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三娘站住了,回過身來瞧著他,一邊繼續往嘴裡扔著吃的一邊道:“左大郎,你莫非有錢付我房租?” 左大郎?——怎聽著像是賣燒餅的武大郎呢?左少陽心裡嘟噥著。 唐宋時期稱呼男子一般用姓氏加排行,再加個郎字。比如楊家將的七郎八虎的稱呼,還有水滸傳裡武松武二郎,都是這樣來的。而古代子女排行是男女分開各排各的。所以左少陽盡管有個姐姐茴香,但男丁裡他最大(雖然就他一個也要排行的。)所以趙三娘叫他左大郎。 左少陽已經從茴香那知道這一點了,現在聽來,還是很不習慣。上前兩步,瞧了一眼她手裡的吃食,微微一笑,道:“三嬸,你吃的是山楂?” “是啊?你也想吃?” “啊不不,三嬸,看樣子你好像特別喜歡吃山楂哦。以前經常吃?” “是啊,”趙三娘對左少陽態度倒還很和藹,有問必答:“三嬸我最喜歡山楂這酸甜酸甜的味道了,我平時都不太愛吃東西的,胃口不好,吃了這山楂之後,能開胃。” “嗯,三嬸,你平時不僅胃口不好,還經常胃脘痛,嘴裡冒酸水,是嗎?” 房東趙三娘愣了一下:“是啊,咦,你怎知道的?我沒到你藥鋪看過病啊?” “嘿嘿,大嬸這病沒少吃藥?怎麽樣?沒什麽效果,是嗎?” “對啊!莫非你能治?” 左少陽笑容一斂,淡淡道:“大嬸,說句話不是嚇唬你,你這病得及早治,要不然,會更厲害的。那時候就不可收拾了!” “得!你也別嚇我,你爹看病的能耐也就那樣,你能比你爹還厲害?不過既然你都能說出我這病來,我就信你一回,說罷,給我治好這病,你要多少錢?” “嗯,這樣,我幫你治好你這病,你免了我們一半的房租……” “我呸!”房東趙三娘扭頭往地上啐了一口,瞪眼道:“左大郎,你小子可不地道,你們家租我這三間大瓦房開藥鋪,我開出的租金可是這條街裡最便宜的,這一點你們心裡應該明鏡似的?好家夥,這都好些年了?以往你們沒交齊房租拖著,我給過你們冷臉沒有?當然,你們一年接一年拖欠房租,今年欠個幾百文,明年又欠個幾百文的,我著急了,年邊上也說過重話逼過債,可那也是規矩,到底也沒給你們難堪?這都多少年了,你們欠的房租加起來都有九千文了!一半房租那就是四千多文錢呢!知道四千文有多少嗎?能買多少大米多少耕牛嗎?能養活幾口人家不餓死嗎?”趙三娘說的口沫橫飛,一隻手把胸脯拍的山響:“左大郎,人活著要講良心!我待你們家如何你應該知道,你現在幫我治個胃痛冒酸水,就要我四千多文?你不覺得虧心嗎……?” 左少陽穿越過來,自然不知道這些背景,對銅錢的價值也沒多少概念,聽她這麽說了,才覺得肯定值不少錢,想想也是,四千文價值四千元,治個一般的胃病花四千元,就在現代也算是天價了。忙陪笑道:“好好,我錯了,那您說,您肯花多少錢治這病?” “得了,左大郎,你也別耍滑頭,你要給我治,就按你爹看病的通價治,我也不是不懂行,你爹給人看病開方,一次兩文錢,買藥實算,我說的沒錯?我們就按這來!總共算下來是多少就多少!” 左少陽想了想,道:“要不這樣,我免費給你治,你給我們再緩緩期限交房租,行嗎?” “這還像句人話!”房東趙三娘接著往嘴裡扔山楂,一邊咀嚼一邊瞪眼瞧著他,“你三嬸子我也不是那佔便宜的人,你給我治病我當然要付錢,不用你免費,要是治得好,我多給你幾文錢都行。不過這房租,再不能拖了。你們都已經拖了好些年了,你不給我治病都成,這胃痛一時半會也死不了人,你們不治我還就不信沒人治得了。可收不到房租,我們娘幾個可都得餓死!還是那句話,今晚你們交錢就成,交不上,走人!沒得商量!” “哎呀大嬸,再寬個幾天都不成嗎?” “不成!——啥?幾天?幾天你能湊到九千文交我房租?” “能!