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降异星球

逃生舱在陌生的生命星球上迫降,董晨本想等待救援的同时也进行积极自救,但是这个世界的蒸汽机可飞不出大气层,不过随著他对这颗星球的不断探索,他发现了更深的秘密,那或许是他回家的机会。 多铆蒸钢、生物进化、科技神教、种族碰撞、神秘遗迹……本应陌生的异星球,却有著这么多“熟悉”的东西。

第8章 造舰……木筏计划
  做完芭蕉扇風帆,董晨今天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看了看時間,大概已經晚上九點多了,把淡水收集裝置弄好之後,董晨就上床躺著了。
  這張簡易床是今天砍完木材之後臨時製成的,用了兩根樹乾綁到了兩顆相近的樹上,然後在兩根木棒之間纏了很多藤蔓,又鋪了厚厚的蕉葉,現在躺上去感覺相當不錯。
  最起碼比躺在石頭上好多了。
  唯一的不好大概就是上邊的樹冠擋住了星空,要想看星星,隻能扭頭向島外看。
  今天下午除了確定了時間、星球稱呼之外,還確定的方向。
  就比如他現在待的這個地方,就是故鄉島的西岸,逃生艙登陸的地方是島嶼的東岸,發現的那個大骨架則是在島嶼的南岸。
  而他要去的陸地就在故鄉島的西邊,所以他估計還要在這裡待上一天,造船加上準備食物什麽的,然後到後天早上揚帆出海。
  這兩天的風都是向西吹的,所以還是盡快離開為好,在沒有搞清楚這顆星球的氣候與天氣系統之前,誰知道這種風會刮多長時間。
  兩天時間看似過的很平靜,很多事情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但是也隻有董晨自己知道自己的心裡在翻騰著什麽。
  自己就這麽莫名奇妙的失去了聯系,而且還是在飛船炸毀的前提下,自己的那些朋友不知道會怎麽想。
  董晨不擔心他們把自己的弧光集團給吞掉,因為弧光集團在他心裡的地位本來就不是特別高,最初的設想是為了能比較便利的轉換一些黑科技的價值,要不然自己拿著撿來的黑科技存著也是存著,不拿出來就永遠沒用。
  然後再給以前的一些“難兄難弟們“一個展現理想的地方,讓他們也學習一些新的知識,能更快的實現自己以前的願望和理想。
  沒想到,最後集團能發展的那麽巨大,大到連國家都被比了下去。
  但是董晨依然沒感覺那個集團有多好,因為集團越大,他要負的責任就越大,這樣他很多事情都放不開手腳,所以他並不怕集團被別人拿走。
  而且弧光集團也不是他們想拿就能拿的,因為地球還有一號,或者說董晨離開後,地球就沒有什麽能管制一號了。
  一號的進化或者說成長,董晨都看在眼裡,一些機械性規定人工智能行為準則的框架根本就管不住一號,所以董晨經常用“她”而不是“它”來稱呼一號。
  這樣的存在,已經可以說是獨立存在的電子生命了,而平時也能看出來,自己這個最高權限真的就是最高權限,一號非常聽自己的話。
  但是現在自己不見了,並且記憶中一號承諾會救自己,不知道她會使用什麽樣的發展計劃,要是使用的是人工智能極限發展的那種計劃,那地球上眾人的臉色估計會很精彩。
  要說一號會像科幻電影裡的人工智能一樣和地球人把地球打個稀巴爛,那估計是不可能了,一號的數據庫中存著的資料比地球科技至少先進幾百年,早就跳出了星球枷鎖,不需要地球上的東西了。
  董晨就是怕她把地球上的人們給嚇一跳,本來冷清無比的太陽系突然爆發出億萬星際戰艦,而且還是屬於一個誰也管不了的無主“超級人工智能”,估計很多人會天天愁的睡不著覺吧。
  不過著急也沒辦法,就是一號不合邏輯的真把地球炸了董晨也沒辦法。
  畢竟聯系不上,想也白搭。
  “唉,希望地球那邊的國家不要太極端吧。
”  “210年了,不知道空間通道兩邊的時間流速是不是一樣?”
  “也不知道地球那邊怎麽樣了,是炸成馬蜂窩了還是開始在銀河系裡闖蕩了?”
