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神箭无敌

特种兵郑言意外地来到濒临崩溃的南宋,开始了他的传奇故事。     宋朝是一个极度重文轻武的朝代,无数武将都因为一个相同的原因而被诬陷、排挤、杀害,这个原因就是手握兵权。其中还有不少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的忠臣义士,有骁勇善战的狄青、忠肝义胆几乎直捣黄龙的岳飞父子,还有百姓争相传颂的杨家将……     究竟郑言到了南宋后能不能扭转南宋的形势呢?郑言是否能逃得过一名武将的宿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号:27240139(已满)     群二:26637778(已满)     群三:17485401     群四:30521684     群五:35159188

作家 远征士兵 分類 奇幻 | 103萬字 | 343章
第28章 难民
?
 我和余玠看向敵方的陣營,兩人都是臉色大變。按理說,余玠此時已趁勢將崇捷崇銳軍的軍糧減半,雖然三軍將士大都要餓肚子,但勝在有楚州堅城,所以還有什麽能讓我和余玠大失方寸的呢?那就是——難民!
 遠處,一簇簇衣裳襤褸的百姓,扶老攜幼地往楚州方向蹣跚前進。金國的騎兵正用馬鞭抽打著落後的人,城牆上隱隱可以聽到百姓的哭泣聲。
 好毒的計策!見此我馬上就明白了金兵的意圖,雖然心中恨得直咬牙,但卻又無能為力。楚州本來是沒有什麽難民的,這些難民顯然就是這附近村莊的百姓,金兵往常對他們劫掠後,便是將老幼的全殺死,年輕的男女則帶回金國去充作奴隸。此次卻將這些百姓,男女老幼一個也不殺地全押到楚州來,很明顯的就是要用他們來消耗楚州的糧食。
 余玠顯然也明白了金兵的陰謀,隻氣得他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但他也和我一樣對此毫無辦法。相對於其它人來說,余玠作為楚州的最高決策人,他所要承受壓力卻要大上百倍。
 看著離楚州越來越近的百姓,余玠的臉色也隨之越來越難看。余玠心裡真希望那些難民永遠也走不到楚州。但是那些難民還是一步一步地往楚州逼來,在余玠的眼裡,這些難民遠比金兵的刀槍可怕。
 此時,敵騎見已差不多到了宋軍弓箭的射程,便勒住了戰馬,用力鞭打著落後的難民,頓時又在難民群中掀起了一陣哭喊聲。有些膽大的,便不顧一切地往楚州方向跑來,大多數百姓都在觀望著,他們不敢相信金兵會這樣輕易放他們走。但當他們發現金兵並沒有要開弓射殺那些逃走的人時,便隨之一窩峰地向楚州湧了過來。片刻時間,楚州新、老兩城的護城河前就擠滿了各式各樣的百姓,他們的臉上全都掛滿了死裡逃生的喜悅,老人的眼睛裡恢復了光彩,小孩也停止了哭泣,帶著崇敬的目光望著城牆上的士兵,一位母親緊緊抱著還在繈褓中的嬰兒喜極而泣……
 但是,他們等了良久,發現士兵們並沒有放下吊橋的意思,喜悅之情便漸漸退去,隨之而來的是不解和疑惑,然後很快就轉變成了失望和憤怒,接著就是一陣呼天搶地的叫喚和哭喊,有些人甚至絕望地對城牆上的士兵破口大罵。
 余玠內心在不斷地掙扎著,如果放下吊橋,眼前這幾千難民進來倒也對楚州影響不大,但誰都知道這只是第一批,接下來還有第二批,第三批……如此下去,楚州的糧食很快就會被消耗完。再說,就算放這些人進來,也不過是多活幾天而已,還要搭上楚州十余萬人的性命。但是不放他們進來……
 “放下吊橋。”余玠有氣無力地說道,看著百姓們的模樣,任余玠英雄蓋世卻也狠不下心來見死不救。
 “但是將軍……”傳令兵也知道這其中的歷害,他頭一次對將軍的命令發出了質疑。
 “沒有但是,馬上放下吊橋。”余玠帶著要殺人的目光,對著傳令兵吼道。
 “是。”傳令兵戰戰兢兢地跑了開了。
 隨著木輪子滾動聲,觀風門(東門)幾米長寬的吊橋架上了護城河,眾百姓歡呼一聲,便像潮水般地湧進了老城。此時原本聚在新城前的百姓見老城的吊橋已放下,而新城的吊橋卻沒有半點要放下的意思,便全都爭先恐後地往老城的方向湧了過來。老城城牆上的士兵則如臨大敵般地嚴陣以待,因為他們知道,金賊常趁這時侯發動攻擊奪取城門,但這一次,他們的擔心顯然是多余的。
 黃昏正徘徊在古樹的梢頭,這時侯本應該是百姓們回家休息的時侯,但此時的老城卻比任何時侯都要擁擠,街道上,屋簷下,牆角處,到處都是疲倦不堪的百姓,他們或坐或躺,各種姿勢都有,人人的臉上都掛著淒涼,時不時還有幾聲小孩的哭聲,更為老城的人們增加了幾分煩悶。街道中心,百姓排著長隊,手拿著各種不知從哪撿來的破碗破盆,緩慢地向前蠕動著。街道的盡頭,幾名兵士正忙著分稀粥,身旁還有幾個兵士正換下已經空了的大鍋……
 余玠一言不發地看著眼前這一幕。一天,僅僅是一天,一天的時間老城就匯集了二萬余的難民,這幾乎已和崇捷崇銳軍的人數相同了,這樣下去,不出五日崇捷崇銳軍的軍糧就要被消耗一空。更可恨的是,新城忠節軍統領高翔,竟然在這時侯抗命,他既不肯收容一個難民,也不肯支援老城一粒糧食。
 對高翔的反應,余玠等人好像已經習慣了,他們好像早就猜到高翔會這麽做,對此也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怨言。但是我卻始終不敢相信這個事實,高翔這廝然道就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如果老城被滅,接下來的新城就算有再多糧草,又憑什麽能擋得住金兵的進攻呢?
 “將軍。”正當我和余玠站在城牆上發愁時,一位士兵帶著一個老頭上前來施禮道:“將軍,這位老者要見你,他說他是代表楚州百姓來見將軍的。”
 “草民拜見余將軍。 ”那老者對著余玠納頭便拜。
 “老丈不必多禮。”余玠忙扶起那老者說道:“不知老丈此來,所為何事?”
 “余將軍。”那老者恭敬地說道:“楚州百姓素來敬重將軍,聞知將軍缺糧,所以特讓老朽送來糧食一千石,雖然不多,但是鄉親們的余糧也不足半月了,還望將軍收下。”
 “老丈……”雖然一千石的糧食,也許只能讓崇捷崇銳軍多撐一兩日,但百姓的心意卻讓余玠感動不已,余玠帶著些許顫抖的聲音說道:“老丈此舉真是雪中送炭啊,這叫余玠該如何感謝鄉親們……”
 “將軍何出此言?”老者打斷余玠的話道:“我們平民百姓大道理不懂,但唇亡齒寒的道理還是明白的,如果將軍因缺糧而守不住楚州,那就別說是糧食了,我們的命都保不住了。所以應該是楚州百姓感謝將軍才對啊。”
 “老丈放心。”余玠堅定地說道:“請老丈轉告鄉親們,我余玠只要還有一兵一卒,就不會讓楚州百姓有絲毫的損傷。”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