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前去赴會 韓嚴法窩在藏書閣,他一遍又一遍的翻看,查找從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一些東西,從中探尋可能存在的機緣,這一查就是兩日。 即便他有萬年龍元賦予的(偽)不死之軀,精神上也十分的疲憊。 期間,也有玄天教弟子進入藏書閣,他們見到韓嚴法如此的“勤奮”,都不由得自慚形愧,選擇了自己心儀的神通或者功法後,就急急退出了。 當韓嚴法從藏書閣出來之時,因為精神消耗過大,竟然產生了眼花繚亂的感覺。他立刻取出一瓶六葉神花露,猛地灌入口中,才恢復了精神狀態。 “看韓師弟的樣子,必定是大有收獲吧?” 看著精神煥發的韓嚴法,李開文主動出言。 兩日時間,韓嚴法在玄天教中的舉動也傳入他的耳中。這樣的同門,他自然願意親近。 韓嚴法頷首:“讓李師兄見笑了,師弟只是略有所得。對了,離秧城之事,可有什麽變化?” 李開文同樣是親傳弟子,不出他的所料,尋找先天靈寶的事情,李開文也會加入其中。夢冰河不可能不給自己弟子爭取這個立功刷資歷的機會。 提及離秧城,李開文的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 他開口道:“此事,就算師弟不問,晚一些時間,也自然會知道。昨日,太虛門掌教任太虛、萬佛宗宗主至善大師已經來到了天州,現在,掌教正在距棲梧山六十萬裡的涼山城和兩大宗門的主事人商議聯合之事。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少陽派有弑兄殺師,謀奪掌教大位的傳統,自己人亂成一鍋粥,萬佛宗日漸式微,其他州的一流宗門又太年輕,綜合實力連萬佛宗都不如。 無極大陸修仙界,能夠和兩大聖地抗衡的,就只有太玄門和太虛門。 再大的仇恨,再大的過節,雙方都要克制住自己,該聯合的時候,必須是要聯合的, 聽李開文這麽說,韓嚴法心中不禁期待起來。 他還從未碰到過這樣的盛事,能夠和如此多的同輩來一場運氣的比拚,著實是一件令人心曠神怡的事。 “呵呵,多謝師兄告知。” 韓嚴法拱了拱手,便離開了傳功堂。 回太玄峰的路上,越來越多的玄天教弟子主動上前問候他。他們都指著韓嚴法在掌教面前說好話,然後把他們帶回昭州呢! 對比,韓嚴法只是微微一笑,便算是回應了。他只能提建議,無法左右陽俊道人的決定。 從京師到地方容易,要從地方調到京師,難啊! 他回到迎仙院後,就回到自己的房間,閉上雙目,緩緩運轉功法,打磨自身法力,養精蓄銳起來。 日升日落,又是一日,第二天的中午,陽俊道人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速來玄天大殿見吾!” 韓嚴法本就不是處於修煉狀態,聽到這個聲音,他直接站了起來,向外走去。 此時,他體內的功法還在緩緩的運行,等他走出迎仙院時,功法的運轉已經停止。 他大袖一甩,就從原地升空,直直的攀升,五六個呼吸,就到達千米的高空,嗖的一聲後,他的身影早就消失不見。 太玄大殿,其他的親傳弟子都已經來到,有昭州總宗的,也有玄天教的宋眠和李開文。 宋眠是一個女子,雙眼紅腫,眼中充斥著血絲,似乎好幾個月沒睡過覺一樣,整個人看上去十分沒有精神。 不過,在修仙界,以貌取人是最要不得的。 宋眠之所以有如此的外表,是因為她修煉的,是一門叫《大夢心經》的功法。不要看她只是金丹期,她已經修成了一個精神領域。 此領域一旦釋放,被籠罩在其中的人,便會進入睡眠狀態,進而被拉入無邊的幻夢之中。 李開文自覺的離宋眠遠了一些,反倒是凌波真人、莊純兒、柳沐靈這三位女弟子,對宋眠很是親近,才剛剛見面,就有了成為閨蜜的趨勢。 沒辦法,誰讓太玄門中陽盛陰衰,女性親傳弟子太少,好不容易遇到一位,她們當然要把宋眠拉到她們這個閨蜜團中。 看到人到齊了,陽俊道人便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太虛門掌教和萬佛宗宗主已經同意了三宗聯手,共同對抗天州勢力。所以,本座希望,進入離秧城的范圍後,如非必要,你們不要首先對太虛門、萬佛宗的同道動手。” 他說的話很有技巧。 不首先對其他兩宗的弟子動手,意思不是不能動手,在必要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動手的。 換一種說法就是:我太玄門不喜歡惹事,但也從不怕事。 眾人都是心領神會,點頭稱是。而且,在戰天雲這個好戰分子的身上,熊熊戰意升騰,一點都不掩飾。 陽俊道人的目光依次掃過眾人,每看一人,都在點頭,直到柳沐靈時,他眉頭微微皺起。 柳沐靈的資質很好,是先天水靈體加金木雙靈根,然而她年不過十六,築基還不到一年,連身劍合一都沒有練成,這樣的修為,無法與其他大勢力的弟子爭鋒。 不僅如此,因為年齡太小,柳沐靈心性也很單純。 這種單純,不是莊純兒那種裝出來的,用來欺騙靈獸的單純,而是真正的單純。看她今天的打扮,戴著一塊半透明的面紗,便能看出來了。 陽俊道人想了想,對眾人道:“你們都是本門中最出色的弟子。所以,本座希望,你們能夠相互幫助,相互扶持。沐靈修為尚淺,你們這些做師兄師姐的,要對她多照顧一些。” “謹遵掌教法旨!” 眾人表情怪異的看了柳沐靈一眼,齊聲道。 “我們出發!” 陽俊道人大手一揮,彼岸黑蓮再次飛出,紫光一閃而逝,又把眾弟子收入其中。 在夢冰河的恭送之中,三位化神大能離開了玄天教。 離秧城三萬裡外,一座高大的山峰上,出現了一群人。 這群人分立兩邊,左邊的全是和尚,右邊的有道有俗,他們絕大多數都是金丹期的修士。 在兩路人馬的中間,有兩個僧人和兩個道士,他們四人圍坐在一張桌子上,只是喝茶,沒有人說話。 突然間,四人同時抬頭,看向東方的天空。 “太玄門的道友,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