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算明白了,難怪劉巡檢搞死他那準女婿後一點麻煩也沒有。一是殺的低調有情趣,知道的人不多,屍體都沒人見得到。二來這人確實犯了罪,還是在這年頭經常被動用私刑的那種罪,知情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了。三來劉巡檢這身份擺著,縣裡頭誰沒事乾去為一個罪人出頭,看樣子還不是什麽有背景的罪人。 “本官這把年紀了,幼子尚小沒甚事情,唯有這女兒令人牽掛,這一年來也尋不到般配好人家。如今見…”劉巡檢情緒漸漸緩和下來,似乎開始真正步入正題。 “吉人自有天相,劉大人不必過於憂煩。”李佑突然插嘴安慰說。 劉巡檢啞然失笑道:“小子何須作態!本官就是看中了你。你且放心,納妾之事,本官樂見其成,真心恭喜你的。” 李佑不敢相信世上真的會有如此寬容厚道的老丈人。 劉巡檢解釋道:“我這女兒,自從那件事之後,除了口不能言,日常裡其他倒也無礙。只是見不得床事了,更何論行那夫妻敦倫的事情。” 什麽叫見不得床事?難道您老人家開明到到特意找人表演一番床事給女兒看?李佑好奇的問:“恕在下打斷,您怎麽知道見不得那個…床事?” 劉巡檢無奈說:“丫鬟偷偷藏過幾幅春宮畫,我女兒偶然見了便極其驚嚇恐懼,渾身僵直顫抖,仿佛惡夢一般。所以你納妾我是不反對的,總不能因為我女兒緣故叫你守活寡。” 李佑心道,這是她守活寡好不好,小爺還能缺了床伴!不光啞巴,精神還出了毛病,就是這年頭的人不知道精神疾病這種說法。 雖然你家女兒很令人同情,你的行為我也能理解,但這都不足以說服我來獻身接盤啊!遂委婉的說:“在下無品無德,輕薄無行,不求上進,委實不是良選,配不上貴府小姐。” “常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良配不良配的,你說了也不算,待我再去尋你父親議定了此事。今日前來只是與你絮叨絮叨,本官秉著良善之心,知道這盲婚啞嫁的害處,所以費這些口舌教你了解我家女兒。” 李佑恨恨想道,你方才提到秉著良善之心,後面就沉了準女婿,這次又說秉著良善之心,是在威脅小爺我嗎? 看劉巡檢這意思,此事根本沒想過不成的問題…他有什麽把握?難道真以為憑著勢力就能逼得李家認命?即使勉強成了,那不受待見的女兒嫁過來,在夫家豈不也是受罪?劉巡檢不至於想不到這些罷? 劉巡檢又諄諄教誨道:“還得提醒一句,少年人好色納妾老夫是理解的,但切忌狂嫖濫淫、縱欲無度而毀掉終生。切記,切記。” 說罷施施然走了,留下了李佑獨自苦坐發愁,父親大人你一定要頂住啊。他忙乎半天,敢情在劉家眼裡,納妾根本不算是問題啊…真是一場辛苦為誰忙,劉家到底圖的啥啊? 我的名聲還不夠壞!李佑痛心疾首對自己說,難道真要逼我去當一個濫交機器自毀名聲麽? 又呆坐了一上午,臨近午時,一個門子站房門稟報說:“李先生,有人急著找你。” “何人?” 門子很猥褻的笑道:“自稱是謝媽媽。” 這不就是謝老鴇麽,能有什麽好事。李佑拍案怒喝道:“混帳!你收了多少好處,這樣人物你也敢在公事時間來通報!不想幹了?” 門子不以為意回答道:“先生多慮了,謝老鴇她說是有公事,並非其他。” “她能有什麽鳥公事?你是幫她說情罷。” “小的不知,但拿著張呈文,看著確實有事情。” 這麽正式?李佑揮手道:“那就領進來罷。” 不多時,那謝老鴇進來就喊:“李先生要給做主啊!”一邊拜見一邊把手裡的呈文送到案上。 李佑展開草草看了一遍內容,後面又有十幾個簽名畫押。 還真是鳥公事! 這得從本府衙門的五項禁令說起,蘇州府城由於有老知府親自坐鎮,令行禁止頗為嚴格,包括風塵業關張歇業的禁令,很是殺了幾隻雞給猴看,沒使得家家閉門戶戶歇業也差不多了。 但其他各縣就寬松多了,如虛江縣這樣法令形同虛設的也真不少。就導致了一個後果,蘇州府城的大小妓家紛紛上了帶臥室的那種花船畫舫,漂至各個比較繁華的縣去做生意。 其中號稱小姑蘇的虛江縣首當其衝。這虛江縣縣城常在人口早已經過了十萬,又處水路要津,堪稱是有數的繁華之地了。近日,常有二三十艘大小不一的花舫聚集成群停靠北關外水面上,居然生生的開辟出了一個臨時的水上花港。 虛江縣不知為何,花船畫舫這方面一直不很時興,大約是縣城內水道比較窄,縣城外水路又是大量商旅往來舟船雜亂的原因。府城的大量花船一到,成群結勢的佔了北面一片水域,竟然也成了氣候。 不但那府城裡忍不住寂寞的人追著來了不少,而且本縣的男人也圖新鮮哪,都去船上湊熱鬧了。結果本地許多妓家生意冷清下來,那些敢來異地撬生意的,貨色都不會差,主要影響到的便是本地高端妓家。這些老鴇們便在白眉神(管青樓的神仙)小廟碰了頭,聯名寫了呈文,叫謝老鴇來李佑這裡求助。 關我鳥事…李佑嫌麻煩得很。 “有知府大老爺的禁令,請求李先生去查禁她們!”謝老鴇道。 李佑道:“照章辦事,要查禁也得先查禁你們!” 謝老鴇策動銀彈攻勢道:“老身同行們願出銀子助本縣祈雨。” 李佑推脫道:“你先回去, 容我仔細考慮考慮。” 李佑也不是傻子,這年頭過江龍誰背後沒點勢力?誰知道這裡面水多深?沒點背景實力就敢來異地經營麽。尤其是從府城裡來的,蘇州城號稱天下最繁華都市,那裡面達官貴人數不勝數,在府城他們要賣知府大老爺面子,但到了這縣裡哪裡會看得上自己。更何況謝老鴇不是背靠周縣丞嗎,他李佑又何苦胡亂出頭。 這周縣丞倒是剛剛從南京回來,謝老鴇找過他的。但周縣丞一聽這事歸李佑差遣,立刻躲了。這就是天下所有佐貳官的悲哀啊,沒有正印官撐腰,面對強勢小吏就硬氣不起來。 但有些事,真是命中注定躲不開的。 到了午後,李佑手下的書吏袁明慌裡慌張跑進來,對李佑道:“祭台那邊有點狀況。”原來這兩日他被打發去當建造祭台的督工了。 “慌什麽?應該要完工了罷?怎麽就出了問題?”李佑連忙問道,這可都是他的責任,出了問題他第一個跑不掉。 袁明答道:“祭台本身沒有問題,但周邊出了問題。” 若要祭天,別的縣沒準就不用造祭台,找個高處就能對付了。虛江縣地勢低平,就必須得造祭台了。那位置也是算過風水的,位於縣城北關外不遠處,一處河曲彎流地方,祭台便位於這凸進河心的小半島上。據說周圍水氣足,求雨靈驗。 然而近日,府城的花船大艦隊沿河漂來了,所以,你懂得… 李佑還是的面對那些花船去,他煩的以手拍額,最近自己造了什麽孽,麻煩事情接踵而來。