一定能!” 左貴等三人都有些吃驚地看著他,不知道他憑什麽這麽肯定。 房東趙三娘上下打量了一下左少陽:“你真能籌到錢?” “嘿嘿,辦法總是人想的嘛,如果不出意外,應該可以,不過你得多寬限幾天。畢竟九千文也不是小數字。” “不成,太長時間可不成。” “好嬸嬸,我求求你了嘛!”左少陽看出來這個趙三娘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所以死皮賴臉撒賴央求道。 趙三娘白了他一眼,歎了口氣:“好——!三嬸我怕了你了,我再信你一回,這是最後一回了喲,這樣,大年三十中午,我再來收債,離現在還有五天,你們可聽清了,大年三十中午再收不到錢,我也不想撕破臉,你們自己走人,藥材得留下。如何?” “沒問題!”左少陽摸了摸懷裡那顆麝香,信心滿滿說道。 趙三娘扭頭望向梁氏和左貴。他夫妻二人相互看了一眼,事到如今,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神情沮喪無奈地點點頭。 “那好,就這麽定了。”趙三娘走到長條桌旁坐下,把手攤在桌上,“喏,給我瞧病。” 左少陽走到桌邊正要坐下,左貴沉聲道:“忠兒,你幹什麽!” “給趙大嬸瞧病啊。” “為父怎麽給你說的?——學醫不出師之前,不準你給人看病開方!走開!” 左少陽還想再說,梁氏已經一把將他扯到身邊,低聲道:“忠兒別亂來,讓你爹給趙大嬸瞧。”。 “可是……” “聽話!別惹你爹生氣!” 茴香也湊過來低聲道:“弟,別胡鬧,看病不是鬧著玩的,你能拖這幾天已經不錯了,讓爹來瞧。” “哦——”左少陽知道了,他們三個都以為自己剛才眼看人家要將自己一家人掃地出門,情急之下胡吹大氣的,真要給人瞧病還不夠格。路上也聽茴香說過,這左忠以前只是藥鋪負責揀藥和義務幫病人煎藥的,雖然從小跟父親學醫,卻一直沒出師坐堂問診。看樣子學藝不精,沒讓父親滿意。 左貴撩衣袍在長條桌後坐下,定了定神,伸出三根枯瘦的手指頭,輕輕搭在趙三娘手腕上,片刻,皺了皺眉,道:“請換一隻手。” 趙三娘把手裡的山楂袋子換了手,把另一隻手放了桌上。左貴也換了一隻手搭脈。片刻,放開手,想了想,懸腕提筆要寫方子。筆落之處,第一味藥果然便是桂枝。 有人曾問他為啥開方第一味便是桂枝,左貴笑而不答,被人問得急了,便訕訕說他師父也就是他父親教的,開的方中也最喜歡用桂枝。說這樣好處多,可到底有什麽好處,私底下他也承認他並不知道。反正就知道用這藥好。 其實,桂枝的確應用十分廣泛,據統計,整部《傷寒論》一百一十二個方劑中,用到桂枝的方劑就有四十三個,佔了三分之一強!桂枝能和營,能通陽,能利水,能下氣,能行瘀,能補中,特別是能調和營衛,所謂“營氣不和,百脈均病”,很多病加上桂枝,有益無害。另外,桂枝辛甘溫煦,能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外散風寒,對於外感風寒,不管表實無汗,還是表虛有汗,以及陽虛受寒,都可以使用,是治療外感病的第一要藥。 而百病之急,莫如傷寒,古今中外都是這樣,再健康的人,肯定也多多少少得過感冒發燒咳嗽之類的外感病,無論是現代醫院還是古代藥鋪醫館,去看病最多的,肯定是傷風感冒以及因為感冒引起的其他病。所以,左貴老爹下方就用桂枝,盡管他說不出道道來,細分析卻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古代民間郎中經驗醫學的一種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