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還在不在?這可是一個很不好回答的問題。 一來張邁頭腦中沒有一個很確切的歷史大事年表,有一些為了應付考試而背誦得比較深切的歷史大事他還知道,但都是一種模糊而不準確的記憶,比如漢朝建立於西元前兩百多年、滅亡於西元後兩百多年,又比如1840年鴉片戰爭,1911年發生了辛亥革命,這些隱約記得。可唐朝呢?唐朝又是什麽時候滅亡的? 各位看官可以自己回想一下,如果不翻書上網的話,這下子我忽然問某朝某代是什麽時候建立、什麽時候滅亡,又有幾人能確切回答出來? 還有就是,就算張邁能記起唐朝是什麽滅亡的,他也搞不清楚現在是西元多少年啊,因此楊易一問他“大唐究竟還在不在”,他可真不知道怎麽回答。 就想說:“我也不知道。”這從他那個故事的邏輯來說是講得通的,隻是看看底下軍民那種期待的神色,以及期待背後的脆弱,張邁心想:“不行,這時候若不給大家一個希望,往後的路就很難走下去了。” 如今安西唐軍要城沒城,要田沒田,又面臨大敵,還支持著這些人的就只剩下最後一點信念,如果連最後這點信念都沒有了,人心一散,那這個小小的族群就隨時都會灰飛煙滅! 在那一刹那張邁下定了決心,既然已經撒了一個謊,那就再撒一個更大的吧! “大唐還在!”張邁斬釘截鐵地說! 數千人均是心中一喜:“還在?” “對,還在!不但還在,而且已經複興了!”那聲音,那表情,似乎連他自己也確信如此! 郭師道等又驚又喜,他們本來以為張邁既然是祖上經歷了好幾代人才走到這裡,未必會有大唐的消息,誰知道他卻能給大夥兒帶來這樣的佳訊。 張邁在心中醞釀了一會,以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我祖上還在長安時,安史之亂已經平定,朝廷正在慢慢地削弱藩鎮,將政權收歸中央。盡管民生還很疲敝,但整個國家已經呈現中興的跡象了。” 這一些倒是歷史教科書上都提及過的史實,郭師道等聽得不住點頭。 “後來,我們一家雖然一路西行,但一直都很關注長安方面的消息。胡虜們為了繼續霸佔他們從我們手裡搶走在西域,怕像漢唐一樣西域再次被中國收復,便不斷地放出一些荒謬絕倫的謠言,說什麽長安被一個叫黃巢的秀才攻破了什麽的……”說到這裡張邁將良心小小地昧了一下:“但這些,我們的祖上一加分析,就覺得其中破綻百出,都是編的。咱們天下無敵的大唐,如何可能被一個秀才攻破?胡虜們編這些謊言,都是為了打擊我們的士氣。” 郭洛楊易等叫道:“對!胡虜最會騙人了。” “都是騙人的!” “簡直胡說八道!” “以後誰要敢說大唐滅亡,誰就是意圖打擊我們的士氣,誰就是胡虜的奸細!” “對!對這樣的心懷不軌的奸細,打死了事!” “對!對!” 紛擾了好一會,山谷裡才慢慢靜下來,又聽張邁說―― “直到最近,我才在天山那邊聽到一個確切的消息,原來我們大唐不但渡過了最危險、最黑暗的歲月,而且已經複興了!” 數千軍民一聽齊聲歡呼,“大唐萬歲”之聲充滿了整個山谷,也沒有人去問張邁這個消息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麽是“確切”的。好久好久,歡呼聲才平息下來,有人問:“特使,那麽長安為何還不派人來接應我們呢?” 張邁雖然表明自己不是特使本人,但唐民們心想子承父業、孫承祖志,張邁既是特使的後人,唐民便都承認他是特使的地位――正如郭師道一家繼承郭昕的爵位一樣。 “國家複興,那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啊。”張邁說:“當初漢朝建國了將近百年,不是等到漢武帝時,才有力量開通西域嗎?”眾人聽得點頭,張邁又說:“據我得到的消息,咱們大唐重新崛起以後,也是有意再次開通西域的,隻是隔絕了這麽多年,也不知道這邊的消息,所以沒有輕舉妄動。所以我們要振作起來,一邊積極求生,拯救在西域流落為奴的唐民兄弟,聯系所有還流落西域各地的大唐親人,把所有親唐的勢力都團結起來,對抗反唐的胡虜!然後像班超一樣規複西域,如果力有不及,那就率眾東歸,打通河西走廊,爭取聯系上長安,背靠中原,然後再打回來,恢復西域!全面振興大唐!” 他越說越興奮,唾沫橫飛,豪情壯志大發處歪歪橫行,但許多年輕人卻紛紛叫道:“特使說的不錯,特使說的不錯!” “當初班超隻一個人來,咱們可有一支部隊呢!” “對,我們一定能成功的!” 這一番話,張邁講得口乾舌燥,但看著場下高昂的士氣,心想這番心力總算沒有白費,正想說個什麽豪言壯語來收尾,忽然間幾個青年衝了上來,將張邁抬了起來,抬到人群之中,張邁身體懸在半空,有些慌亂,叫道:“小心,小心!” 但人群都在大喊:“大唐!大唐!”把他的話全掩住了。 還好他的背脊、臀部、大腿,底下全部都是手,就算他跌下也有人墊背,慢慢地也就不慌了,這時全場士氣大振,張邁反過來又受到感染,腦子充血,胸腔裡有一種衝動亟需發泄,就舉手大叫口號:“大唐萬歲!” 幾百人馬上跟著他大叫:“大唐萬歲!” 大家居然跟著自己叫?哈哈,太爽了,再呼喊:“拯救唐民!” 上千人又跟著大叫:“拯救唐民!” “恢復西域!” “恢復西域――” 呼聲越來越大了,這時不止年輕人,連婦女、兒童甚至一些老人都加入了高呼―― “打敗回紇!” “打敗回紇――” “消滅胡虜!” “消滅胡虜――” “振興大唐!” “振興大唐――” …… 碎葉廢墟上的聚會總算到了高潮, 到了三更之後,人們的興奮才漸漸平息下來,安六等重新安排了香案,請張邁宣讀聖旨。 全體兵將升遷七資這一點沒問題,可郭昕已經不在了,於是張邁提議,由郭師道代替其先祖接任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郭師道本來就是這些大唐後裔實際上的領袖,張邁的提議也隻是順水推舟而已,沒有人會反對。 不過對郭師道來講,自己的地位能夠得到合法的追認,卻也是一件很值得欣喜的事情。反過來,他也代表全體安西軍民,承認了張邁的地位:在族群中,張邁是欽差,是特使,到了軍中,他就是監軍,地位十分超然。 雖然現在谷中隻有八百軍馬,但碎葉之戰的勝利以及聖旨魚符的到來卻激勵了所有人,安西軍民全體士氣高漲,大家都覺得隻要緊密團結在以張特使、郭大都護、楊鎮守使等為核心的領導集體周圍,安西唐軍一定能夠度過難關,走向勝利! 這次的聚會,成了安西唐軍記憶中的“碎葉之會”,碎葉之會除確立了張邁的地位外,後來安西唐軍的高層還將張特使在聚會上呼喊的口號,總結為安西唐軍的四大目標:拯救唐民、聯系長安、規複西域和全面振興大唐! 這讓西域唐民不但有了一個團結的核心,更有了一個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