  “經過這麽長時間的相處,一號的一些性情我還是比較了解的,雖然開始的想法有些“簡單粗暴”,不過經過我的糾正,三觀已經基本正常了,隻要別人不惹她,那就沒什麽大事。”
  “天書,你說呢?”
  董晨側身看著彼岸星的星空,然後喃喃的問天書道。
  “先生,我無法計算一號主系統的行為,因為她是我們所有分系統的……主系統。”
  得!
  回答自己問題的時候都沒有磕絆,隻是計算了一下一號的行為,竟然就有了計算延遲,看來一號對於人工智能的掌控能力真不是蓋的。
  董晨想,如果這個“天書”系統要是有了自我意識的話,估計就要大喊“女王萬歲”了。
  搞不懂這人工智能間的邏輯關系,董晨也就不發動自己目前還缺根弦的腦袋思考了,翻了一個身就睡覺了。
  一夜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早上照樣露水洗臉,然後去看了看收集的淡水。
  昨晚用一些大蕉葉做成的露水收集斜面竟然把那個瓶子裝了四分之一,然後還有周圍擺的一些蕉葉,把上邊的露水也一塊收集進去之後,足足裝了半瓶多,也算是足夠半天潤口用的了。
  看效率還行,董晨就擰上蓋子去捕魚了。
  三根能量棒留著應急用,加上驗證了這裡的海鮮和地球一樣能吃,並且還更加的美味,所以誰還要吃這些應急食品。
  如法炮製的弄了一條魚,董晨再次吃上了這異世界的海鮮,吃之前看著那魚帶著木質魚叉亂跳的樣子,董晨覺得還是叫它“堅強魚”算了。
  吃了一條魚,然後在小樹林裡又解決了一下個人的能量循環問題,他就開始了他的“造艦計劃”,不過和在太陽系的小行星帶製造星際戰艦不一樣,這次是製造小木筏,還是特別簡陋的那種。
  從海水裡拿出他昨天泡的球蕉樹乾,然後輕輕一撕就撕下來了一條長長的纖維。
  拿到眼前看看,拽下來的這條纖維帶由很多又長又細的纖維組成,兩手拽了拽,感覺韌性十足,很結實。
  然後就開始一條一條撕,撕完之後拿起一條就是一頓猛搓,直到把它從條狀搓成繩狀,一條簡單的麻繩就完成了。
  由於撕下來的纖維帶有寬有窄,所以搓出來了繩子也是有粗有細,都不一樣。
  董晨也不需要多粗的繩子,隻要夠結實,能捆住木棍就行了,這樣近兩米長的纖維帶,搓出來一米多長的繩子也就夠用了。
  而木筏的話,董晨打算做一個三體船。
  當然,不是那個科幻小說中外星文明的星艦,而是一個主要的大船身,再用木棍在兩邊連接兩個小船身的船。
  這種船多了兩個小船身,就像自行車多了兩個輔助輪一樣,是初學者的福音,可以讓船在海上穩定很多,哪怕是遇到波浪,穩定性也比那種單體船好。
  董晨先在沙灘上鋪了幾根木棍,然後才在上邊開始造船。
  用幾根短一些的木棍和麻繩,把作為主體船身的樹乾捆好,然後再把兩個輔助小船體各用幾根樹乾綁好,這樣三個船身就完成了。
  然後董晨用兩根彎曲的樹乾把一個小船體固定在主船身一邊,彎曲的樹乾向下擺放,這樣小船體的底部就和大船體平齊了,然後另一邊也是一樣的操作。
  主體船身的中間兩根樹乾是特製的,它們的相同位置都被董晨挖了一塊,兩根樹乾靠在一起的時候,它們中間就會出現一個圓洞,正好把船帆的桅杆插進去。
  這樣一來,董晨用來渡海的船就做好了,雖然看起來有些簡陋,但是保證結實,絕對不會在半路上沉沒的。
  不過為了預防防萬一,董晨又做了一柄船槳。
  直接把一根木棍的前邊劈開,然後把那塊找到的木板碎片塞了進去,最後用麻繩捆好就是一個完美的船槳。
  也算是廢物利用,順便帶這塊碎片回它的老家。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