因就是打飯的華工,在給殷人打菜的時候,手抖得有些過了。 其實朱富貴定下的夥食標準還算不錯,有肉有菜。 這些肉類、蔬菜基本都是朱富貴自掏腰包從平台上訂的。 類似叮咚買菜,送來的餐品都比較新鮮,甚至連冷鏈的冰塊都沒有化掉。 一般來說,每個工人早上都是雞蛋一個,稀粥管夠; 正餐要麽是燉土豆,要麽是燉白菜,還有一份大肥肉,米飯同樣管夠。 這樣的夥食水平,自然吸引了不少沒有報名,或者不符合參工條件的人過來蹭飯。 本著盡快完成工程建設,早日砍樹回本的想法,朱富貴允許他們上一天工,吃一天飯。 結果有一天,負責打飯的華工覺得有個殷人老頭是來混飯吃的,就故意少打了幾片肉。 於是便爆發了矛盾。 後來朱富貴調查過,這個殷人老頭其實並沒有偷懶,甚至乾得比一些小夥子還多。 所以被克扣了飯菜自然非常不滿。 而那個叫做趙阿千華工也很冤枉。 誰能想到這個乾瘦的老頭也能做工? 這一粥一飯都出自萬歲爺的內帑,怎麽能叫他白吃了去? 萬歲爺賞自己飯吃,自己就得處處替萬歲爺著想。 這是中國人很樸素的思想。 所以兩邊其實都沒什麽錯。 朱富貴私下表揚了趙阿千,並予以小小獎勵。 同時也親自帶著食物,去看望了殷人老頭。 這個老人叫石頭,除了愛抽旱煙導致牙齒有些烏黑,其他都很健康。 有感於老人志願為大明崛起而自願996的精神,朱富貴特批他入職,成為了第301名工人。 兩個當事人都笑嘻嘻,但參與打架的人,尤其是挑頭的就沒這麽好運了。 統統被罰了鞭子。 抽了一半,記了一半,等到以後工程不太忙的時候再抽。 否則現在下不來床,吃虧的還是朱大少爺。 與此同時,通過這件事,朱富貴明白了後勤工作的重要性。 一個負責打飯的小人物就能決定不少事情。 小到多吃一塊肉,少吃一塊肉。 大到未來的住房分配、子女入學分班。 這些都不是簡單的可以靠朱富貴多撥物資就能解決的。 古往今來,後勤工作是最容易孳生腐敗的地方。 一旦後勤糜爛,變成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的局面,軍心也就散了。 要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朱富貴想不到辦法。 只能拾人牙慧,用古今的老辦法,就是組建紀委。 老李的東廠就這樣再次運作起來。 而牛嬸則成為了他的副手。 牛嬸自是不曉得東廠副提督是個什麽概念,只聽朱富貴說了說要做的事情,便滿心歡喜的成為了史上第一個女太監。 有老李和牛嬸兩個可靠的重磅人物壓陣,很快後勤工作這一塊便順暢了起來。 …… 不過讓朱富貴鬧心的事情還不止這一處。 只有真的做起事情,才會發現問題總是源源不斷出現。 簡易廠房因為本身建造門檻極低,所以成型的速度很快。 但朱富貴對此並不是很滿意。 工人們待遇好,工作熱情也高,但勞動場面太過無序。 張長貴負責指揮工人勞動。 但他顯然還是繼承了太平軍松散的管理模式。 當然,這個松散是和後世的企業相比。 如果比起綠營,甚至是八旗的話,早期的太平軍還是一支軍紀嚴明的強軍。 總之,在朱富貴看來,工人們熱情雖高,做事卻有點像是沒頭蒼蠅,不能令行禁止,整齊劃一。 於此同時,物資管理也並不妥當。 所有的建築材料都雜亂地堆放在石棉瓦製造的土棚裡。 馬二拿著算盤,滿頭大汗地計算著各種用料。 不是他算術水平不好,實在是場面太混亂,剛剛清點好的東西,一轉頭就又被人挪動了。 朱富貴又找了兩個殷人的半大小子作為學徒,交給馬二打下手,情況這才有所好轉。 不過即便如此,建設用料還是超過預期將近10%。 其中很多是因為預成部件沒有溝通好導致重複施工的。 也有工藝不熟練導致材料報廢的。 甚至朱富貴還看到村寨中,一些殷人的石屋上面的破損也用石棉瓦做了修補,顯然這也是從工地上順回來的。 幾塊石棉瓦倒是不值什麽錢。 但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在前世,朱富貴聽說過很多地方,村民會理直氣壯地偷當地國有企業的天然氣之類的東西。 反正是國家的,不拿白不拿。 企業方面有時候也不願意管,不願惹一身騷。 反正是國家的,拿了也白拿。 朱富貴覺得自己應該防微杜漸。 他將張長貴和馬二兩人找了過來。 戚文長現在正忙著組建機動車隊,一時抽不開身。 作為朱富貴老司機的親傳弟子,戚文長的車技進步很快,不但順利出師,而且獨立完成了最後兩次盜竊石頭的行動。 可以預見,這種農用車將是很長一段時間裡面大明帝國中最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 所以朱富貴給了他10個人名額,自己拉人教學,形成編制。 …… 張、馬二人喜氣洋洋地來到了朱富貴的臨時辦公室。 “陛下,預計明日廠房就能全部完工了!”馬二拿著清單高興的說道。 在他看來,這麽大一個廠子,有宿舍、有倉庫,甚至還有澡堂和糞池子,隻用了一個禮拜就建成,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不僅如此,在朱富貴眼中簡陋的廠房,在馬二他們眼中可是相當令人震撼的建築。 尤其是五百多平的特種倉庫,每堵牆都是用石頭和洋灰築造的,堅固無比,恐怕就是用土炮都轟不開。 這可都是銀子啊! 石頭雖然是鐵車借石借來的。 但這洋灰,可都是上好的料子啊! 恐怕也只有500年朱家這樣的底蘊,才能在海外置辦得起這些東西吧! 起初拿到建設計劃書的時候,馬二還以為萬歲爺是開玩笑呢。 如今,他心裡只剩下對萬歲爺的敬佩之情。 馬二覺得,自己這個戶部員外郎肯定是德不配位,但如果讓萬歲爺去當個工部尚書,那絕對是屈才的。 當然了,那只是萬歲爺的一部分才能而已。 就在馬二胡思亂想的時候,卻聽到了朱富貴並不開心的聲音:“兩位,難道只是造了個小廠,你們就滿意了?即便是這座小廠,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太多了。” 頓了頓,朱富貴又道,“給你們半天時間,好好想一想,在未來的工作中,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又應該怎麽改進。晚飯之前來向我匯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