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陛下為何不立太子? 就在鄭銘苦惱的時候,大璃朝堂迎來了一場劇變。 持續了接近一個月,依然沒有停止的太子之爭令鄭青松厭煩無比。 更讓他氣憤的是這場太子之爭居然牽扯到了六部尚書級別。 朝議殿上。 鄭青松高坐龍椅,殿內上百大臣靜立。 禮部尚書梁松年走出隊列,沉聲說道:“陛下,夫萬物皆有根本,而太子者,天下根本也。根本不立,禍孰大焉!臣請奏陛下立太子,正國本。” 梁松年手持奏折,視死如歸的跪在白玉地面上,高高將奏折舉起。 洪亮的聲音回蕩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中,讓所有人都不由的屏住了呼吸。 太子之爭不是一天兩天,但是冒頭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官員,當然跳的最歡的可能就是禦史。 梁松年是第一個跳出來的正二品大員。 一旦太子之爭牽扯到尚書級別,就意味牽扯到了六部。 衛公公輕手輕腳的將奏折遞到鄭青松面前。 鄭青松臉色鐵青,連奏折都沒有打開,直接扔了出去。 啪的一聲,奏折摔在了梁松年面前。 梁松年渾身一顫,腦門上冷汗直冒。 “陛下,太子乃國本,國本不立,朝堂不安,臣懇請陛下立太子。” 他腦袋觸地,高聲呼喊道。 鄭青松冷著臉,聲音低沉的說道:“禮部尚書梁松年殿前失儀,罷尚書職,退朝!” 扔下一句話,他直接甩袖子走了。 做了接近四十年的皇帝,他深知有些時候是不能跟這些大臣較真的,因為一旦較真他就輸了。 他敢說只要他繼續留在大殿上,下面的大臣們會一個接一個的站出來請求立太子,到時候他這個皇帝將會無比的難堪。 為了避免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他只能以退為進,先走再說。 梁松年滿臉苦澀的癱坐在地上。 “梁大人!” 旁邊,幾名大臣連忙將他扶起來。 “陛下一定會明白梁大人的苦心的。”工部尚書周遠程寬慰道。 梁松年看著空蕩蕩的皇位,滿臉悲倉。 “陛下為何不立太子?” …… 鄭青松走出朝議殿臉色依然陰沉無比。 “知道梁松年是誰的人嗎?” 衛公公上前,輕聲說道:“陛下,都不是!” 鄭青松身形微微一頓。 都不是就意味著梁松年並不是因為太子之爭,只是為了立太子罷了。 太子乃國本,以鄭青松如今的身體狀況,早就該立太子了,可是他卻遲遲不立,梁松年身為禮部尚書,有責任維護國本傳承。 微微歎息一聲,鄭青松說道:“將他打發離京吧。” 衛公公低著身子,問道:“陛下,讓他去哪?” “你覺得呢?”鄭青松道。 “京西省!”衛公公說道。 “太近!說不定還會來煩朕。”鄭青松不滿的說道。 衛公公遲疑了一下,說道:“山海縣!” 鄭青松停下腳步,說道:“小衛子,你越來越大膽了。” 把一個禮部尚書安排到山海縣去,這不是胡來嗎? 就算他罷免了梁松年,但也不能一擼到底啊。 “是不是銘兒找你了?還是明妃找你了?”鄭青松眯眼說道。 衛公公噗通一下跪在地上,神色不安的說道:“陛下,五殿下和明妃娘娘沒有找奴婢,是奴婢自己的想法。” 鄭青松低頭看著他,說道:“你是不是也想替銘兒爭一下。” “奴婢絕無這種想法,請陛下明鑒。”衛公公額頭冷汗直冒。 他想讓梁松年去山海縣只是因為覺得梁松年是個有用之人,可以幫到鄭銘。 至於太子! 若是鄭青松有意鄭銘也就不會讓鄭銘去山海縣了。 鄭青松冷哼一聲,說道:“下不為例,這是最後一次,若是你個老東西再不知好歹,看朕舍不舍得殺了你。” “奴婢,奴婢謝陛下寬恕。”衛公公輕輕舒了一口氣。 “起來吧!”鄭青松說道。 衛公公顫顫巍巍的站起身來,卻突然感覺雙腿一陣無力,一個踉蹌差點摔倒。 鄭青松伸手扶住他。 “謝陛下,奴婢看來是真的不中用了。”衛公公蒼老的面容上露出一抹苦澀的笑容。 他比鄭青松還要大一些,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身體雖然無病無災,但也變得越來越虛弱了。 鄭青松見他如此,心中一軟。 “老東西,你還要陪朕三年才行。” “陛下!奴婢會一直陪著陛下。”衛公公滄桑的眼眸微微濕潤,心裡卻松了一口氣。 他知道鄭青松已經消氣了。 “走吧,我們去養心殿歇歇。” 主仆兩人相互攙扶,朝著養心殿走去。 …… 梁松年還是被貶到了山海縣,一位正二品大員被貶罰成為七品縣令,這可是非常少見的事情。 正因為少見才能表明鄭青松的態度。 瞬間,整個朝堂的安靜了,無論是朝臣還是幾位皇子都不敢再提太子之事。 只不過大家都心中都納悶鄭青松為何不立太子。 可惜無人能猜透鄭青松的想法。 山海縣。 冬日的雪花一片片飄落下來,紛紛揚揚,宛如銀色蝴蝶在翩翩起舞。 鄭銘身披明黃色鬥篷,一頭烏黑的長發用白玉綰起,露出俊雅清秀的面孔,盡顯皇族的貴氣。 他站在花園中,看著天上飄落的雪花。 “我這便宜老子為何不願意立太子!” 灰沉沉的天空,仿佛一團疑雲般纏繞在心中。 他實在想不通。 就算鄭青松對幾個皇子都不滿,也該從中挑選一個人立為太子才對。 難道他真的想要等他百年之後,讓自己的兒子為了皇位掙個頭破血流? “殿下,這是衛公公的信。”雨化田站在鄭銘身後,輕聲說道。 鄭銘結果信來,打開。 忽然。 他神色微頓。 眼眸中閃過一抹回憶的神色。 在前身的記憶中,這位衛公公比他的父皇還要親近。 當然這裡面沒有那些狗屁亂造的事情,只是相比於其他人,衛公公對前身有份特別的感情罷了。 太監因為缺陷所以性格多少有些扭曲。 衛公公的性情同樣有些不對勁,但他這種不對勁更像是對親情的渴望。 從信中的字裡行間中,鄭銘感受到了一個長輩濃濃的關心。 這位衛公公怕是把他當成親孫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