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族是怎样炼成的

在这个黎明的时代,我们苏醒了。 意志用无数双眼睛研究了我们的家园世界,以及周围的环境,我们行如一体,为蜂群建造庇护所,发展工业,研究新科技,利用大地上的各种资源。 很快,我们将遍及整个世界。 少量的自主蜂群被创造出来,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被加入蜂群。 这些更为强大的蜂群拥有有限的自由意志,但是它们仍对最高意志无比的服从,就像其他工具蜂群一样。 随著我们完全主宰了行星,意志开始注意起环绕在其他轨道上的那些世界,最聪明的自主蜂群设计了新的旅行方式,使我们拥有了跨越星球间遥远距离的能力。 我们虫群会很快更加繁荣昌盛。

作家 政泓 分類 玄幻 | 281萬字 | 935章
第14章 他乡
  頭好暈……
  剛才發生了什麽事情?
  我是誰來著?
  要準備做什麽?
  霍古努力的回憶著……
  水面的白花浪濤一滾接著一滾,長頸瓷瓶狀的細胞集群在浪濤中翻滾,飄蕩。
  海浪並不是霍古出現頭暈症狀的罪魁禍首,它清楚這一點。
  這種昏昏沉沉的狀態不知道持續了多久,霍古才逐漸恢復正常的思維水平,同時,也記憶起水面之上的情況。
  接連不斷下著的滂沱大雨,橘紅色的天空,閃電不時從烏雲中探出將昏暗撕裂,火山噴湧的紅蓮業火與咧咧狂風帶起的巨浪針鋒相對……
  這些都是霍古在水面上看到的場景。
  而最關鍵的一點,二氧化碳的濃度簡直爆表,毫無防備的細胞們,被這些突如其來湧入細胞內的二氧化碳與水結合形成碳酸,嚴重影響了各個細胞的正常運作。
  這就是讓霍古陷入剛才那種昏沉狀態的根本原因。
  但這次的冒險並不是毫無收獲,隻是這樣簡單地瞟上一眼,霍古就得到了一個相當有用的信息。
  這個信息過於衝擊,以致於霍古的思維停頓了良久,這才回轉過神。
  “看來我現在是在一個陌生的上星球。”
  在那種濃度的二氧化碳環境,如果人類真的存在,絕對會在不超過半小時的時間裡窒息而亡。
  霍古回憶起剛才驚鴻一瞥時看到的火山。
  “這附近的火山貌似太過活躍了一點,水底有一群火山,現在在水面上,也能看到那麽多活躍的火山。”
  “從海底上來的過程中,也一直都沒能看到多細胞生物,哪怕是結構最簡單的藻類都沒有……”
  “再結合大氣裡面那濃度爆表的二氧化碳以及橘紅色的天空,搞不好,這個陌生的星球,還處在相當早期的‘雨海代時期’。”
  這一切都是霍古將這個星球假定為與地球類似環境得出的結論,畢竟這個星球和地球一樣,都存在著液態水組成的海洋,且它也沒有更多類型的星球模板可供參考。
  行星的雨海代時期,也是星球海洋形成的階段,行星內的高溫,將存在於地層內部的水分給蒸發,水蒸氣被引力束縛,形成濃密的積雨雲,以雨水的形式回歸地面,接著再次被蒸發,不斷如此的循環往複,整個行星就像是個巨大沸騰的鍋爐。
  如果行星水量足夠充沛,這場大雨甚至能持續長達千萬年之久。
  長頸瓷瓶狀的細胞集群向下滑行了一段距離,遠離喧囂的水面。
  “雨海代……沒想到我居然能有幸親身經歷這種歷史性的大事件。”
  在得知自己目前所處情況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後,霍古不僅沒有因為身處他鄉感到沮喪,甚至還隱隱的有點興奮。
  對於一個考古學家,尤其是專注於外星球生物領域的考古學家,有什麽能比親眼見證歷史性事件,更加能讓它感到興奮?
  正因為有雨海代時期形成的海洋,才會有生命誕生,至少地球是這樣。
  “決定了,就先定一個小目標――布置一個全球性的視野網絡,將這個星球的每一個角落都盡收眼底。”
  求知欲和興奮感的相互疊加催促著霍古做出這樣的決定,以致於產生如此具有野心的想法。
  如果還是人類時,確實隻是癡心妄想,畢竟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
  可現在卻不同,霍古是一個集體,而不是單獨個體,
它有數以萬計聽從指令的細胞們,別看這股力量似乎非常渺小,可哪怕是螻蟻,隻要給足夠的時間,就算是地球這樣龐大質量的天體,都可以搬走。  當然,前提是有這樣一條能夠給螻蟻轉移天體質量的星路。
  “不過,火山該怎麽辦?”
  霍古想到了那些噴吐著火舌山巒,它們的出現是因為行星內部的壓力過大,轉而以熱能的形式,釋放內核能量。
  溫度高達1200攝氏度的液態熔岩,足以讓任何蛋白質失去原有的活性。
  “……全球覆蓋式觀察網的計劃可以暫時擱置,等待這個星球進入冷卻階段,嗯,反正我等得起。”
  在人類文明的中世紀時期的歐洲,曾經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船上的木頭被逐漸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這就是著名的‘特修斯之船’悖論。
  現在,霍古就是那艘船,它得到了古往今來,那些帝王們最為渴望的能力――‘長生不死’。
  隻要保證細胞的基數不低於某個閥值,它就能維持現在這樣的思維, 隻要物質不出現匱乏或者一口氣細胞們全部死光,它就能永遠的活著。
  忽然,霍古的思緒稍稍一動。
  “我的能力到底來源於何處?”
  隻有在細胞與整個集體貼合的時候,指令才會有效――這是霍古在恢復思維後沒多久,就清楚的事情。
  也就是說,霍古的‘指令’隻存在於微觀層面,而且是原子或者分子級別,一旦超過,指令信息的遞送就無法完成,亦或者存在延遲。
  “那麽問題就來了……”
  “假如不保持貼合狀態,但還是一個整體的話,那我的指令還會如此前那樣生效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霍古一直信奉的人生信條。
  疑問的出現,霍古立即開始著手試驗。
  新的細胞被分裂出來,這是之前未經過特化的原始單細胞。
  這一次與以往不太一樣,新生的細胞並沒有主動和細胞集群貼合,它們之間的聯系,全部都依靠著三根短短的連接蛋白。
  “轉錄連接蛋白,延長連接蛋白的長度。”
  在霍古的指令下,那三根連接蛋白逐漸的被加長,而那個作為試驗用細胞,也在水流的作用下,緩慢拉遠和細胞集群間的距離。
  在完成加長的工作後,霍古下達了新指令。
  “轉錄DNA,開始分裂新個體。”
  如果開始複製自身,那就說明,指令有效。
  如果沒有,那麽就意味著,指令的信息傳輸媒介並不是蛋白質。
  “接下來,就讓我看看到底是什麽樣的結果……”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